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卓群
這是一個白天不夠用的時代。
無論你身處何方,從事何業(yè),幾乎每個人都認為晝日過少了。學生渴望更多能用來學習的時間,科學家渴求更多能用來研究的時間,農民則盼求更多能用來耕作的時間。白天的工作效率似乎遠高于黑夜,這是人們的共識,也確乎是個事實。
但若是讓整個夜晚都變?yōu)榘讜?,又會有幾個人愿意呢?
我相信絕大部分人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
首先站出來反對的定是照明行業(yè)。沒有了夜晚,照明能發(fā)揮的空間還剩多少呢?其次,部分靠夜景吃飯的旅游業(yè)估計也不會好過。夜晚獨有的優(yōu)勢還遠不止這些,例如部分水果需要夜晚味道才會更加甜美,一些天文氣象要在晚上才能觀察得到,聚會舉行在晚上氣氛更活躍等。但最能給我們大部分人帶來切身感受的,還是休息問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從我們祖先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生活習慣,也是人類本能的選擇。夜晚與白晝,從來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夜晚的缺失會帶來白日工作效率的驟降。倘若沒有了夜晚,或許我們將難以再去睡上一個安穩(wěn)覺。有些人或許認為這沒什么,但要是讓其體驗兩三天不睡覺的滋味,估計誰也經受不住吧。
正如休息與工作日同樣重要那樣,黑夜的重要性絲毫不遜于白日。人們對白日的追求和向往,只是如同葉公好龍,當“龍”真正到臨時,迎接他的,大概只有懼怕著的哀嚎。
讓我們設身處地地去想象一下那永晝的世界。
人們的生活將被重新定義。由于整天都是白晝,不知幾點工作、幾點休息的人會大量出現(xiàn)。昨天與今天,今天與明天的劃分將不再那么容易地被人們所察覺。人們在未獲得高質量睡眠的前提下,不得不去加快研究在各領域進行黑夜模擬的辦法,以減少那些本應存在于黑夜中的事物帶來的損失。困乏的身軀弱化人們的注意力,造成更多的交通事故。一大群人將隨著黑夜的消失而失業(yè),甚至有可能帶來一次大規(guī)模的經濟危機……這不是永晝,是“永咒”!一個永遠無法擺脫的、施加于全人類的詛咒!
自然沒有選擇永晝,人類也不應該去期盼它,因為永晝,很有可能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我喜愛白晝,也喜愛黑夜。二者之中,無偏愛,無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