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把畫上去的枯萎給我看
把籬笆上萎蔫暗淡的瓜藤葉蔓
給我看
把坡崗上倒伏的作物的黃白秸稈
給我看
把割去頭顱和根系萎頓多余的莖藤
給我看
把草叢中蔥翠過蓬勃過轉(zhuǎn)而又低至泥土的
荒涼
給我看
把房檐下田園里樹叢中菜地邊不停墜落的
枯枝敗葉
給我看……
比秋色更艷的是這一叢那一叢的山茱萸的
果實
比果實更亮的是滿山遍野行走忽而
突然停駐的
楓葉
銀杏樹黃著黃著就忘記了飄墜
圓翠柏綠著綠著就忘記了年齡
高粱泡紅著紅著就忘記了成熟
秋天在野花野草的衰敗中走到了盡頭
萬物在枯竭的細語中
等待一場薄薄的雪……
擦拭
被記憶塞滿的荒園老宅,殘垣斷壁
在枯木腐竹,青石苔痕中復(fù)活
朽的朽了,爛的爛了
陳柴在灶房檐下碼得齊整——
只是不再點火;
這些盆呀桶呀籮呀筐呀
竹木制成的古物老件,陳年舊事
荒廢延宕著時光……
鄉(xiāng)愁
不是山洼間這一幢那一幢
高大闊氣的洋樓,也不是
樓宅里一應(yīng)俱全的豪華用具——
分列在屋旁道邊的野花野草
擦亮了鄉(xiāng)村的心眼:
爬滿青藤的竹籬,橫臥屋頂?shù)哪瞎?/p>
一只披覆白霜的冬瓜在草叢入睡
黑泥簇擁的青菜蘿卜絲瓜佛手
用醒目
擦拭了繁華又暗淡的村落……
力道
鄉(xiāng)間小路,螞蟻過來時
我讓一讓,再讓一讓
那么大的空曠、莽荒
足夠它翻越。
高不見頂?shù)奶焯?/p>
蝸牛一點點往上爬;
起伏跌宕間,你會看到
緩慢,如何把巖石
和萬物消解。
我料定:昨日山中
看見的蝴蝶
就是去年的那一只;
昨日林間
聽到的鳥鳴
就是去年的那一聲……
——白云之上仍是白云
馬路上被碾壓的麻雀
山徑上僵死的青蛇
用兩枚干枯的標本
詮釋了一個
肉欲時代。
立冬日訪蓮花山茅棚寺
青巒的瓣蕊四面圍合。
兀立峭石、茶園之上的木屋
融化了艷陽和樹枝的凜冽
油桐于淡黃通透中垂下菩提的
葉蔭:看門守寺的是曾經(jīng)流浪的
兩只幼犬,一黑一白,以逃遁
獵殺了人間的殘忍。法師的慈悲
豈止是喂食呵護,它們產(chǎn)下的
7只幼仔,在松木里抱成
肉團的溫暖……
我們登梯入室,燃香禮佛
觸目皆成法術(shù):青茶的經(jīng)卷
泉水的甘露,紅棗、生姜、瓜子
皆不是吃食物品;我小心地感知
一絲一縷、一點一滴——窗外菊花
裂開的初霜潔白,蜂群的嗡鳴
把屋宇環(huán)繞……
安邊瀑布
風(fēng)是從珠簾后面的石頭里
吹出來的。享受了夏天的清涼后
你要接受冬日的凜冽。
有人在河谷拍照,有人在高坡
煮茶。生活即風(fēng)景。
你不在巖石上摔碎
就成不了甘泉,
你不在懸崖上獻身
就回不到浩渺的蒼穹……
救贖
修筑堤壩時,挖掘機的鋼爪
讓它們在光天化日下現(xiàn)身。
長夜醒來,一塊石頭
見天地是多大的事!
渾身泥濘,新鮮而濕濡。像出世
的嬰兒,像一個閃亮赤裸的夢。
會長出青苔,長出風(fēng)雨;會在酸甜苦辣中
完成質(zhì)的蛻變,但不會衰老。
穿過竹林的甬道通向天際
以蓮花為一座山冠名
以膜拜踏上通往禪境之路……
十月光陰落于山坳,
枯萎竹枝與淡黃落葉
將時光加深了一層;
枯死的毛竹,裂痕里含著
臘月落雪的聲音,和還鄉(xiāng)的腳步。
山中,一些事物在沉默,一些事物
朽爛中露出新生的端倪。當大雪
漫至腳踝,夢中的尋訪莽莽蒼蒼,
深入篁林的,已不是五年前的我。
躊躇彷徨之際,頭頂嗚嗚的風(fēng)踏過
林梢,腳下淙淙山泉繞過巨石,
世間事,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據(jù)說山林修竹皆被佛陀點化……
篁林有意,禪境無限
穿過這片密林,
就是另一片天地。
阿成,本名詹成林, 1960年代出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獲詩刊社“千載詩人地”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第六屆“太倉七夕杯”全國愛情詩大獎賽一等獎,《安徽文學(xué)》年度期刊佳作詩歌一等獎等30余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