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澤農(nóng) 辛鑫 劉亞忠 李秋孝 張嘉園
辣椒屬茄科辣椒屬,原產(chǎn)中南美洲熱帶地區(qū)的墨西哥、秘魯?shù)鹊兀且环N重要的園藝作物,分布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平均產(chǎn)量約2 440萬t(2002年)。17世紀傳入我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年種植約600余萬畝,為我國四大蔬菜之首。陜西關中是秦椒的原產(chǎn)地,常年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近年隨著國內(nèi)外市場的發(fā)展和國內(nèi)冷鏈運輸業(yè)的興起,秦椒除制干外,更多的用于鮮食、制醬、提取色素等。生產(chǎn)品種也由單一的干制向干制、鮮食、干鮮兼用三個方向發(fā)展。由純系品種向雜種優(yōu)勢利用發(fā)展。
1? ?生產(chǎn)條件
1.1? ?環(huán)境? ?環(huán)境質(zhì)量符合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產(chǎn)地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要求。距離高速公路、國道大于900 m,距離地方主干道大于500 m,距離醫(yī)院和生活污染源大于2 km,距離工礦企業(yè)大于1 km。
1.2? ?土壤? ?土壤耕層深厚,結構合理,理化性狀好,有機質(zhì)含量1%以上,全氮0.075%,堿解氮56 mg/kg以上,速效磷9 mg/kg以上,速效鉀149 mg/kg以上;土壤pH值6.5~7.2。實行3~5年輪作倒茬制,連續(xù)栽培不超過5年,一般3年,前茬選擇禾本科、豆科、百合科及十字花科等作物。
1.3? ?灌溉? ?使用無污染的清潔水灌溉。
1.4? ?危險物品管理? ?有毒、有害的農(nóng)藥、除草劑、調(diào)節(jié)劑、激素等危險物應嚴格管理,不在生產(chǎn)區(qū)域田間存放。
2? ?育苗
2.1? ?育苗設施選擇
1)日光溫室或大(中)棚。晚冬初春關中地區(qū)氣溫較低,父本播種較早,宜采用日光溫室育苗。
2)小拱棚。標準苗床長10 m,寬1.33 m。每畝制種田需2個苗床。
2.2? ?種子消毒
1)干熱處理。將種子放在70 ℃的恒溫箱中處理72小時,可防病毒病、細菌性和真菌性病害。
2)溫湯浸種。將種子放在5~6倍于種子的50~55 ℃的溫水中浸種15~20分鐘,不停攪拌,直到水溫降到30 ℃,繼續(xù)浸種4~6小時,可防疫病、炭疽病、瘡痂病等病害。
3)化學藥劑浸種。將種子放在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20~30分鐘,或放在40%甲醛(福爾馬林)300倍溶液中浸種30分鐘,或放在1%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種20分鐘,可防病毒病。
將種子放在冷水中預浸10~12小時后,再用1%硫酸鈉溶液浸種5分鐘,或用50%多菌靈可溫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或用7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浸種半小時,可防疫病、炭疽病等病害。
2.3? ?種子催芽? ?一般是將經(jīng)消毒處理的種子放置于25~30 ℃條件下催芽,種子露白后應停止催芽,及時播種。若不能及時播種,應將種子放于冷涼處(5~10 ℃控芽)。
2.4? ?培養(yǎng)土準備及處理
1)培養(yǎng)土準備。要求土壤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zhì),具有良好團粒結構,保水、保肥能力強,空氣通透性好,無病蟲害的婁土。一般采用完全腐熟的農(nóng)家肥和2~3年未種過茄科類蔬菜的田園土按1 ∶ 2~3的比例混合均勻配制而成。
2)培養(yǎng)土消毒。將配制好的培養(yǎng)土打碎過篩后,按1 m3培養(yǎng)土中加入15 ∶ 15 ∶ 15的三元復合肥2 kg、50%多菌靈250 g,混合均勻,用塑料薄膜嚴悶7~10天,可有效防止立枯病和猝倒病。
2.5? ?營養(yǎng)杯選擇及裝杯
1)營養(yǎng)杯選擇。生產(chǎn)上主要采用6.5 cm×6.5 cm和8 cm×8 cm的營養(yǎng)杯。如果是用小拱棚育苗,可采用8 cm×8 cm的營養(yǎng)杯;用日光溫室或大(中)棚育苗,可采用6.5 cm×6.5 cm營養(yǎng)杯。
2)裝杯。將選配好的營養(yǎng)土裝入營養(yǎng)杯內(nèi),裝土深度距離杯口2 cm為宜。然后將營養(yǎng)杯并排擺放在預先做好的土畦里面,土畦深度6~8 cm,寬1 m左右,每排擺放12~15個營養(yǎng)杯,擺好杯后,用水將營養(yǎng)杯澆透,等收水后即可播種,播種完,用營養(yǎng)土將營養(yǎng)杯內(nèi)種子蓋嚴,蓋土深度1.5 cm即可。
2.6? ?播種
1)播種量。一般每畝用種量40~80 g,每個營養(yǎng)杯內(nèi)有2粒種子。
2)播種期。一般移栽前50~70天育苗。為保證父母本花期能夠很好的相遇和雜交授粉時有足夠的花粉供應,應根據(jù)不同組合的雙親特征特性,確定適宜的雙親播種期,一般父母本應分期播種,父本可比母本早播10~20天,可等父本2片子葉出齊后播種母本。
3)播種方法。水滲完后,每杯播2粒種子,并覆土1.5 cm厚。當幼苗長到2葉1心時間苗,確保每杯1株,長勢整齊,發(fā)育良好。
2.7? ?苗期管理
1)出苗前。出苗前要求保溫保濕,播后溫度控制在25~30 ℃。如覆有地膜,要在60%苗出土后及時揭去。
2)出苗后。苗出齊到第2個真葉顯露(破心)時適當降溫,如白天15~20 ℃,夜間12~16 ℃,以防止幼苗胚軸徒長,成“高腳苗”。從幼苗破心至移栽前適當提高溫度,白天20~25 ℃,夜間15~18 ℃,盡量增加光照,使幼苗健壯生長。
注意溫度和水分控制,前期注意防寒保溫,保持表土干燥,底土濕潤,寧干勿濕,使幼苗生長健壯。中后期隨天氣變暖,水分散失快,應定時澆水,通風透光,晚霜天氣要注意保溫防凍。
3)煉苗。定植前10~15天,加強幼苗鍛煉,通風時間由短到長,揭膜面積由小到大,直到定植前5~7天將膜全部揭除。
4)病蟲防治。①病害防治??捎?5%百菌清粉劑600~800倍液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炭疽病;用50%多菌靈800倍液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噴藥宜在中午進行,也可采用藥土加草木灰覆蓋方法防治,以降低濕度。注意及時拔除病苗,集中處理。②蟲害防治。地下害蟲可以用樂期本1 500倍液或敵殺死2 000倍液噴1次,或用50%辛硫磷拌炒麥麩成誘餌撒在苗床及四周誘殺。
3? ?定植及田間管理
3.1? ?選地? ?辣椒種子生產(chǎn)基地應選擇在遠離城市和工礦區(qū)的鄉(xiāng)村,要求制種田有較好的灌溉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3年未種過茄科作物,耕作層深厚,四周沒有樹木及高稈作物,通風良好,富含有機質(zhì)。以禾本科或豆科為其前茬較好。
3.2? ?建網(wǎng)室設隔離? ?定植前在制種田搭建高2.5~3 m的網(wǎng)室,用60~80目的尼龍網(wǎng)在初花后隔離花粉。也可在制種田四周200 m建隔? ? ?離區(qū)。
3.3? ?整地施肥? ?定植前平整地面,深耕曬土1~2次,施腐熟農(nóng)家肥5 000 kg/畝、尿素10~? ? ?15 kg/畝、磷酸二銨30 kg/畝、硫酸鉀15 kg/畝、草木灰200 kg/畝,然后淺耕耙平。
3.4? ?起壟鋪膜? ?制種田采用高壟栽培法,將地耙耱整平后,南北向等行距1 m劃線,起壟前先撒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4%疫病靈可濕性粉劑1 kg/畝,及5%甲基異秕磷顆粒劑2 kg/畝,硫酸銅4 kg/畝,要求壟底寬60 cm,壟高30~40 cm,壟間寬40 cm。定植前7~10天灌足底墑水,覆蓋地膜,以利提高地溫,起壟覆膜時,壟面要做成拱形,避免壟面在降水后積水。
3.5? ?定植? ?辣椒制種,日光溫室產(chǎn)量高于大棚,大棚高于露地。有條件的制種基地宜采用日光溫室或大棚種植。定植一般在下午進行,定植做到“四帶”移栽,即帶藥、帶肥、帶水、帶土四種營養(yǎng)和保護物質(zhì)。父本可比母本早定植7~10天,并適當增加密度,父母本比例為1 ∶ 4~6。父本雙苗定植,800穴/畝;母本單株定植,3 600~? ? 4 000穴/畝。每壟2行,三角形定植。定植結束后及時灌足定苗水。
3.6? ?澆水? ?辣椒喜水但不耐澇,水澇會影響根部通透性而造成死苗,應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一般定植后需灌水6~8次,除定植水澆透外,以后澆水應注意淺澆,小水勤澆,澆到溝的2/3處即可(以水到苗子根部為準)。不宜忽干忽濕,雜交授粉期灌水要適時排水。
3.7? ?追肥? ?定植緩苗后結合澆緩苗水追施磷酸二銨10 kg/畝,硝銨10 kg/畝,磷酸二氫鉀5 kg/畝,追肥在兩苗中間斜坡處穴施(垂直打穴)距植株10 cm左右為宜。授粉結束后或結束前7天,再追施磷酸二銨15~20 kg/畝,苗勢弱時還可再追施硝銨5 kg/畝。
4? ?整枝
雜交前逐壟逐株檢查父、母本,徹底去除雜株。父本以生產(chǎn)花粉為主,一般不整枝。母本整枝在雜交授粉前,將門椒、對椒及門椒以下的側枝全部清除。雜交授粉結束后,應將植株上部出現(xiàn)的花蕾全部去掉,以減少養(yǎng)分消耗,避免形成自交果混入雜交果中,授粉結束,適時進行打頂,減弱頂端優(yōu)勢,促進養(yǎng)分向雜交果輸送。
5? ?雜交授粉
雜交授粉過程技術性強且勞動密集,一般每畝需勞動力8~10個。每人每天可承擔400~600株的雜交授粉任務,授粉前應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和責任心教育,確保責任,按人定株,負責到底。
5.1? ?去雄? ?先選花,標準為萼片高度占整個花冠部分的1/2,花瓣背面顏色為綠白色的花。如果花瓣背面的顏色呈白色,可能雄蕊已經(jīng)散粉,應當摘除。如果花瓣背后的顏色為綠色,說明花蕾較小,去雄時花器易損傷,坐果結籽率低。去雄時,左手輕輕捏住花蕾基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輕輕抓住花瓣旋轉搖動幾下,即可將花瓣和花藥一次去除。去雄的關鍵是選蕾適當,徹底干凈,不傷柱頭和子房。去雄應在每天上午露水干后開始,去雄前應徹底清除母本田已開放的花朵。中午12:00至下午3:00高溫時段應停止去雄,下午3:00至日落前均可進行。去雄工具要齊全,去1朵花消毒1次,防止人為傳粉。一般單株去雄授粉25~30朵花,單株結果20~25個,以保證果實的發(fā)育良好。
5.2? ?花粉采集? ?采摘父本花苞大,翌日即可開花,花藥呈鮮黃色,發(fā)育正常的花蕾。一般于下午采花蕾后,取出花藥放入潔凈干燥的杯子中,也可將取出的花藥放在通風、遮陰、干燥的地方,陰干后放入杯子中,上蓋一小塊玻璃,切忌高溫日曬,待父本花藥干燥15~20小時后于第2天早晨授粉。雙手端起輕輕搖動,即可搖出花粉,再用200目尼龍網(wǎng)過篩,清除雜質(zhì)裝入授粉管中備用。優(yōu)質(zhì)花粉的顏色為乳白色。
5.3? ?授粉? ?授粉在上午露水干后開始,11:00結束,其方法是將去雄后的母本花柱頭插入授粉管內(nèi),使花粉均勻粘滿柱頭。如授粉后4小時遇雨,應進行重復授粉。陜西關中地區(qū)露地一般6月5日左右開始,7月15日前后結束,單株可收雜交果25個左右。
5.4? ?雜交標記? ?每授完1朵花,在果柄基部搭線作雜交標記,標記線最好用幾種顏色,每3~4天更換1次,以便于對授粉人員進行監(jiān)督,增強授粉人員責任心,另一方面也便于檢查和采收。
5.5? ?授粉后管理? ?授粉結束后,將父本全部拔除,要對母本每株、每果進行檢查,徹底清除自交果及標記不清果,同時徹底清除多余側枝并打頂,打頂時植株最上部必須留1~2片葉子,不能打成禿頂。
6? ?病蟲防治
辣椒主要病害有疫病、白粉病,主要蟲害為蚜蟲、斑潛蠅,應采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進行綜合防治。防治疫病可在辣椒基部每株撒施2%疫病靈顆粒2~3 g或選用50%農(nóng)歌乳油8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0%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和葉面噴施,對防治疫病均有效。防治蚜蟲、斑潛蠅可用20%農(nóng)哈哈乳油1 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與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噴施。另外,可噴施病葉青濃500倍液、營養(yǎng)復合肥500倍液,以提高植株抗性。
7? ?收獲貯藏
7.1? ?采收
1)甜椒采收。授粉結束后30~50天果實開始成熟,選擇充分成熟的果子采收。采收前,再次檢查和清除自交果、雜株、異形朵及病果。采收時注意雜交授粉標記,對無標記或標記不清、落果、腐爛果、發(fā)病果一律不準采收。果實采收后2~3天后熟完成便可取籽。取籽時用手掰開果實,可用竹刀切開果實,將種子取出,然后用涼開水沖洗,濾去秕籽和其他雜質(zhì)。
2)辣椒采收。為獲取發(fā)育良好的種子,必須待果實完全紅透后采收,采收時應仔細辨別雜交標記,無標記或標記不清的果實不采收,腐爛果、發(fā)育不良果、非正常成熟果不采收。
辣椒采收期長,要分期分批采收。采收后每4~6個果實為1組,用尼龍繩捆串懸掛于避陽無雨、通風干燥處陰干20~30天。
7.2? ?晾曬貯藏
1)甜椒。將清選后的種子放在紗布或尼龍網(wǎng)上晾干,注意不能強光暴曬,但為盡快使種子干燥,晾曬過程中要經(jīng)常翻動,并用手輕輕搓動,防止種子結塊。種子含水量降至8%時即可裝袋貯藏。裝袋前先將種子過篩、精選、整理,除去果皮及其他雜質(zhì),然后裝進干凈布袋中,放在通風干燥處,定期查看,如有返潮,則還需倒出來晾曬,確保種子質(zhì)量。
2)辣椒。果皮色由鮮紅變?yōu)樯罴t色,皺紋細密,果皮變干但不易破碎時,人工去掉果柄,機械脫粒,去除種子雜質(zhì)。晾曬到種子含水量降至8%時,裝袋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