張廣才
儀狄和杜康發(fā)明酒之后,這杯中之物就一直為人們所鐘愛,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皆有好此物者,并被冠之以醍醐、流霞、天祿、玉液、瓊漿等幾十種美稱。這種水之形、火之神的“靈性之物”,早已深深融入政治、經(jīng)濟、外交、軍事活動以及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
古人喝酒大多文雅,有詩詞為證。無論是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李白的“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還是李煜的“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真是不勝枚舉,仿佛飲酒與文學結緣更深。當然也不乏張飛、李逵式的豪飲之士,以及搞“酒池肉林”的亡國昏君。
如今生活節(jié)奏快,人們喝酒雖然沒有以前那么風雅講究,但是情趣寓意仍然包含其中。比如接風酒、壯行酒、喜酒、慶功酒、聯(lián)誼酒等,以酒助興、以酒抒懷、以酒催化、以酒寄情,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寓意表達。酒加重了生活中的儀式感,使人際交往情意滿格。
白領人士喝酒,通常會預設主題,精選人員,精挑場所,精心安排座次、菜肴、茶品等。以“題”統(tǒng)酒,以“意”開篇,以“情”行酒。開喝前先由主請方致辭,表明此次宴請飲酒的幾層意思。開場之初,主賓雙方都彬彬有禮。其中有本就斯文的人,也有故作斯文的人。第一杯酒下肚時,人皆齜牙咧嘴,貌似痛苦。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便原形畢露。這時候不再矜持,話多起來,嗓門大起來,伴隨著各種溢美之詞主動出擊,你來我往,推杯換盞,整個場子變得熱鬧紅火。有的甚至雙雙離席站立一角“交流”得沒完沒了,有的挪了位置擠坐一堆親熱得幾乎要抱在一起。如此行酒到最后,滿桌賓客幾乎都吃不下主食,因為肚子里裝的已全是酒水。
藍領階層喝酒,簡單直接,沒有繁問絮語,不挑環(huán)境場所,一瓶老西鳳、一碟拍黃瓜、一盤醋泡花生米即可,似乎就是為喝而喝。諞的是尋常事,嘮的是百姓情。由猜拳行令、老虎杠子、搖骰子、猜單雙等花樣游戲行酒。熱熱鬧鬧喝完一場酒,有時也不知為何而喝,找不到恰當?shù)睦碛珊驼f辭。
男人喝酒推崇豪飲,女士喝酒小酌;少數(shù)民族喝酒常以歌舞助興。有一次在大草原上與蒙古族朋友喝酒,酒歌相伴,馬頭琴聲悠揚,舞姿蹁躚,極具觀賞性,給人以口腹與視聽多重享受。蒙古族同胞給尊貴的客人敬酒時,為表達盛情,要用大中小三型酒杯,分別代表太陽、月亮和星星,邊唱歌邊連敬三杯美酒,寓意日月同輝、吉星高照,誠祝遠道而來的客人安康吉祥。
喝酒最有意思的事,莫過于勸酒與拒喝雙方的斗智斗勇,這絕對是情商的較量。勸酒的人巧舌如簧,諷刺加挖苦,調侃又打趣,譏笑再怒罵,極盡忽悠之能事,找出n 條理由想使對方多喝幾杯,有時不惜威逼利誘。拒喝的一方則磨磨唧唧、膩膩歪歪、搖頭晃腦、推三阻四,找出各種理由,反正就是不痛痛快快地喝。一杯滿酒已經(jīng)在推搡和擠兌中“晃蕩”成了半杯,不得已再拉上幾個陪酒墊背的才能喝下去。范圍一擴大則更為熱鬧,大家亦所樂見,喝酒本是高興事,誰也不愿冷場少了氣氛。
說到喝酒,就不能不提酒令游戲。很早以前就有了射禮,即以射箭定勝負,負者飲酒,這大致是酒令游戲的雛形。從西周開始產(chǎn)生了多種酒令游戲,至隋唐漸趨完備。古代已有“酒監(jiān)”“觴政”等專門監(jiān)督飲酒的酒官。執(zhí)行酒令目的在于活躍氣氛,游戲以巧取勝,許巧不許賴,處罰在于增添趣味性,小罰不傷和。玩酒令游戲,我的一個朋友堪稱高手,猜拳行令時可以雙手出拳,左右逢源,常常讓對方難以招架。小時候在老家見過長輩們飲酒,劃的是那種有唱有說有比劃的游戲拳,只記得拳詞里有“一只螃蟹八只腳、兩只螃蟹十六只腳,兩頭尖尖這么大的個,向前擴,向后擴……”節(jié)奏感強,朗朗上口,實在有趣,稱得上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可惜如今的年輕人基本都不會,所以很難見到了。
早期先民們用樹葉、樹皮或竹筒當酒具,后來有了人工制作的青銅酒具和瓷酒具,漢代以后出現(xiàn)了玻璃酒具。其實我更喜歡瓷酒具,不僅因為玻璃是舶來品,瓷器更具中國特色,還覺得瓷酒具古樸親切,壺身繪著精美的傳統(tǒng)圖飾。用瓷壺,喝溫酒,倒出的酒冒著絲絲熱氣,淺斟慢飲,悠然愜意,散發(fā)著暖暖的生活氣息,不像玻璃酒具那樣似乎帶點功利社交的色彩。
酒后的表現(xiàn),或者說醉酒的“癥狀”,可謂形形色色,千奇百怪。面紅耳赤、喧嘩放浪、東搖西晃,也有哇哇嘔吐,還有昏睡不醒,亦有語無倫次、絮絮叨叨。有個朋友喝醉酒后,給已經(jīng)嫁人的初戀女友打電話敘舊情,結果招來一通麻煩。還有個別領導,酒后頭腦發(fā)熱,連夜召集手下人開會,訓狠話,過官癮,耍官威,弄得自己威信掃地。更為嚴重的是有人酒后失足丟掉性命,抑或傷及無辜,釀成千古恨事,引發(fā)人們哀嘆反思。
孔子云:“唯酒無量,不及亂?!笨峙率呛染频淖罡呔辰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