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利
腎移植患者術后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抗排異,免疫功能低下,易并發(fā)各種感染,呼吸系統感染具有病原種類復雜、病情危重的特點,此類患者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進展迅速,常危及生命[1]。治療過程中,既要考慮腎移植術后免疫抑制抗排斥,又要及時有效地控制感染,同時盡量減少多種藥物使用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對腎功能的影響。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預后,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全程的藥學監(jiān)護。本文對參與腎移植術后重癥肺炎患者1例的臨床藥學實踐進行梳理和分析,探討臨床藥師應該如何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藥物的作用特點開展藥學監(jiān)護,保障合理藥物治療。現報道如下。
患者,男,36歲,身高1.81 m,體質量73 kg,2018年7月23日因“腎移植術后3年,咳嗽、發(fā)熱十余日”收治入院?;颊?0年前罹患尿毒癥,3年前于該院行“同種異體腎移植手術”,術后恢復可,長期口服他克莫司、麥考酚鈉、潑尼松抗排異,復查血肌酐(SCr)維持在100~120 μmol/L,最近一次復查時間為2018年3月SCr 110 μmol/L左右。十余日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咳嗽,干咳無痰,無咯血、胸痛,自服“消炎藥、中成藥”,無明顯緩解。約1周前出現發(fā)熱,最高體溫約39 ℃,無畏寒及寒戰(zhàn),仍有咳嗽,伴胸悶、喘息、頭暈,夜間加重,不能平臥。7月19日外院呼吸科診斷“肺部感染”,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靜脈滴注、莫西沙星口服抗感染,輔以止咳祛痰、霧化等治療,無明顯好轉。高血壓病史10年,血壓最高達160/90 mmHg,服用硝苯地平控釋片降壓。入院查體:T 38 ℃,P 115 次/min,R 6 次/min,BP 138/86 mmHg,神志清楚,雙肺呼吸音偏低,可聞及細濕啰音,余無異常。血常規(guī)示:WBC 12.07×109/L,N 0.81,淋巴細胞百分比6.4%,Hb 102 g/L;氧飽和度89.7%;SCr 152 μmol/L;巨細胞病毒、EB病毒DNA檢測均為陰性,T-SPOT陰性,呼吸道病原體IgM抗體九聯檢測均陰性;痰培養(yǎng)、真菌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均無結果。CT示雙肺毛玻璃影,間質性改變。入院診斷:腎移植術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腎性貧血;高血壓。
3.1 入院前用藥情況分析 入院前的用藥情況對于分析患者病情及制定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颊呷朐呵伴L期服用免疫抑制劑他克莫司和麥考酚鈉,聯合使用糖皮質激素潑尼松片。由于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抑制,幾乎各種類型的免疫抑制劑均有可能誘發(fā)和加重感染[2]?;颊叻尾扛腥竞?,曾自服“消炎藥、中成藥”,具體藥品不詳,予外院治療時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靜滴聯合莫西沙星口服抗菌,病情未見明顯好轉。院前抗感染治療方案無效,主要考慮病原菌未被覆蓋及免疫抑制劑的繼續(xù)使用。肺部感染前,患者定期隨訪SCr維持在100~120 μmol/L,此次入院查SCr 152 μmol/L,不排除曾用藥物影響。臨床藥師應通過藥師問診、必要時藥物重整的方式,了解患者入院前有無使用藥品、藥品使用種類、服藥依從性、不良反應等,結合患者病情,對醫(yī)師藥物治療方案提供合理的建議。
表1 患者住院期間藥物使用情況
腎移植術后合并肺部感染治療難度較大,臨床藥師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開展系統全面的藥學監(jiān)護對保障藥物治療方案的安全有效有積極意義。臨床藥師應及時、準確、全面掌握藥學知識和信息,同時加強同醫(yī)師和護士的溝通協作,形成“醫(yī)藥護”治療團隊,不斷地臨床經驗積累,逐步提升藥師參與臨床工作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