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予菲
又是一個北京的秋天,《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鄧倫以牛仔襯衫+白褲子的造型,站在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間的空地上,舉起自拍桿轉(zhuǎn)圈,身后的建筑群也跟著360度旋轉(zhuǎn)。鏡頭里的鄧倫自信滿滿,“故宮你好,這是我成為故宮文創(chuàng)新品開發(fā)員的第三年”。
節(jié)目錄了三季,變化也在悄然發(fā)生。第一季里跟著故宮研究員,走在隊伍最后面的鄧倫,已然成了“鄧團長”。再來新嘉賓,都不約而同地要求“鄧團長您給帶路”。如今,“故宮小白”喜提新外號——“故宮·倫”。
帶著兩三個演藝圈中的好友,在閉館的周一穿行故宮,打卡未對游客開放的“禁地”,聽起來就是一份令人羨慕的美差。3年來,鄧倫在故宮中探索、追尋,收獲的不僅僅是那些塵封的歷史,更有穿插于歷史間的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用網(wǎng)友的話說,鄧倫就像“站在歷史與現(xiàn)代交界處的陽光少年”。
鄧倫出道就是“美少年”。他白凈秀氣,單眼皮小眼睛,類似“韓國歐巴”的長相,帶著一絲憂郁。可一笑起來露出白牙,他又變成陽光大男孩,身上有一股活力滿滿的少年感。
1992年出生在河北石家莊的鄧倫,成長于一個保守傳統(tǒng)的軍人家庭。一路按部就班讀到高中,他才開始琢磨起大學的擇校方向。也是機緣巧合,鄧倫當時跑到河北省話劇院,聽了一節(jié)專業(yè)的表演課,“說實話那個時候聽不懂。但老師鼓勵我說:只要你想學,就能考上”。經(jīng)過這么一點撥,鄧倫嘗試著報考了上戲,“很幸運地就這么考上了”。
小時候的鄧倫性格偏內(nèi)向,但上了大學之后,慢慢了解了表演,找到了表演的樂趣。2012年,瓊瑤的都市言情劇《花非花霧非霧》開始籌拍,那年鄧倫正上大二,爭取到其中一個角色,由此一腳踏進演藝圈。鄧倫在一次次拍攝中不斷打磨演技。到了第五部作品,他遇到了讓自己飛躍的戲——《白鹿原》。鄧倫演的是鹿家老二鹿兆海。跟著前輩們,鄧倫在劇組足足待了8個月,感覺對演戲開了竅。張嘉譯在片場跟他閑聊的一段話,讓鄧倫感念至今?!皬埨蠋熡幸惶靻栁艺f,劇本看得怎么樣了?我說看得挺好的。然后張老師問:給自己加了幾場戲???我說:啊,沒加戲啊。他又說:那給自己刪了多少場戲啊?我說也沒刪戲啊。他說那你這叫讀劇本???讀劇本就是得把缺的戲給自己加上,多的戲給自己刪掉。張老師跟我說完以后,我開始把每一場戲都想得更飽滿,把握也更大了。我明顯感覺到了一種自信?!?/p>
當《上新了·故宮》節(jié)目組最初找上門時,鄧倫糾結了一段時間,最后他想“應該去”,“我要利用這個機會,去認真看看故宮,也想讓更多人通過這檔節(jié)目,了解故宮的另一面”。
熱血青年即將邁入而立之年,演員鄧倫依然在探索的路上。
(田龍華摘自《環(huán)球人物》2020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