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艮春,王恒宜,陳榮華
(江蘇托普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鹽城 224400)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機動車的保有量不斷增加,據(jù)公安部統(tǒng)計,截至2020年6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億輛,其中汽車2.7億輛[1],與此同時,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日益提高,對輪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輪胎正向著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的方向發(fā)展。
炭黑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是碳氫化合物在受控條件下不完全燃燒或分解得到的,是輪胎工業(yè)中常用的補強劑之一,可有效提高膠料的強度、耐磨性等性能。白炭黑是白色粉末狀的水合二氧化硅,其分子式為SiO2?nH2O,屬于無機補強劑。與傳統(tǒng)的炭黑補強劑相比,白炭黑的生產(chǎn)不以化石資源作為主要原料,同時使用白炭黑作為補強體系的膠料具有較低的滯后損失。另一方面,當白炭黑的填充份數(shù)過多時,膠料的黏度會有較大升高,影響膠料的加工工藝性。所以,本文將白炭黑與炭黑并用作為復合補強體系,研究二者的配比對輪胎胎面膠性能的影響。
天然橡膠NR,牌號STR20,泰國產(chǎn)品;順丁橡膠BR,牌號BR9000,中國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產(chǎn)品;炭黑,牌號N375,卡博特 (中國) 有限公司產(chǎn)品;白炭黑,牌號Z1115 MP,羅地亞(青島)白炭黑有限公司產(chǎn)品;硅烷偶聯(lián)劑,牌號Si69,南京曙光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產(chǎn)品;其他材料均為常見市售產(chǎn)品。
密煉機,型號X(S)M-500,上??苿?chuàng)橡塑機械設備有限公司;開煉機,型號X(S)K-160,上海橡膠機械廠;平板硫化機,型號QLB-400×400×2,上海第一橡膠機械廠;無轉子硫化儀,型號M-2000AN,臺灣高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邵氏A型橡膠硬度計,型號LX-A,上海六菱儀器廠;拉力試驗機,型號AI-7000,臺灣高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IN磨耗試驗機,型號GT-7012,臺灣高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橡膠加工分析儀,型號RPA2000,美國阿爾法科技公司;動態(tài)熱機械分析儀,型號EPLEXOR150N,德國GABO公司。
實驗配方見表1。
表1 實驗配方 份
采用密煉機進行混煉,兩段混煉工藝。一段混煉6 min,二段補充混煉5 min,具體工藝為:將天然橡膠及順丁橡膠投入密煉機后,塑煉40 s,提栓加入所有小料,混煉30 s,提栓加入所有白炭黑,混煉1 min,提栓加入1/2炭黑,混煉30 s,提栓加入剩余1/2炭黑,落下上頂栓混煉至規(guī)定時間,期間每隔1 min提栓排氣清掃。一段混煉時間到后排膠,并進行二段補充混煉,每隔一分鐘提栓排氣清掃,混煉至規(guī)定時間后,排膠至開煉機,包輥后加入硫磺及促進劑,左右割膠交替進行各3次,待吃料完畢后,薄通8次,打卷及三角包各4次交替進行,后調(diào)整輥距下片。
采用平板硫化機對測試樣品進行硫化,硫化溫度150 ℃,硫化時間t90,硫化壓力11 MPa。
用無轉子硫化儀按照GB/T 16584—1996測定未硫化膠膠料的硫化特性;用邵氏A型硬度計按照GB/T 531.1—2008測定硫化膠的硬度;用拉力試驗機按照GB/T528—2009測定硫化膠的定伸應力、拉伸強度、斷裂伸長率;用DIN磨耗試驗機按照GB/T 9867—2008測定硫化膠的耐磨性能;用橡膠加工分析儀對未硫化膠進行應變掃描,溫度為60 ℃,頻率為1 Hz,應變掃描范圍為0.28%~40%;用動態(tài)熱機械分析儀測試膠料的動態(tài)力學性能,溫度掃描范圍為-65~65 ℃,升溫速率為2 ℃/min,頻率為10 Hz。
各試樣的硫化特性如圖1所示。
在膠料的硫化特性中,最小轉矩ML反映膠料在一定溫度下的可塑性,最大轉矩MH反映硫化膠的模量,而最大轉矩MH與最小轉矩ML之差MH-ML反映膠料的最大交聯(lián)度[2],焦燒時間ts2用以評估膠料的加工安全性,工藝正硫化時間t90影響生產(chǎn)效率。
圖1 各膠料的硫化特性
由圖1可以看出,隨著膠料中白炭黑配比份數(shù)的提高,膠料的最小轉矩ML總體呈上升趨勢,而最大轉矩MH呈下降趨勢,轉矩差MH-ML亦呈下降趨勢,同時焦燒時間ts2及工藝正硫化時間t90呈上升趨勢。由此可以判斷,在實驗范圍內(nèi),隨著白炭黑/炭黑配比的提高,膠料的可塑性及流動性略有變差,模量及最大交聯(lián)度均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隨著白炭黑以及硅烷偶聯(lián)劑用量份數(shù)的增加,使得白炭黑及天然橡膠基體之間形成了新的網(wǎng)絡結構,進而導致膠料流動性變差。白炭黑表面存在大量的羥基,而這些羥基可以吸附膠料中一定的促進劑。而隨著膠料中白炭黑用量份數(shù)的增加,膠料中被吸附的促進劑也會增加。另外,由于實驗所用沉淀法白炭黑呈酸性,而酸性環(huán)境會降低橡膠硫磺硫化體系的硫化速度,延長硫化時間[3],進而使得焦燒時間ts2及工藝正硫化時間t90增加,交聯(lián)密度也隨之降低。
各膠料的物理機械性能如圖2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出,隨著膠料中白炭黑配比份數(shù)的提高,膠料的硬度略有下降,100%定伸應力、300%定伸應力,以及拉伸強度均呈現(xiàn)下降趨勢,而斷裂伸長率以及DIN磨耗的體積磨耗量上升。一般來說,膠料的定伸應力和硬度與其交聯(lián)密度成正比,隨著交聯(lián)密度的增加,定伸應力和硬度也隨之直線增加,而斷裂伸長率則隨著定伸應力、硬度以及交聯(lián)密度的增加而下降[4]。這是因為白炭黑表面存在大量羥基,使其表現(xiàn)出較強的極性,而天然橡膠為非極性橡膠,這就導致白炭黑與天然橡膠大分子之間的界面結合強度降低,相容性降低。雖然在配方中添加了一定的硅烷偶聯(lián)劑以對白炭黑表面進行改性,降低其極性,但補強效果仍不及炭黑,所以導致膠料的力學性能降低[5]。膠料的耐磨性能與其力學性能密切相關,拉伸強度是影響耐磨耗性能最為主要的力學性能指標,隨著拉伸強度的提高,硫化膠的耐磨性能成正比的增加[4]。同時,由于白炭黑與橡膠大分子的界面結合強度不如炭黑,所以隨著膠料中白炭黑配比份數(shù)的增加,膠料的耐磨性能成下降趨勢。
圖2 各膠料的物理機械性能
由于高分子材料本身所具有的黏彈特性,當對其施加一個交變應力時,其應變會有一定的滯后,滯后的相位角為δ。相位角δ的正切值tanδ為膠料的損耗因子,可用以表征膠料的阻尼特性。損耗因子tanδ為膠料的損耗模量G"與儲能模量G′的比值,即
如圖3所示為采用動態(tài)熱機械分析儀測定的各膠料損耗因子tanδ的溫度掃描曲線圖。一般認為,膠料在0 ℃下的損耗因子tanδ可以用來預測膠料的抗?jié)窕阅埽? ℃下tanδ越大,則膠料的抗?jié)窕阅茉胶?;而膠料在60 ℃下的tanδ則可以用于預測膠料的滾動阻力,60 ℃下的tanδ越小,則膠料的滾動阻力越小。如圖4及圖5所示,分別為各膠料在0 ℃附近及60 ℃附近的tanδ溫度掃描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實驗范圍內(nèi),隨著膠料中白炭黑配比份數(shù)的提高,膠料的抗?jié)窕阅芗皾L動阻力均有所下降。
圖3 各膠料的tanδ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圖4 各膠料在0 ℃附近的tanδ曲線
圖5 各膠料在60 ℃附近的tanδ曲線
膠料的Payne效應是指膠料的儲能模量隨著應變的增大而下降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與膠料中填料的網(wǎng)絡結構密切相關,隨著膠料應變的增大,膠料中的“填料-填料”網(wǎng)絡結構被破壞,造成膠料儲能模量下降。一般認為,Payne效應可用來表征膠料中填料的分散情況,Payne效應強說明膠料中填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強,填料分散較差,而Payne效應弱則說明填料之間相互作用弱,填料的分散情況較好。
如圖6所示為不同白炭黑/炭黑配比未硫化膠的儲能模量應變掃描曲線,從中可以看出,當膠料的應變增大時,膠料的儲能模量快速減小,即表現(xiàn)出Payne效應。此處以0.28%應變時膠料的儲能模量G′0.28與40%應變時膠料的儲能模量G′40的差值ΔG′來表征各膠料Payne效應的強弱如圖7所示,為各膠料的儲能模量差值ΔG′。從圖7中可以看出,當膠料中炭黑及白炭黑總的填料份數(shù)不變時,隨著白炭黑配比份數(shù)的提高,膠料的ΔG′呈現(xiàn)出先減小后增大的趨勢。這是因為當用少量白炭黑替代等量炭黑時,“炭黑-炭黑”的網(wǎng)絡結構被削弱,而白炭黑與炭黑的表面性質差異較大,難以形成“白炭黑-炭黑”的網(wǎng)絡結構,所以Payne效應較弱。而當膠料中白炭黑配比份數(shù)繼續(xù)提高時,“炭黑-炭黑”網(wǎng)絡結構繼續(xù)被削弱,但與此同時,“白炭黑-白炭黑”的網(wǎng)絡結構也開始形成,Payne效應也因此開始增強。
圖6 各未硫化膠儲能模量的應變掃描曲線
實驗范圍內(nèi),在白炭黑與炭黑總份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白炭黑配比份數(shù)的提高:
(1) 膠料的焦燒時間及硫化時間均有所延長;
(2) 硬度、100%定伸應力、300%定伸應力、拉伸強度、耐磨耗性能均有所下降,而斷裂伸長率提高;
(3) 膠料的抗?jié)窕阅芗皾L動阻力均有所下降。
(4) 膠料的Payne效應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當添加10份白炭黑時,膠料的Payne效應最小,膠料中填料的分散效果最好。
圖7 各膠料的儲能模量差值Δ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