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來,只要多吃富含鈣的食物就能補足鈣。其實,我們最終能從食物中攝取多少鈣還與烹調(diào)方法密切相關,只有烹調(diào)對了,才能讓鈣充分釋放,減少鈣的丟失。
?焯水浸泡,除去壞分子
食物中有一些壞分子,會阻礙鈣的吸收利用。例如某些澀味明顯的蔬菜(包括莧菜、馬齒莧、菠菜、竹筍等),草酸含量高。草酸這種物質(zhì)會與鈣形成草酸鈣從而影響鈣的吸收。草酸易溶于水,因此烹調(diào)澀味蔬菜前可先焯一下。數(shù)據(jù)顯示,菠菜在沸水中焯1分鐘后撈出,可除去80%以上的草酸。此外,谷物和豆類中的植酸會在腸道中與鈣結(jié)合形成植酸鈣,進而降低鈣的吸收利用率。這類食物提前浸泡4~12小時,不僅能節(jié)約烹調(diào)時間,還有助激活植酸酶,促進植酸降解,讓鈣釋放。
?適當用醋,幫助鈣溶出
食物中的鈣大多以復合形式存在,吃進肚子后需要變成可溶性的離子狀態(tài)才能被吸收利用,這是胃酸的日常職責之一。烹調(diào)時加點醋,也能促進食物中的不溶性鈣變成離子狀態(tài)。例如很多綠葉菜(胡蘿卜纓、芥菜、小油菜、小白菜、空心菜、小茴香等)鈣含量較高,炒時加點醋既有助于保護維生素C、大多數(shù)B族維生素,還有利于鈣的溶出。但不要加太多,否則容易導致綠葉菜變黃,影響色澤。此外,不少水產(chǎn)品也富含鈣,例如武昌魚、鱸魚、鳳尾魚、鯛魚、鰈魚、帶魚、海蝦、河蝦、扇貝、牡蠣等,烹調(diào)時放些醋不僅能去腥,而且有利于促進鈣溶出和吸收。
?改變方式,提升利用率
大豆做成豆腐,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草酸和植酸,尤其北豆腐、南豆腐,還額外加入了含鈣凝固劑,補鈣效果實現(xiàn)“雙贏”。發(fā)酵也可以去除草酸、植酸,提升鈣的生物利用率,例如雜糧饅頭比雜糧飯更有利于鈣的吸收利用,納豆、豆豉、腐乳等發(fā)酵豆制品中鈣的利用率也比大豆高。此外,精研細磨也很管用。比如蝦皮和芝麻的鈣含量雖然很高,但難以被徹底嚼碎,進入人體后,大部分鈣會隨著未消化的殘渣一起被排出體外。如果將它們磨成粉,鈣的吸收利用率會大大提高。
?做好搭配,促進鈣吸收
在營養(yǎng)圈,鈣有幾位“益友”,比如維生素D、維生素K、維生素C、鉀、鎂等都能促進鈣的吸收利用。其中,維生素D可以調(diào)節(jié)體內(nèi)鈣、磷的代謝,最能促進鈣吸收。對于小孩、孕婦和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食物中的維生素是最容易被吸收的,而且物美價廉,比起買維生素D成品顆粒或者膠囊要劃算。日常生活中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香菇。香菇富含維生素D。不過要注意香菇在烹煮之前,最好放到室外陽光充足的地方照射一段時間,這樣維生素D含量和活性也會更好。
2.牛肉。牛肉富含維生素D和鈣質(zhì)。對生長發(fā)育時期的青少年及年老體弱者來說,牛肉是不錯的補鈣食物。
3.魚類。魚肉及提煉的魚肝油等,都是常用的補充維生素D的營養(yǎng)劑。平時多吃魚,可以補充鈣質(zhì)和維生素D,另外還可以補充有利于腦發(fā)育的不飽和脂肪酸。豆腐燉魚就是一個好搭配。魚肉中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豆腐中鈣的吸收。
4.小白菜。小白菜草酸含量較低,富含鎂、鉀、維生素K、維生素C。小白菜和豆腐就是一對不錯的補鈣搭檔。
即便不喜歡固定菜肴也沒關系。可在一餐中搭配好,既有高鈣的食物,也有一些富含“益友”元素的綠葉菜、菌菇、藻類等食物。三餐以外,還可以吃些全脂奶、乳酪等食物。另外,多曬太陽非常必要,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后,常到戶外曬太陽,通過陽光的作用,維生素D才可以在機體中轉(zhuǎn)化成活性代謝物,發(fā)揮其生理作用。
?遠離“損友”,減少鈣消耗
烹調(diào)少油少鹽也有助補鈣。研究發(fā)現(xiàn),鹽的攝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每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6克以下。除了烹調(diào)少放鹽,建議大家在選購食物時,仔細閱讀食品標簽,盡量選擇鈉含量低的產(chǎn)品。脂肪是個兩面派,適量脂肪可延長鈣與黏膜接觸時間,有利于鈣的吸收。但如果油脂太多,未被消化的脂肪酸會與鈣結(jié)合成鈣皂,影響鈣的吸收。一般一個菜1~2瓷勺食用油即可,每人每天攝入食用油不要超過30克。(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