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乾
(甘肅省會寧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甘肅 白銀 730900)
目前,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城市化建設也在不斷加快,人們對于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鋼筋水泥組成的城市建筑中打造園林景觀,既是人們的生活需要,又是城市穩(wěn)定發(fā)展的基礎。在城市建設中,重視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技術的提升,可以促進園林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為城市建設注入新鮮的綠色活力。
目前,我國城市化建設正在飛速發(fā)展,但由此引發(fā)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為了實現社會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保護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必須重視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工作。科學的栽培與養(yǎng)護技術,可以使植物生長良好,保持生物多樣性,大大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為人們提供一個綠色、宜居的居住環(huán)境,如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吸附塵土。同時,可以把植物的最美姿態(tài)呈現給人們,觀賞功能發(fā)揮到極致,更好地達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園林植物的價值。
從我國園林植物栽培現狀來看,種植人員未能掌握正確的植物配置方法,如種植人員栽培植物時不重視植物的大小,從而導致一些街景植物與道路距離較近,存在對來往行人造成傷害的隱患;種植人員未合理進行植物搭配,導致植物遮陽效果不好,季節(jié)觀賞性不強等。同時,這些問題導致后期出現園林植物養(yǎng)護方面的問題,間接增加了園林植物的養(yǎng)護難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新鮮事物的需求日益強烈,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園林植物栽培開始致力于培育與應用新品種。但是這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一些栽培不成功的林木,后期在對其進行養(yǎng)護時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與資金。例如,目前部分園林工程中引入了熱帶植物,而這些植物未經過完全的培養(yǎng)改良,從而導致當寒冷天氣來臨時這些植物難以適應種植區(qū)域的天氣。為了保證植物良好生長,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資金對其采取防寒措施。目前,大部分種植人員不重視園林植物的養(yǎng)護工作或缺乏科學的養(yǎng)護技術,導致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缺乏管理,間接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例如,栽種于路邊的喬木等樹木未得到修剪,會給來往的行人帶來極大的不便。
在園林植物栽培之前,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首先,及時清理栽培區(qū)域的障礙物,避免影響植物栽培。其次,修整栽培區(qū)域的地形地勢。再次,不同植物的生物學特性不同,如花葉良姜喜光、稍耐陰,紅葉朱蕉喜光耐陰等。應充分考慮不同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結合種植區(qū)域的氣候、土壤等條件科學選擇園林綠化樹種。例如,八角金盤原產于日本暖地近海的山中林間,在微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中生長茂盛,喜陰,不耐干旱,因此宜將其種植于蔭蔽處,如墻角或橋底等。而圖1 中的八角金盤被種植于陽光曝曬之處,明顯違背了其生物特性,會導致八角金盤枯萎或生長萎靡。最后,合理選擇栽培樹種,應確保苗木高度適當且粗壯通直、無病蟲害與機械損傷,并應確保苗木根系完整發(fā)達,苗木的根莖區(qū)域存在許多支根與細根,同時要求起苗后大根處不存在劈裂問題[1]。
圖1 八角金盤
進行園林植物栽培時,應根據栽培植物種類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栽培技術。
3.2.1 花壇植物栽培技術。目前,花壇植物栽培方法主要有3 種。一是起苗栽植法,即將一些耐移植的花類植物從原生地移栽到花壇中。起苗時,必須要求其根部帶土,同時選擇陰天進行起苗移栽,以提高植物存活率、縮短緩苗期。二是脫盆栽植法,即將盆栽植物移栽到花壇中。對盆栽植物進行脫盆處理后將其栽入綠化區(qū)域,同時應充分考慮植物在花壇中的栽種順序,一般由內向外栽種為宜。在花壇中栽種較高大的植物時,應將植物放在花壇的高地段進行深栽,低矮植物則應放在花壇的低地段淺栽。三是模紋花壇栽植法。為提升園林植物的美觀性,可根據相關的設計圖紙打格放樣。栽種時采取先邊緣后中間的方法,同時合理控制栽植密度。
3.2.2 樹木栽植技術。首先,進行樹木栽植時應先根據設計要求開挖好栽植穴,而栽植穴的規(guī)格應結合植被根系和土球、木箱規(guī)格大小來考慮。如果是土球類的樹木,其栽植穴應設計為圓形,比土球直徑大60~80 cm,同時其深度增加20~30 cm,要求栽植穴的坑壁保持平滑。對木箱樹木進行栽種時,其栽植穴應設計為方形,大小應比木箱直徑大80~100 cm,深度應增加20~30 cm。開挖出來的土要運走,在種植穴中放入種植所需的營養(yǎng)土,以滿足樹木的生長需求[2]。
種植人員應根據樹木的種類科學選擇種植時間,將外部自然環(huán)境因素對植物生長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例如,樹木種植的最佳時間是開春后,特別是常綠樹木,一些落葉樹木可在秋季落葉后種植,但要做好保暖工作。最不適合種植樹木的時間是夏季,夏季樹木正值生長旺季,加之夏季天氣炎熱,水分蒸發(fā)量大,種植樹木時易碰傷根系,使樹木脫水死亡。對于不耐寒、髓部中空的樹種,不宜在秋季栽植。而在冬季土壤基本不凍結的華東、華中、華南地區(qū)及長江流域,可以冬植。
為了獲得良好的景觀效果,提升生態(tài)效益,種植園林植物時種植人員往往會加大種植密度,而這樣做易導致植物生長時缺少足夠的空間與養(yǎng)分,最終影響植物生長。對此,種植人員應科學控制園林植物的種植密度,結合種植區(qū)域的自然條件及栽種植物的生長特性確定種植密度,可適當降低密度為植物提供充足的生長空間。種植同類型植物時,將栽種間距控制在50 cm以上,且栽種間距要保持均勻。同時,種植人員應根據設計圖紙要求確定種植密度,保證園林的觀賞性。例如,鳶尾花朵顏色艷麗,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目前已被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種植鳶尾時,為提高鳶尾存活率,增強鳶尾種植效果,種植人員應掌握好其種植特點與要求,結合鳶尾的生長習性控制好鳶尾種植密度(見圖2)。由于鳶尾繁殖力較強,生長速度較快,應將其種植密度控制在64 株/m2左右,避免因種植密度過大影響后期養(yǎng)護管理,同時有利于提高鳶尾存活率。
圖2 工人栽種鳶尾
病蟲害問題是造成園林植物無法正常生長的主要原因,對于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學防治等措施。例如,目前在植物病蟲害防治中應用較多的涂干法,是在樹體的主干等部位涂抹內吸性藥劑,預防樹木出現病蟲害問題。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有效預防病蟲害,而且可以減少養(yǎng)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此外,對樹體注射藥劑在我國也得到了普遍應用,天牛-插靈這一藥劑用于樹體注射時,可以有效防治蛀干性害蟲[3]??傊B(yǎng)護人員一定要重視植物病蟲害防治,明確植物病蟲害的發(fā)生規(guī)律,并及時對其進行防治,確保植物健康生長。
樹木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為避免植物缺水死亡,在進行園林植物養(yǎng)護管理時,應科學地對植物進行灌溉。灌溉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氣候特點,如遇雨量減少、氣候干燥的天氣或者炎熱的夏季,應增加對植物的澆灌次數,同時把握好春秋兩季這一重要的植物灌溉時期。對于移植的苗木而言,其根系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損害,同時植物對于移植區(qū)域的環(huán)境缺乏一定的適應性,所以應保證其5 年內灌溉水量充足,確保植物在生長中有足夠的水分。但需注意的是,如果移植區(qū)域的土壤保水力較差或植物根系欠發(fā)達,可考慮適當延長灌溉時間。此外,如果園林中存在一些容易積水的地方,極易導致植物因水分過多而死亡,因此,需要根據不同樹種的耐澇性進行排水處理。目前常見的排水法有以下3 種:①明溝排水,通常是在大雨后對積水進行排泄處理;②暗溝排水的花費較大,是通過與市政排水等設施連通,形成地下排水管線進行排水;③地表徑流則是將地表坡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一般為0.1%~0.3%,同時要求地表上不能存在坑洼與死角[4]。對于園林綠化區(qū)域內的低洼地區(qū),管理人員要做好其排水工作,避免積水。
植物生長過程中,有足夠的養(yǎng)分才能滿足其生長需求。因此,在園林植物養(yǎng)護管理時,種植人員可以通過施肥來優(yōu)化土壤結構,從而保證植物能獲得足夠的養(yǎng)分。施肥可分為2 種方法:一是施加底肥,在植物種植前,將發(fā)酵腐熟的有機肥與土壤充分攪拌,施肥量應結合樹木長勢與肥料種類進行確定[5];二是追肥,不論是采用根施法還是根外施法,都需科學控制化學肥料的用量,將其均勻施加在土壤上或者與土壤混合后埋入土中。
為使園林植物具有較強的美觀性,在后期植物養(yǎng)護管理過程中,可以根據具體的綠化要求對植物進行藝術化設計,增強種植植物的觀賞性。例如,進行喬木樹型管理時,應確保其樹干筆直挺拔,不能過早將固定拴護桿拔除,以免樹干彎曲;對于成年大樹,要鋸除樹枝中的不規(guī)則樹枝和葉多枝小的擋風枝,以防在大風大雨天氣對樹干造成損傷。灌木的造型設計應做到整齊有序,可將其修剪為扇形、蘑菇形等多種形狀,增強其觀賞性。
為增加土壤透氣性,提高土溫,養(yǎng)護人員可定期松動種植區(qū)域的土壤,保證園林植物根系正常生長。松土也被叫做“不澆水的灌溉”,可以增加土壤適水性,減少水分流失。在園林植物養(yǎng)護過程中,需經常松土,特別是一些游人較多的綠地。一般應結合種植植物的種類來考慮松土深度,如果是深根性植物,松土可以深一些;如果是淺根性植物,則松土深度應淺一點。松土可以結合施肥一起進行。松土一般在下雨后或者晴朗的天氣進行,此時土壤的含水量最適宜。松土次數也應結合植物種類來確定,如花灌木松土次數為一年一兩次。加強除草可以保證植物正常生長,種植區(qū)域內出現雜草,易導致園林植物出現病蟲害等問題,同時會影響園林植物的觀賞性。因此,養(yǎng)護人員應科學進行除草,一般除草時間可以選擇在開春雜草初生時,春夏兩季要除草3次左右,可選擇人工或者機械除草方式。
通過改進現階段的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技術,可以促進園林行業(yè)進一步發(fā)展。目前,園林植物在城市建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為建設生態(tài)化環(huán)境,未來應更加重視植物的觀賞與經濟價值,培育多樣化的園林植物。同時,在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過程中,要積極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并進行栽培實踐。應用新型技術改良植物,提高相關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及業(yè)務能力,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園林植物的價值。
加強開展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工作,可以大大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huán)境。目前,隨著國家園林綠化進程的加快,園林管理人員更應重視提高自身的園林植物栽培與養(yǎng)護技術,切實提高城市的綠化效果,實現園林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