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偉 陳 剛 王 亮
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
石 偉 陳 剛 王 亮
(丹江口市宇箭水利電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湖北 十堰 442700)
經(jīng)濟社會的高速發(fā)展,需要有水利水電等系列基礎設施作為支撐,而考慮水利水電工程特點,如若存在混凝土施工缺陷,會影響其主體結構質量,甚至帶來安全事故,為此,需更為重視混凝土施工,切實掌握水閘、大壩、防滲墻等建設要求,提高水利工程整體質量。本文首先探討水利水電混凝土澆筑原則,并以水閘、大壩為重點就混凝土施工技術予以分析,還提出具體的應用對策,以期對水利水電施工有所幫助。
水利水電;混凝土;施工技術;應用
通常而言,水利水電工程主體構造復雜且以混凝土為主,要想實現(xiàn)工程質量提升,勢必要重視混凝土施工。壩體、水閘等作為水利工程重要結構,也是由混凝土澆筑而來的,但在實際施工時,應結合水利水電特點,以相關原則約束好混凝土施工流程,提高水利水電混凝土澆筑效果。在水利水電施工中具體應用混凝土施工技術時,除基本技術性要求外,也要把握好管理要求,以便為水利工程提供全方位質量保障。
當涉及到水利水電工程時,需尤為重視基礎及主體澆筑,其中包含較多原則性要求[1]:一是要優(yōu)先應用深基礎澆筑模式,如此即可減少對周邊工程影響,尤其是那些淺基礎建筑,還有助于水利施工效率提升,降低相鄰建筑的干擾風險。二是對于不同的澆筑對象,要對比分析結構自重情況,通常要優(yōu)先就自重大的部分進行澆筑,在該原則下,能夠避免對相鄰自重輕部分產(chǎn)生牽連影響,還可加快基礎沉降的速度。三是要分析水利工程不同部位的澆筑需求,對其上層建筑部分,應將澆筑高度及次數(shù)作為選擇條件,盡可能使水利建筑不同部分同時完成沉降,減少相互間的影響。四是要從水利建筑重要性出發(fā),優(yōu)先進行重要部分的澆筑,而對水利工程中相對次要或者零散分布的建筑部分,應當待完成主要澆筑任務后在進行穿插式澆筑,提高水利水電混凝土澆筑效果。
為更好地進行混凝土施工,首先需對水閘構造有所了解,其作為基本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有如下構造[2]:一是上游連接段,處于水閘的來水側,包含有各類放坡、防沖槽等構造物;二是閘室,對水閘其主要控制作用,主要涉及閘門、底板等結構;三是下游連接段,通常情況下需構造消力池等水利設施,降低水閘防水沖擊力。水閘構造相對復雜,地基處理等流程繁多,水閘質量混凝土施工有極高要求,需在水閘施工流程要求下,嚴格要求水閘底板、閘墩等混凝土施工環(huán)節(jié),保證水閘整體質量。
2.1.1水閘底板混凝土施工
通常來說,水閘底板在進行到澆筑環(huán)節(jié)前,還要經(jīng)過模型設立、鋼筋綁扎、腳手架搭建等環(huán)節(jié)[3]。在確定好底板地基范圍后,因其多為軟土地基,通常在底板澆筑前要進行墊層預鋪,其厚度為1cm,可起到一定的保護與找平作用。水閘底板模板支立工作,其架設范圍主要是水閘四周,可借助木樁等結構實現(xiàn)有效支撐。要想降低水閘底板的沉降風險,需嚴控底板澆筑工作。在混凝土強度方面,水閘底板與基礎部分需一致,而且要保證底板澆筑質量。對于底板鋼筋部分,要注意形變問題預防,主要通過腳手架、鉛絲幫吊等加以實現(xiàn),還需檢驗底板鋼筋的固定效果。當實際開展底板澆筑工作時,需要結合底板鋼筋分布情況,合理要求澆筑過程,并達到底板澆筑的預期厚度。
2.1.2水閘閘墩混凝土施工
考慮到閘墩結構特點,存在著較高澆筑難度,尤其是門槽部位,由于結構需要,往往涉及有許多的鋼筋及預埋件,而且閘墩本身作業(yè)空間比較狹小。當澆筑閘墩時,應處理好施工縫問題,通常應結合其實際傾向,確定合適的澆筑順序。要想保證水閘整體質量,無論是底板還是閘墩,應當重視兩者連接問題,連接部位澆筑時要盡可能保持對稱,以免因兩側沉降不均勻而對水閘帶來新的問題。閘槽往往是澆筑難點,也對閘墩質量有重要影響,一般有兩種澆筑模式[4]:預制與現(xiàn)澆門槽,對于后者要求進行一次性澆筑。在閘墩澆筑工作中,最為常用的工藝模式為固定模板施工,在實際操作中,可借助立模工作實現(xiàn)閘墩尺寸數(shù)據(jù)的控制,但要確保固定模板搭設質量。而閘墩模板支立也有順序要求,通常徐先后進行平面及圓頭模板的支立工作,直至完成閘墩立模工作。但是,對于閘墩澆筑工作,對其厚度的控制主要是通過對拉螺栓加套的方式加以實現(xiàn),然而也存在不足,閘墩在澆筑后隨著螺栓的拉出會出現(xiàn)明顯的表面凹槽,影響閘墩外觀效果。為此,當前主要是利用橡膠墊片來規(guī)避上述問題,待將其穿入螺栓后再進行預埋操作,通過控制螺栓長度及墊塊厚度,可使其達到閘墩厚度,簡化了后續(xù)操作。
2.2.1分縫分塊施工技術
在實際水利工程中,分縫分塊技術較為適用于大壩澆筑,而根據(jù)分塊方式的不同,大體混凝土分塊施工又有如下分類[5]。第一是通倉分塊,在該施工方式下,壩體的澆筑不再進行縱縫的預留,也省去了冷卻管路的埋設,基本上是對壩體采取分層澆筑的模式,其關鍵在于在大壩澆筑中注意溫度的有效控制,但也因為壩段長度大,整體澆筑下溫度裂縫病害嚴重,同時通倉分塊也有倉面大、易施工的優(yōu)勢,尤其是在機械化加持下,通倉分塊施工效率較高。第二是錯縫分塊,在該施工方式下,其分塊依據(jù)主要是方向及高度,相較于上述通倉分塊方式,其澆筑塊的體積更小,不再需嚴控澆注溫度,也省去了接縫灌漿的環(huán)節(jié),然而因為錯縫分塊容易出現(xiàn)塊間干擾,進而帶來壩體澆筑裂縫的情況。第三使縱縫分塊,通過采用這一分塊模式,免去了塊間干擾影響,而且分塊澆筑溫度控制難度低,然而需要進行接縫灌漿操作,可使壩體更為穩(wěn)固的同時接縫灌漿難度也大,需要有較高技術水平。
2.2.2接縫灌漿施工技術
在對壩體進行澆筑時,接縫灌漿也是關鍵環(huán)節(jié),有助于提升壩體整體性。灌漿管路系統(tǒng)的布置對其施工效果有直接影響,主要有騎縫式、盒式以及重復式灌漿等類別,需根據(jù)大壩澆筑特點加以選擇。首先,騎縫式的優(yōu)勢在于灌漿效率較高,在大壩塊縫中也能實現(xiàn)平均升漿,而且堵塞問題幾率?。黄浯?,重復式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實現(xiàn)重復灌漿,管路系統(tǒng)利用率高;最后,盒式可達較高的灌漿質量,而且也不易發(fā)生阻塞問題,較多應用于縱縫灌漿,然而整體耗材高,灌漿成本大??紤]其隱蔽工程屬性,更要重視接縫灌漿工藝控制,這關系著大壩整體質量。在實際進行接縫灌漿操作時,應注意壩體分塊的變形情況,以免因此造成接縫變化,若其實際張開度偏離設計值,出現(xiàn)變窄、閉合等情況,會改變其內部應力分布,如不加以關注,接縫灌漿部位可能出現(xiàn)拉裂等問題。要注意灌漿順序的選擇,應當結合壩體受力,更多情況下是橫縫為先,而若壩塊對側向穩(wěn)定性有更高要求,則要以縱縫灌漿為先,但要注意的是橫、縱縫的灌注操作必須要錯開,以免相互間產(chǎn)生影響。
2.2.3灌漿壓力及接縫張開度設計
為確保接縫處置效果,應當做好灌漿壓力設計工作,而且以此為據(jù)進行灌漿壓力控制時,也要分清主次。通常情況下,要優(yōu)先控制灌區(qū)頂部灌漿壓力,這也是控制的重點,而對于遞呈接縫應當置于次要的位置。對于進漿口部位,通常無需專門進行壓力控制。灌漿壓力的設計,應當有所依據(jù),尤其是對于代表性的壩塊,需要預先對其應力情況加以分析。同時,張開度也是壩塊接縫的關鍵性指標,可用于其可灌性的描述,為使接縫灌漿具備可行性,首先要滿足張開度要求,在設計時需以水泥最大粒徑為對照,不得小于3倍數(shù)值。要有合適的張開度數(shù)值,最佳數(shù)值為1mm,若張開度過大會因此而帶來水泥干縮問題,影響到接縫灌漿處置效果。當實際操作時,考慮到灌漿會帶來張開度的增長,應當對接縫張開度增大量加以限制,盡可能降低對大壩壩塊的應力作用。
考慮水利施工復雜性,科學的施工設計是其基本要求,關系著水利施工有序性。但要想做好水利施工設計工作,還應關注如下問題:一是對于施工設計人員而言,不僅要有水利設計理論及經(jīng)驗的積累,還要有科學縝密的分析,明確水利施工設計思路,尤其是要結合水利地理條件,減少施工設計與環(huán)境的沖突,這樣不僅可提升水利施工效率,還能規(guī)避設計改動及返工問題,有著明顯的設計效益優(yōu)勢。二是待初步完成水利水電施工設計后,出于穩(wěn)妥考慮,還應交由專業(yè)設計院加以審批,可有效減少水利施工設計失誤,而且在共同論證下,水利水電混凝土施工將更為高效。
對于實際水利水電項目而言,不同結構部位對混凝土施工有不同的技術要求,其技術環(huán)節(jié)眾多,需要不斷強化環(huán)節(jié)管控,水利水電施工質量才更具保障。相關要求如下:一是配比的優(yōu)化,要結合水利水電工程要求,通過試驗獲取適用于水利水電不同施工部分的混凝土材料配比。二是要做好材料管理,水利水電施工管理者,應當以更為嚴格的標準控制材料采購及存儲環(huán)節(jié),減少因此而帶來的水利水電施工問題。三是水利水電施工人員管理,對于混凝土施工部分,應持有相關證明方可上崗,有效規(guī)避人員技術問題。四是要明確水閘、壩體澆筑及接縫灌漿等技術要求,確保施工操作的有序性。
在水利水電施工環(huán)節(jié)銜接中,施工檢驗工作發(fā)揮關鍵性作用,但因檢驗人員素質缺陷,可能出現(xiàn)質量問題漏檢的情況,為此要重視施工檢驗人員管理。首先要加強技術儲備,在水利水電質量提升要求下,混凝土施工技術也在不斷改進,要求改變以往過度依靠檢驗經(jīng)驗的模式,而是要注重素質提升,不斷豐富施工檢驗技術儲備。其次要開展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培訓,施工檢驗人員要強化學習,熟悉新技術條件下水利水電混凝土施工潛在問題,通過培訓使其做好技術準備。最后對施工檢驗崗位,要搭配好管理與獎懲制度,從內在提升施工檢驗工作動力。
水利水電施工管理要貫穿始終,切實加強混凝土維護,兼顧好水利工程工期與質量要求。對于水閘、壩體等部位,若所澆筑混凝土并未達到水利設計中的密實度要求,在環(huán)境因素長期影響下,水利工程內部鋼筋將更快銹蝕,破壞內部結合緊密性,甚至于水利工程主體出現(xiàn)裂縫、剝落等問題,對其質量及安全有嚴重危害,而且還將縮短水利工程壽命。為此,應有嚴格的質檢規(guī)定,有效約束混凝土維護,對于檢測不達標的水利工程部分,應返工后重新履行澆筑、維護、檢驗等環(huán)節(jié)。對于水利工程密實度指標而言,有效的結構養(yǎng)護是其提升的關鍵,可降低其中的縫隙分布,使水利工程更為密實。不僅如此,在混凝土養(yǎng)護階段,動態(tài)管理分析也是必要的,可更好的掌握水利工程質量變化,進而有效防治病害問題。
綜上所述,水利水電工程要想具備可持續(xù)性,關鍵還是要看建設質量,而混凝土作為主體結構,更要在水閘、壩體、地基等施工中,把控好混凝土施工技術,做好環(huán)節(jié)管理及施工設計,建設高質量的水利施工檢驗隊伍,滿足水利水電工程交付質量要求。
[1]王榮華.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實踐[J].四川水泥,2020(01):28.
[2]李妹.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運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9(21):290-291.
[3]李繼芳.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運用之研究[J].產(chǎn)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2019,1(14):67-68.
[4]葉健.芻議混凝土防滲墻技術在水利水電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9(08):213.
[5]許正明.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水利水電施工中的應用方法探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9(02):113-114.
石偉(1985.10- ),男,漢,籍貫:湖北丹江口,職稱:工程師,學歷:本科,單位:丹江口市宇箭水利電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專業(yè);陳剛(1970.09- ),男,漢,籍貫:湖北丹江口,職稱:工程師,學歷:本科,單位:丹江口市宇箭水利電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水利水電工程;王亮(1986.10- ),男,漢,籍貫:湖北丹江口,職稱:工程師,學歷:本科,單位:丹江口市宇箭水利電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土木工程專業(yè)。
TQ172
A
1007-6344(2021)04-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