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敏 田光芳 余玉紅 張淵智
摘要:目的?對急性胰腺炎治療中應用生大黃灌腸的效果以及對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方法?擇取急性胰腺炎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通過隨機法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對2組均進行基礎治療,對照組通過溫鹽水灌腸治療,治療組通過生大黃灌腸治療,對比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各項臨床指標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結果?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2.22%,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57.78%(P<0.05);治療組腹痛時間、腹脹時間、排便恢復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禁食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超敏C反應蛋白、白介素-6以及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治療急性胰腺炎中使用生大黃灌腸具有顯著效果,提高總有效率,加快腸道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控制患者體內炎性因子,值得推廣。
關鍵詞:生大黃;灌腸;急性胰腺炎;治療效率;炎性因子
中圖分類號:R587?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7-2349(2021)01-0051-03
臨床上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具有病情重、發(fā)病急、并發(fā)癥多等特點,患者死亡率較高,隨著近幾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飲食習慣出現較大的改變,急性胰腺炎發(fā)病率呈逐漸上漲。該病若未及時控制病情進展,可引發(fā)多臟器功能衰竭,產生生命威脅[1-2]。但是常規(guī)藥物治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對急性胰腺炎患者應用生大黃灌腸,旨在觀察其效果以及對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間在本院進行治療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通過隨機法分為對照組、治療組,治療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齡24~76歲,平均年齡(55.42±4.16)歲。對照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齡23~75歲,平均年齡(54.82±4.11)歲,對比2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對2組患者治療前禁食,應用抑制胰腺酶分泌、胃腸減壓、抗感染、質子泵抑制劑、補充液體以及維持酸堿、水電解質平衡等基礎治療。對照組聯合溫鹽水灌腸治療,使用150 mL溫度為38℃~40℃溫鹽水,插管深度為30 cm,將其灌注在乙狀結腸中,保留2 h,2次/d,治療7 d;治療組聯合生大黃灌腸治療,使用生大黃粉30 g,加150 mL水煮沸后小火煎熬5 min,去渣冷卻至38℃~40℃,插管深度為30 cm,直接灌注于乙狀結腸中,保留2 h,2次/d,治療7 d。
1.3?觀察指標?對比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各項臨床指標以及炎性因子水平。記錄2組患者腹痛時間、腹脹時間、排便恢復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禁食時間。治療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通過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白介素-6,通過免疫比濁法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通過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
1.4?療效標準?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無并發(fā)癥,表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一定緩解,表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表示無效。
1.5?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9.0軟件計算本研究結果數據,計量資料通過(x±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表示,以χ2檢驗,當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82.22%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57.78%(P<0.05),見表1。
2.2?2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比較?治療組腹痛時間、腹脹時間、排便恢復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住院時間、禁食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2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后治療組超敏C反應蛋白、白介素-6以及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包括急性胰腺炎,受到多種因素胰酶激活,導致胰腺以及附近組織受到自身消化,出現局部炎癥、全身炎癥的反應,病情中,發(fā)病急,患者病死率極高,受到致病因子影響胰腺以及附近組織出現壞死、出血、炎性滲出、水腫以及充血等,出現大量的白細胞介素、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腫瘤壞死因子,通過腹腔液滲出,使胃腸道黏膜出現水腫情況,其屏障功能受到損傷,情況嚴重時導致腸道細菌移位,出現局部、全身感染、多臟器功能障礙等,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3-4]。
在中醫(yī)學中,認為急性胰腺炎屬“胰癉”“腹痛”的范疇,病機為腑氣不同、實熱壅滯中焦,出現便秘、惡性、嘔吐、腹脹、腹痛等情況,治療中醫(yī)消積導滯、通腑瀉熱為主,大黃具有利膽退熱、活血化瘀、瀉火涼血、導瀉通便的效果,其中大黃素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增強免疫細胞吞噬功能,抑制G-、G+菌,同時具有較強的消炎抗菌效果。有研究表示,大黃對胰脂肪酶以及胰蛋白酶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促使腸道進行蠕動,具有改善胰微循環(huán)以及胰腸麻痹的效果,通過灌腸的方式將藥液送至乙狀結腸中,吸附大量毒素排出體外,同時藥物吸收更加充分[5-6]。急性胰腺炎治療過程中需促進腸道功能恢復,幫助患者盡早排便、排氣非常關鍵,在應用溫鹽水灌腸治療中,容易導致患者電解質紊亂,患者出現脫水、腹瀉、過敏等并發(fā)癥幾率較大,情況嚴重時會出現腸穿孔甚至死亡。應用生大黃灌腸中,大黃中的蒽醌類衍生物具有致瀉的效果,對大腸黏膜造成刺激,使腸道平滑肌上M受體興奮,促進腸道進行自我蠕動;可對腸細胞膜上的K+-Na+-ATP酶進行抑制,降低離子主動轉運,抑制轉運吸收Na+K+,增加腸內滲透壓、腸腔容積,在腸道中保存大量水分,增強腸道推進性蠕動,對麻痹腸梗阻進行調節(jié),同時生地黃不會影響患者胃腸減壓,患者不需禁食,治療效果更佳[7-8]。在本次研究中,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恢復時間也較對照組短,表明生大黃灌腸能夠快速緩解臨床癥狀,抑制病情進展,利于快速恢復胃腸功能。
有臨床研究表示,在急性胰腺炎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中,白細胞介素-6、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腫瘤壞死因子-α均有參與,對急性胰腺癌診斷、治療以及預測預后中均有較高敏感性與特異性[9-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治療組超敏C反應蛋白、白介素-6以及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進一步表明生大黃灌腸能夠進一步增強療效,究其原因,可能是生大黃灌腸能夠直接作用于病灶,起到快速抗炎作用,抑制機體炎性應激反應,利于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在治療急性胰腺炎中使用生大黃灌腸具有顯著效果,提高總有效率,加快腸道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控制患者體內炎性因子,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方萍,肖先華.生大黃灌腸輔助治療對重癥胰腺炎患者全身炎癥應激反應及腸黏膜屏障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9,25(9):53-56.
[2]楊勝利,陳元姝,梁崇國,等.連續(xù)性血液凈化聯合生長抑素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效果及對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細胞亞群影響[J].臨床誤診誤治,2018,31(11):34-38.
[3]華勇.生長抑素輔以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對免疫狀態(tài)和炎性因子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8,35(12):2369-2371.
[4]謝代剛,汪蓓蓓,蔡華仔.生長抑素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急性胰腺炎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8,29(8):36-38.
[5]呂廈,曹志蔚,唐芳,等.生大黃水浸液灌胃與芒硝外敷結合西醫(yī)常規(guī)療法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8,40(10):922-925.
[6]朗恒亮,鐘月圓,鄧梅芳,等.生長抑素聯合大黃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TNF-α及TREM-1水平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9,41(1):111-113.
[7]李永濤,柳曉君,宋婷,等.大黃紅藤消炎方聯合生長抑素對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組織TGF-β1、PCT、leptin水平及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8,27(5):820-823.
[8]鄭俊杰,田偉軍,王金峰,等.大黃游離蒽醌對脂肪干細胞移植治療大鼠急性胰腺炎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9,23(12):1390-1396.
[9]顧嫻,朱穎茜.大黃牡丹湯保留灌腸聯合血液凈化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效果及對腸黏膜屏障功能和炎癥因子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27(31):101-104.
[10]王晶晶,蔡常春,張晴,等.聯合使用大黃、芒硝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道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成藥,2019,41(5):1191-1193.
(收稿日期: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