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歡
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zhì)。英語不僅僅被看作一門語言或一項工具,更重要的在于其具有的人文性。
初中英語戲劇化教學就是讓學生在戲劇創(chuàng)作的真實情境中,以小組合作為形式,把英語學習進行內(nèi)化。它使學生成為自我表演和他人表演中生成、發(fā)展并存在的個體。初中英語戲劇化教學把課文的文本變?yōu)閷嶋H性的場景,學生在參與劇本的創(chuàng)作、排練和演繹的過程中,不但鞏固了英語學科的基礎知識,還把課文的文本轉(zhuǎn)變?yōu)檎鎸嵉慕涣?。通過合作交流和創(chuàng)新演繹,不但使得學生學會如何運用英語,還達到了課程教學的育人目的。
本課例以牛津廣州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1 People around us中的Reading部分為例,首先對課文進行文本分析以及戲劇演繹,讓學生通過有意義的輸入、有效的輸出,達到深度學習的狀態(tài),最終在潛移默化的狀態(tài)下習得用英語交流的方法乃至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
這篇課文描述了作者身邊的三位重要人物,都是從描寫外貌開始的,然后是他們的各自特點。在過去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對于文本的分析主要是關注文本的語言功能,現(xiàn)在則要關注文本的育人功能。其實當教師關注育人功能時,就會發(fā)現(xiàn)文本內(nèi)部潛藏著很豐富的內(nèi)容。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當師生或生生談論有關文本的道德話題時,不但加強了對語言的運用,而且還拓展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以下就是這個文本的兩個育人價值:
育人價值一:所有事情都有兩面性,要辯證地看待每一件事
在與學生分析奶奶這一人物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奶奶的性格進行評價,學生們就會參照文本說 出 奶 奶kind,patient,always took care of the whole family等課文重點詞匯和句型。這時,教師就可以拋出一個讓學生深思的兩面性問題, 例 如:You know his grandma was very responsible and always took care of the whole family.However,every coin has two sides.Do you think his grandma’s working too hard and doing everything for the family made him very lazy?Why?這樣學生就會思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篇文章。的確,奶奶非常勤快,但是這樣會不會縱容作者,導致作者懶惰呢?孩子們既要回歸文本,又要用發(fā)散思維去考慮問題。在思想的碰撞中,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在它的美好背后會潛藏著一些負面的因素。
育人價值二:人們從身邊的人身上學到什么優(yōu)秀品質(zhì)
人們很容易從身邊的人身上習得一些品質(zhì),正所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篇課文說到了作者的老師,學生接觸老師的時間是比較多的,因此,可以先引導他們從這篇文章中發(fā)現(xiàn)作者老師的優(yōu)點,然后再回歸到現(xiàn)實當中??梢詥枌W生: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riter’s teacher—Mr.Li?Why? 學生會說老師很幽默,課堂有趣,但是老師對學生也很嚴格。從這些也可以看到事情的兩面性,幽默與嚴肅并不是對立的,它們可以同時存在。
戲劇化教學適合各種文本,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文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真實情景。在深入分析文本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文本進行戲劇的排練與演繹。值得注意的是,排練與演繹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使用和掌握語言,同時學會靈活處理日常的一些事件,因此,在演繹戲劇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語言使用是否恰當,情景演繹是否符合邏輯,以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是否得到正確的引導。本案例的戲劇演繹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回歸文本,夯實基礎
這一版本的戲劇表演分兩幕進行。適合4人小組合作,一個學生是旁白,一個學生扮演作者,另外兩個學生扮演招聘工作的面試官。第一幕是面試官嘗試通過了解作者身邊的人,來了解作者是否適合面試的工作。
第二幕就是戲劇沖突的一幕,演繹的是兩位面試官爭論是否雇用這位面試者,一位是正方,另一位是反方。這里就需要運用到之前德育里 “事情都有兩面性”的原理。例如一位面試官可以通過面試者的奶奶對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來說明他有可能被溺愛;而另外一位面試官可以反駁說面試者并沒有被溺愛,而是學習了他奶奶認真做事的態(tài)度。這一幕通過兩位面試官的沖突和最后達成共識的結(jié)局,教會學生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意見, 做到求同存異。
版本二: 合作創(chuàng)新, 靈活思辨
這個版本的戲劇也是分兩幕,并以4 人小組為基礎, 表演角色跟版本一相似, 但是面試者所回答的是他本人真實的情況。 所以面試官可以設置一些問題, 讓面試者闡述對他造成影響的人。 這樣面試者就需要把課本學到的知識和他的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第二幕也是兩個面試官就面試者所闡述的情況發(fā)生沖突, 最后達成一致, 跟版本一過程類似。 通過這個表演, 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都得到了培養(yǎng)。
在學生合作表演結(jié)束之后, 一定要有評價, 可以設置自評、 生生互評和師評這三種形式。 評價的維度包括發(fā)音、 肢體語言、 語言知識的運用、 邏輯以及創(chuàng)新這五個方面。
發(fā)音主要是考察表演者的口語是否流暢準確, 語音語調(diào)是否符合當時的角色情緒; 肢體語言考察表演者是否由始至終都面向觀眾, 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是否跟他們當時表達的情緒相一致; 語言知識的考察主要涉及文本知識點的運用; 邏輯則是整個劇本的演繹是否符合真實的面試場景; 創(chuàng)新則涉及語言的創(chuàng)新和劇情的創(chuàng)新兩個方面。 首先, 語言是在創(chuàng)新運用中掌握的,教師應盡量鼓勵學生在臨場演繹的新情境中去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 而不是背誦語言。 其次, 劇情也不只是對課本文本一成不變的演繹, 學生可以加入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元素。
這篇課文文本的學習一般安排兩個課時, 第一個課時是對文本的剖析, 引導學生從德育角度學習課文。 第二個課時就是戲劇即興表演。 教師布置任務, 并把評價表分發(fā)給學生。 學生可以利用半節(jié)課的時間準備, 然后剩下半節(jié)課就是表演展示。
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 其他觀眾要按照評價表給表演的學生作評價。 如果課時充裕, 還可以設置一節(jié)戲劇反撥課, 目的在于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歸納他在這兩節(jié)戲劇化課程里學到的知識與能力。 戲劇反撥課主要是以學生的自我總結(jié)為主, 教師只需設定幾個大的方向, 學生就這幾個方面進行小組討論。 最后就是相互分享與交流。
新課標強調(diào)英語學習活動觀,學生通過學習理解、 應用實踐、 遷移創(chuàng)新等活動不斷提升自我。 初中英語戲劇化教學就是踐行這一理念的教學法, 通過深入理解文本、 創(chuàng)設戲劇情景、 合作排練、 表演和對戲劇表演的評價, 學生既整合發(fā)展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同時也增強了文化意識, 提升了思維品質(zhì)和學習能力。 初中英語戲劇化教學為日后的英語教學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