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德國物理學家羅蘭德·維森丹格近日發(fā)表了一份“新冠疫情溯源研究”報告,引發(fā)如潮批評。該報告由大量社交媒體消息和網(wǎng)絡文章拼湊而成,認為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德國《世界報》21日稱,這不能稱為“科學報告”。該報告遭到德國媒體、學者、政治家的齊聲聲討,稱之為“一堆網(wǎng)文紙屑”、學界的“恥辱”。各界要求漢堡大學撤回報告,該學者任職的學院也與他保持距離。
《環(huán)球時報》記者從德國官方機構了解到,今年59歲的維森丹格是漢堡大學納米結構與固體物理學研究所教授,也是德國國家工程院(Acatech)院士,過去曾獲得過20多項德國、美國、日本等國的科學獎項,還曾被提名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候選人。谷歌學術搜索記錄顯示,截至2020年底,維森丹格的學術文獻曾被引用約3.6萬次,可以說是納米技術領域的杰出代表。
不過,這樣一位頂尖物理學家卻發(fā)表了一份沒有科學根據(jù)的“新冠溯源研究報告”。記者看到,這份報告長達100頁。論文上還帶有科學論文禁止的彩色標記,以及復制的圖片等。連報道該研究結果的德國《世界報》也諷刺說,“這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收藏而不是研究”。
其論文內(nèi)容更是經(jīng)不起推敲,他的論點是:人畜共通傳染病的理論作為新冠大流行可能的解釋缺乏合理的科學依據(jù);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上沒有買賣蝙蝠,武漢病毒研究所卻收藏有蝙蝠病原體等,因此他得出了“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的結論。在接受德國電視二臺采訪時他還信誓旦旦地說,他“99.9%確信”新冠病毒來自武漢實驗室。
“德國之聲”20日的報道稱,在漢堡大學以新聞稿發(fā)布這份研究結果、稱維森丹格的研究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后,該報告遭到來自各方的強烈批評。奧地利物理學家弗洛里安·埃格內(nèi)在推特上寫道,維森丹格的文稿如此缺乏科學性,這一“研究”簡直是個恥辱。他對媒體表示,一份學術研究報告必須符合兩項基本條件:首先,必須在研究中表明自己已了解并掌握了最新的知識;其次,必須提出一些新數(shù)據(jù)或是新結果。但這兩項條件在這個案例中都沒有得到滿足。
“德國之聲”稱,拋開結論不談,該研究報告不符合“研究”標準,在某些部分甚至不符合漢堡大學為學生制定的論文要求。根據(jù)漢堡大學規(guī)定,學術論文中應該避免大量的文字引用堆疊,否則會令閱讀者產(chǎn)生作者畏懼于做出獨立表述的印象。而維森丹格的研究報告中有數(shù)頁摘錄自他人的內(nèi)容。其中有部分在閱讀時,難以找到出自作者本人的表述。漢堡大學學生委員會也在推特上發(fā)表意見稱,該研究報告“不符合本校對學術標準的期待”。
德國電視二臺指出,大多數(shù)科學研究都認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wèi)組織調(diào)查也確定,病毒極不可能來自實驗室泄露。而維森丹格的理論采用的信息源有德國《焦點》周刊、邪教反華媒體,以及推特文章和YouTube視頻,甚至摘錄了多次發(fā)表謠言的印度媒體GreatGameIndia的兩篇文章?!睹麋R》周刊記者喬納斯·舍伯勒也在推特上寫道:“這不是一項研究,而是一個PDF格式的出版物?!?/p>
許多德國政治家就此批評該學者和漢堡大學。德國左翼黨聯(lián)邦議員尼瑪·莫瓦薩特諷刺道:“漢堡大學:我拿著啤酒,正在YouTube和《焦點》周刊上做研究,以促進脂肪的生長。”來自漢堡的社民黨議員梅蘭妮·萊昂哈德批評說,維森丹格的論文引用的是“陰謀論”內(nèi)容。漢堡綠黨也表示,“這份報告與我們習慣的漢堡大學高科學標準不符?!备鞣揭鬂h堡大學就此進行調(diào)查。
連一貫反華的《圖片報》也不得不承認,該報告在德國引發(fā)公憤,而“憤怒不是來自中國,而是來自德國”。20日,《圖片報》曾借這份報告發(fā)表報道和評論,炒作新冠病毒“武漢實驗室泄露”的“陰謀論”“中國責任論”“賠償論”。對此,中國駐德國使館當日發(fā)表聲明予以批駁,表明中方嚴正立場。
甚至漢堡大學內(nèi)部也開始與該科學家拉開距離。維森丹格所屬的自然科學學院院長辦公室發(fā)表聲明稱:這不是“科學研究”。漢堡大學的“新冠病毒研究特別工作組”稱,維森丹格的報告是“相當混亂且具傾向性的互聯(lián)網(wǎng)研究,絕不符合良好的科學實踐”。漢堡大學學生會警告,該研究“煽動了反亞洲種族主義”。不過多家德媒提到,此前鼓勵維森丹格發(fā)表報告的漢堡大學校長倫森至今沒有發(fā)表評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