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良鳳,趙明明,李小石,張鑫,周威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是指在遭受嚴重創(chuàng)傷、休克、感染及外科大手術等急性疾病過程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器官或系統(tǒng)同時或序貫發(fā)生功能障礙,以致不能維持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定的臨床綜合征[1]。MODS如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可演變?yōu)椴∷缆蕵O高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目前臨床上對MODS的治療主要根據(jù)衰竭器官及時采取支持治療和液體復蘇,有Meta分析提示,既往應用較廣的間歇性血液透析(IHD)并不能有效縮短MODS的病程、降低病死率[3]。有研究認為,連續(xù)腎臟替代療法(CRRT)在改善水電解質紊亂、促進有毒物質排出等方面彌補了IHD的不足[4]。本研究采取CRRT-IHD序貫治療MODS,旨在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南京市高淳人民醫(yī)院收治的MODS患者86例,APACHEⅡ評分19~29分,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3例。觀察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40~62(51.73±10.26)歲。對照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42~58(49.28±11.03)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具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MODS的診斷標準[4-5]。排除標準:(1)多臟器功能出現(xiàn)嚴重衰竭者;(2)合并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者。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按照相關治療指南積極治療,包括液體復蘇、血管活性藥物的使用、抗菌藥物、嚴格控制高血糖、氧療(包括機械通氣)及血液凈化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給予IHD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CRRT-IHD序貫治療。
1.3.1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器官支持治療及病因治療,有血液凈化指征并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者采用IHD治療,碳酸氫鹽血液透析,深靜脈置管建立循環(huán)通路,透析器采用日本Nipro公司生產(chǎn)的CA-HP130中空纖維透析器,面積1.3 m2,每次4 h,每周3~4次,設置透析器的血流量和透析液流量分別為200~300 ml/min和500 ml/min,并加入適量肝素抗凝,如患者經(jīng)評估出血傾向較高則降低劑量或換用低分子肝素,具體療程視患者恢復情況而定,一般不應低于1周。
1.3.2 觀察組:有血液凈化治療指征的患者采用CRRT-IHD序貫治療:(1)當患者全身炎性反應嚴重,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正在行機械通氣治療或有其他血液透析的禁忌證,而有血液凈化指征時,選擇CRRT治療;(2)CRRT治療時,如判斷患者病情處于高峰,行HVHF治療及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濾過治療;(3)當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炎性反應高峰逐漸下降,機械通氣等治療已撤離時,選擇IHD治療。具體方法為:(1)于頸靜脈或股靜脈采用雙腔留置管建立通路,采用珠海健帆HA-230型樹脂型灌流器進行血液灌流,并將CRRT濾器與之串聯(lián),除第1天使用2個灌流器外每天只用1個灌流器,每次2 h,療程3 d。(2)灌流結束后將灌流器拆下,采用日本旭化成ACH-10型CRRT機和AEF-07濾器,設置為凈化模式進行CRRT治療,置換量控制在40~50 ml·kg-1·h-1,每天8~10 h,療程3 d。血液灌流和CRRT完成后,血流動力血穩(wěn)定,呼吸機脫機后進行IHD治療,如部分患者癥狀持續(xù)得不到緩解,則繼續(xù)CRRT至癥狀明顯緩解。(3)IHD:每次3~4 h,監(jiān)測患者血肌酐水平以確定透析頻率,療程與對照組相同。
1.4 觀察指標 (1)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和MODS評分:①APACHEⅡ評分包括急性生理學、年齡及慢性健康評分三部分,評分為三者之和,以15分為界劃分重癥與非重癥,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危重。②MODS評分量表以6個臟器系統(tǒng)的客觀生化指標衡量,每個系統(tǒng)得分0~4分,分別對應系統(tǒng)功能基本正常至顯著損害,MODS評分=各系統(tǒng)最高分的總和,最高分為24分[6],量表見表1。(2)比較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碳酸氫根及動脈血pH。(3)比較2組患者的28 d病死率。
表1 MODS評分量表
2.1 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和MODS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的APACHE Ⅱ評分和MO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的APACHE Ⅱ評分和MOD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和MODS評分比較分)
2.2 治療前后SCr、BUN、碳酸氫根及動脈血pH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的SCr、BUN、碳酸氫根及動脈血pH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患者SCr、BUN均明顯低于治療前,而碳酸氫根和動脈血pH明顯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SCr、BUN低于對照組,碳酸氫根高于對照組(P<0.01),2組治療后動脈血pH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SCr、BUN、碳酸氫根及動脈血pH比較
2.3 28 d病死率比較 觀察組的28 d病死率為11.63%(5/4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7.21%(16/43)(χ2=7.623,P=0.006)。
MODS是由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進一步加重所致,根據(jù)患者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一期速發(fā)型和二期遲發(fā)型,前者發(fā)生于原發(fā)病后24 h內(nèi),兩個及以上的器官同時出現(xiàn)功能障礙,后者多個器官間發(fā)病存在間歇期,且多為實質器官如心、腎等最先受損[7]。目前認為兩次打擊導致的炎性反應失控可能是MODS最重要的病理學基礎和根本成因。因此,MODS治療的重點在于如何最大程度減輕炎性反應對各器官系統(tǒng)的損害,控制機體酸堿失衡,加快患者器官功能恢復[8]。目前臨床上主要治療措施包括CRRT和IHD,CRRT又稱床旁血液濾過,指通過長時間的血液凈化以彌補腎功能缺損,有助于體內(nèi)代謝毒素排出體外,維持機體水電解質平衡,在濾過SCr、BUN的同時清除過度產(chǎn)生的細胞因子和炎性遞質,近年來在ICU應用漸廣[9]。國內(nèi)相關研究認為相較于IHD而言,CRRT對MODS的療效更確切,尤其對合并有急性腎功能衰竭的MODS患者而言,CRRT的優(yōu)先級高于IHD[10]。本研究采用的CRRT-IHD序貫治療方案將血液灌流、CRRT和IHD有機結合,相較于單用可彌補各自的不足。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APACHEⅡ評分和MO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序貫治療效果更突出,有利于患者康復;觀察組的28 d病死率亦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治療后SCr、BUN等血生化指標方面表現(xiàn)均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序貫治療在改善腎功能、控制氮質血癥等方面更有效,故對伴急性腎衰竭患者值得采用此類方案。
綜上所述,CRRT-IHD序貫治療可提高MODS患者存活率,改善預后效果,臨床工作中應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