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林, 徐陽洋, 李明瑤
(四川省德陽市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科, 四川 德陽 618000)
干燥綜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因遺傳、感染或免疫功能紊亂等因素導致的炎癥性病變,好發(fā)于30~40歲女性,是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重要組成部分[1]。SS可原發(fā)起病或繼發(fā)于其它類型AID,因單核細胞浸潤唾液腺及淚腺等外分泌腺體,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口眼干燥,隨病程進展可累及心臟、肺或腎等其它器官并出現(xiàn)相應癥狀體征[2]。自身免疫和炎癥反應在SS發(fā)病及進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文獻報道Th1/Th2失衡可刺激T淋巴細胞分泌自身抗體并導致病情加重,同時誘導B細胞增殖并合成大量免疫球蛋白和細胞因子,造成局部組織炎癥損傷。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均為評價機體免疫和炎癥狀態(tài)常用參考指標,可為評估SS病情變化提供有效信息[3~5]。近年來硫酸羥氯喹在SS治療中應用逐漸增多且效果獲得廣泛肯定,本文主要研究其對患者血清IL-17、ESR、CRP和IgG水平的影響,為進一步明確作用機制提供參考信息。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SS患者194例為樣本,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入院時間進行編號并采用簡單隨機分組法均分為兩組各97例,兩組臨床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中華醫(y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干燥綜合征診治指南(草案)》制定的診斷標準[6];②年齡18~80歲;③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此前3個月內(nèi)曾應用免疫調(diào)節(jié)藥物者;②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合并頭頸面部放療、移植以及應用乙酰膽堿等病史;④伴認知功能障礙或其它原因所致交流溝通困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表1 兩組臨床基本資料比較
1.2研究方法:兩組均給予對癥支持治療和護理,同時采用甲潑尼龍(天津天藥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24,4mg)8mg晨起頓服,每日1次,觀察組患者另加用硫酸羥氯喹(上海上藥中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64,0.2g)口服0.2g/次,2次/d,兩組療程均為3個月。
1.3觀察指標:①治療效果:根據(jù)患者癥狀體征和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進行評估,其中癥狀明顯緩解且實驗室指標改善>50%為顯效;癥狀好轉(zhuǎn)且實驗室指標改善25%~50%為有效,未達以上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n×100%。②淚液分泌試驗(schirmer test,ST):兩組治療前后采用淚液檢測濾紙條(天津晶明公司)置于兩眼下瞼緣外側(cè)1/3處進行檢測,記錄5 min時濾紙條浸潤長度,每位患者測量3次取平均值。③唾液流率(salivary flow rate,SFR)測量:于上午9∶00~11∶00囑患者清水漱口并端坐3min,然后每隔1min將口中唾液吐入干燥潔凈小瓶,記錄10min內(nèi)收集的唾液總量為SFR,兩組均于治療前后各檢測1次,每次測量3次取平均值。④實驗室指標:采集兩組治療前后空腹肘靜脈血3mL×2管,1管采用Westergren法檢測ESR,另1管以1500r/min離心30min后取上清冷凍保存?zhèn)溆?,采用免疫比濁?試劑盒購自瑞士羅氏公司)檢測CRP水平,采用散射比濁法(試劑盒購自芬蘭Orin Diagnostica公司)檢測IgG水平;采用ELISA法(試劑盒購自上??迫A生物有限公司)檢測IL-17水平;所有操作步驟均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完成。⑤不良反應:治療期間每月復查肝腎功能并觀察胃腸不適及皮疹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6.60%和75.26%(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治療前后ST和SFR比較:兩組治療前ST和SFR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ST和SFR均明顯升高(P<0.05),且觀察組ST和SFR治療前后差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ST和SFR比較
2.3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17、ESR、CRP和IgG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血清IL-17、ESR、CRP和IgG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血清IL-17、ESR、CRP和IgG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觀察組IL-17、ESR、CRP和IgG治療前后差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IL-17 ESR CRP和IgG水平比較
2.4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6.49%和12.37%(P>0.05),兩組惡心嘔吐、腹瀉、皮膚瘙癢、肝功能異常及頭暈發(fā)生率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
隨著生活方式改變和環(huán)境污染加劇,近年來SS發(fā)病率是世界范圍內(nèi)均呈明顯上升趨勢,由于起病隱匿且患者癥狀體征復雜多變,早期診斷和治療存在較多困難,常導致病情遷延難愈,逐漸累及各器官系統(tǒng)并造成功能損害,嚴重者可造成殘疾或死亡。
免疫抑制是SS治療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緩解癥狀并抑制病情進展,對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具有積極作用,根據(jù)患者病情可選擇激素、硫酸羥氯喹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進行干預,且均可獲得良好效果。硫酸羥氯喹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用于SS治療,可有效改善口眼干燥和關節(jié)、肌肉疼痛等癥狀[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硫酸羥氯喹治療SS有效率為86.60%,較單用甲潑尼龍治療的患者明顯升高,同時評估患者淚腺和唾液腺功能顯示兩組治療后ST和SFR明顯升高,且觀察組ST和SFR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硫酸羥氯喹治療SS有利于促進患者淚腺和唾液腺功能恢復,從而減少口眼干燥等不適癥狀并提升治療效果。自身免疫是SS發(fā)病基礎,主要表現(xiàn)為T淋巴細胞亞群大量活化和B淋巴細胞增殖,同時伴隨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本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IgG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血清IgG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硫酸羥氯喹可有效抑制機體免疫功能并促進病情緩解,SS主要病理特征為腺體間質(zhì)常存在大量淋巴細胞浸潤,造成炎癥損傷和腺體功能減退,既往研究認為Th17細胞在維持腺體上皮屏障完整性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受IL-1β、IL-6和IL-23等細胞因子刺激后活化并分泌IL-17和IL-22,與腺上皮結(jié)合可進一步誘導炎癥因子釋放,從而加重局部組織炎癥反應[8]。王柏山等[9]報道顯示原發(fā)性SS患者外周血Th17細胞水平明顯升高。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治療后血清IL-17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血清IL-17低于對照組,表明硫酸羥氯喹可通過抑制IL-17來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對促進病情緩解具有積極作用,其詳細作用機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抑制乙酰膽堿酯酶活性、干擾IL-1合成以及抑制多形核細胞趨化等作用有關。饒志華等[10]研究表明硫酸羥氯喹輔助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可明顯提升療效并降低血清hs-CRP等炎癥因子水平。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ESR和血清CRP水平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降低效果更為明顯。ESR主要受血漿和紅細胞因素影響,文獻報道SS常累及血液系統(tǒng)并導致ESR增加。CRP為急性期時相蛋白,當創(chuàng)傷或炎癥發(fā)生時其表達水平可快速升高,對評價SS患者炎癥反應水平也具有良好參考價值[11]。本研究結(jié)果證實硫酸羥氯喹可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其原因可能與IgG和IL-17表達減少有關。另外本研究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6.49%和12.37%,其中惡心嘔吐、腹瀉及皮膚瘙癢等比較均無明顯差異,且患者癥狀普遍較輕,未對后續(xù)治療造成不利影響,表明硫酸羥氯喹用于SS治療具有良好安全性。
綜上所述,硫酸羥氯喹輔助治療SS可有效降低血清IL-17、ESR、CRP和IgG水平,從而改善患者癥狀并提升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