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因為直立行走,我們的祖先好不容易進化成了“兩腳獸”??梢驗槿颂珣猩嘲l(fā)太軟手機太好玩,我們已經忽視了脊椎直立的重要性。“葛優(yōu)癱”,“低頭黨”,糟糕的作息,仗著年輕的盲目自信,讓我們的脊椎不斷承受傷害。在對抗肌膚衰老時用力過猛,卻對脊椎的老化視而不見。其實,脊椎早衰比小細紋要危險得多,對于女性而言,尤其如此。俗話說得贊,美人在骨不在皮,別等到了更年期才想起脊椎保健,從現(xiàn)在起,學會做個“骨子里”的凍齡美人。
以前肩頸痛、腰背酸軟都是老年病,小年輕根本無法感同身受。而現(xiàn)在,以上種種似乎成了90后甚至00后們的流行病。年輕化的脊椎不適可能只是帶來短暫性的酸脹,乍看沒有太大的威脅性,因此很多人選擇忽視、忍忍就好。明知道很多不良習慣會給脊椎帶來損傷,卻懶得去改。然而殘酷的真相是,不注意保護脊椎不只是在透支健康,更會帶來一系列有礙美觀的毛病。如果在變美的道路上用盡各種內外兼修的辦法都無法如愿,那么很有可能是因為你的脊椎在鬧脾氣哦!
一頭秀發(fā)不僅是捕獲直男的神器,更是取悅自己的道具,所以不少妹子執(zhí)念長發(fā)飄飄的溫婉與柔媚,可面對掉發(fā)的困擾,自以為長發(fā)易脫的妹子們忍痛割愛剪了短發(fā)后發(fā)現(xiàn)脫發(fā)并未緩解,不管是梳頭還是洗頭,甚至不使勁折騰,也能脫發(fā)脫到心疼、脫到頭皮發(fā)涼。生姜洗發(fā)水、黑芝麻這些江湖上傳說的生發(fā)神器也拯救不了“勢在必脫”的秀發(fā),這種脫發(fā)量介于病理性和生理性之間的脫發(fā)現(xiàn)象,很有可能是頸椎毛病導致供血不足,從而引起頭發(fā)中的毛囊缺乏營養(yǎng)供給所產生的。
想要知道自己為何無緣扁平腹、小翹臀,做個測試便知。選擇一面平坦的墻,將背部和臀部緊緊貼住墻面站立,如果腰部和墻面之間的距離只有手掌厚度,說明骨盆和腰椎在正常位置;如果腰部和墻面的距離遠大于手掌厚度,而達到了拳頭大小,說明已經發(fā)生了骨盆前傾。
人體的脊椎呈現(xiàn)反S形,由大大小小33塊椎骨構成。分為頸部、胸部、腰部和骶尾部四個部分。每個部位分別行使各自的功能,但由于椎骨之間彼此有韌帶和肌肉連接,所以每個部分又都連成了一個整體息息相關。約翰·多恩有詩句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同樣,也沒有任何一塊椎骨是完全獨立的。為了更全面、精細地幫助大家了解脊椎的健康狀況,可參照實際日常進行以下測試——
以下各條目,如答案為“是”,記1分;若“否”則不計分。
俗話說“背厚一分,人老三歲”,哪怕是顏值頂天的范爺也熬不住“虎背熊腰”對氣質的摧毀力。就像大胸穿不出時尚感,厚背也是如此。側面看上去很寬廣的妹子總會帶著一股大媽的蜜汁老態(tài),如果不巧還攤上了大胸,那真是此生與少女感絕緣了。長期蔬菜水果五公里的減肥日常,或許可以減掉油膩的后背脂肪,可體重正常了,后背依舊寬度驚人,那么胸椎問題很有可能才是奪去少女感的真兇。胸椎變形會導致胸骨突出、增高,使得上身呈現(xiàn)橫縱距離相近的桶狀,這就是萬千妹子深惡痛絕的所謂“圓形身材”。
如果背部不能薄如紙,那么至少要保證腹部一馬平川,小腹凸起比法令紋更能暴露老態(tài)。昔日全網黑的袁姍姍都能依靠馬甲線咸魚翻身,所以說腹肌才是叱咤人類審美領域的硬通貨。這兩年凡是健身黨就必談練腹肌,可是一坐下就變身米其林的妹子仍不在少數。健身房揮汗如雨,然而有效率99%的《腹肌撕裂者》偏偏對你的小腹毫無作用,這大概是骨盆前傾在作怪。顧名思義,骨盆前傾就是相比于正常狀態(tài),骨盆向前輕微傾斜。骨盆前傾常常伴隨著腰椎的前凸,這是由于連接腰椎和骨盆之間的肌肉群受力不平衡,導致骨骼系統(tǒng)結構變形。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腹部瘦不下來,還會造成臀部松垮扁平。
□不管枕頭高低、材質如何,都睡不安穩(wěn)且容易落枕;
□經常莫名頭暈發(fā)漲,尤其是在面對電子顯示屏時間過長時,嚴重者還會惡心想吐;
□肩部發(fā)脹,按摩時可明顯感受到肌肉緊張,自然下垂雙臂時忍不住想要聳動肩膀;
□頸部長期處于固定位置,缺乏活動頸部的意識;
□雙手舉過頭頂時,肩部有明顯的不適與沉重感;
□脊椎與肩胛骨之間的韌帶突出,按壓時有酸痛感;
□有時候會突然覺得胸口發(fā)緊,像壓了塊石頭,需要深呼吸才能緩解;
□比之前更容易走神和感到疲倦,常有四肢乏力的感覺。
不管是褲子還是裙子,總是不能固定在正中間,經常動一動就莫名扭到了一邊去;
□明明長度一致的兩只褲腿,穿在身上也沒有明顯的長短腿,但總是某一邊的褲管容易被踩到;
□懶得雙腳著地,能躺著就一定不坐著,能坐著就一定不站著;
□只要一走動就感覺雙腳灌鉛,非常沉重;
□以前一張綠皮火車的坐票可以熬十幾個小時,現(xiàn)在坐個四小時高鐵都覺得腰酸;
□不管前一天有沒有運動,早晨起床時都有種被人痛扁一頓的酸痛感;
□生理期弱成“小公舉”,以前沒有過的痛經和腰酸一夜襲來;
□站立時,習慣性傾斜身體,把重心放在某一只腳上。
總分2~4分:說明脊椎已經有變形傾向,需要進行常規(guī)的伸展運動來緩解脊椎肌肉群的緊張感。
單個區(qū)段3~6分:該區(qū)段椎骨之間的力學結構已經改變,存在肌力失衡的可能,需要進行針對性的運動矯正。
單個區(qū)段6分以上:椎骨之間的改變已經不局限于力學改變,而是出現(xiàn)了結構性的病理改變,如果不進行專業(yè)的診斷矯正,可能會出現(xiàn)嚴重的、側彎之類的脊椎變形。
兩個區(qū)段都在3分以上:各區(qū)段的變形問題已經互相影響、牽制,需立刻戒掉影響脊椎健康的不良行為習慣,再尋求專業(yè)人士進行康復性訓練。
飯后散步確實是一個日常健身的好方式,但是常規(guī)的步行已經無法拯救低頭黨們受損的頸椎。相比于雙臂自然下垂,雙臂垂直上舉能夠更好地伸展肩頸肌肉群,同時肌肉用力還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因為久坐而產生的肩頸酸痛。每天舉手走一小段路,就能收到不錯的效果。說不定,脫發(fā)的老毛病就靠這招治愈啦!
擠地鐵時總能看到不少起床困難戶靠著手扶欄桿瞇覺,這種把重心交給支撐物的行為其實對脊椎傷害非常大。和喜歡把重心放在某一只腳上站立的方式一樣,重心不在兩腳之間,都會導致脊椎兩側受力不均衡,容易出現(xiàn)骨盆前傾/后傾或是脊柱左彎/右彎的問題,久而久之,不只會出現(xiàn)小腹前凸、臀部后凹的奇丑身材,還會出現(xiàn)高低斜肩的奇異形態(tài)。
累了一天見到沙發(fā)就想來個“葛優(yōu)癱”,可是窩在沙發(fā)里雖然自我感覺很放松,但是脊椎卻不這么想。頭靠著沙發(fā)扶手,雙腿彎曲,整個人從反S折成了C形,對于脊椎無異于刑罰啊。肌肉有了沙發(fā)支撐,減少了對抗地心引力的重任,肌肉的放松舒適感會讓你迷戀這種姿勢不想挪窩,可是頸椎痛、腰痛也會相繼發(fā)生。沙發(fā)是用來坐的,腳掌著地,小腿和大腿呈現(xiàn)美麗的直角,腰部輕靠背椅,如此才是休息的正確打開方式。如果真要躺下,就平躺在床上——平躺時腰椎所受的壓力,可是遠小于扭曲身體窩在沙發(fā)上時所承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