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軒
都說荊棘叢中轉身易,月下花叢回頭難。幾乎很少有人會在事業(yè)最高點時,讓自己從零起步,朝著詩和遠方前行。而寧遠就是這樣的一個人。10年前,她從電視臺辭掉主持人的工作,變成鄉(xiāng)間小裁縫,看似隨遇而安的選擇背后,透露出一種掌控自己人生航向的倔強。
“我不是個做大事的人?!闭f出這句話的寧遠,卻有著閃光的履歷。
大學畢業(yè)后,寧遠進入四川電視臺新聞中心成為一名主持人,2007年就獲得四川廣電電視十佳主持人;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播報地震傷亡人數時不禁哽咽的寧遠,讓無數人動容,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女主播;2009年,寧遠拿下中國播音主持界最高獎“金話筒獎”,此時她才不過29歲。
寧遠生性不喜熱鬧,火了之后,反而讓她特別不自在。她也曾嘗試換一個工作環(huán)境,比如去湖南衛(wèi)視主持了一檔公益性質的節(jié)目,但心頭的“不適應”并未消散。2011年,寧遠把心一橫,辭掉了電視臺的工作,事業(yè)巔峰期淡出了主持界,帶著家人去了離成都80多公里的鄉(xiāng)下生活。
寧遠兒時就喜歡做手工,在家的生活節(jié)奏很慢,她可以耐著性子,做一下午的手工包。兒時的畫畫愛好這時候也派上了用場,有時候腦袋里琢磨出個手工縫制牛皮包的樣子,或是一雙適合夏天穿的牛皮涼鞋,她就拿筆畫下來,然后去皮料市場上買些布料,再找裁縫師傅依著模樣做出來。她把這些手工作品當作生活日常分享在社交網站,沒想到很多陌生人留言:好看,想要!
為了學做衣服,寧遠專門拆了一條非常喜歡的裙子,把每一塊比著形狀畫在紙板上,再找來一塊布裁剪、縫合。正是用這種看起來有些笨拙的方法,寧遠學會了做第一條裙子。后來,又有了各種簡約漂亮的裙子……
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就開個網上小店吧,好友也鼓勵她去試一試。“遠遠的陽光房”就這么開張了。小小的網店吸引了很多跟她有著相同審美的人,于是寧遠在村里專門找了個地兒當工作室,請了裁縫、服裝制版師、車工、燙工……也認識了皮鞋匠劉師傅、皮包生意人花哥等一波裁縫圈的人。
寧遠做衣服偏愛天然麻料或是百分之百的桑蠶絲,衣服鞋子包包的樣式都樸素,針針都滲透著手藝人的溫度。“最簡單的,展現材料本身的美,它們通常會是好看的,也是這個時代比較缺少的?!?/p>
雖然在這一行待久了,但寧遠的好奇心卻從未停止過。當她了解到沒有污染的草木染工藝時,專門跑去貴州學藝,篤信做衣裳也能“在物質世界里尋找精神的含義”。
草木染,是一種古老的用天然植物上色的技藝,花果、蔬菜、茶葉等都可以用來提取染液。因為用的都是天然染料,上色比較慢,需要耐著性子一遍一遍地重復著布料脫漿、投入染缸、氧化、沖水等步驟,直到染出自己喜歡的顏色。寧遠說:“染布會上癮,我喜歡看織物在染液里每一刻的變化,時間和情感都融入到一塊布里了,萬物有靈且美,取自天然的草木染,不僅是環(huán)保的,也是有精神性的?!?/p>
手藝學成后,她在村里另外租了個院子,開起了草木染工房,“遠遠的陽光房”也遷移到此。房子經過一番改造,保留了土墻、老木梁、灶臺。一樓是會客和展示衣服的地方,木桌子都是請當地木匠師傅手工打的,廂房則變成布料的染坊;二樓是工作區(qū),打版、裁剪、成衣制作之類的工作就在這里完成。
“遠遠的陽光房”里有很多寧遠撿來的破爛,一個草編的簍子、陶瓷的壇壇罐罐,涂上顏色或是蒙上一塊布,就可以成為儲物罐或是好看的花瓶。屋內的東西都是原木色,床上鋪的墊的蓋的是她親手染出來的布制作的,太陽曬過,有陽光的味道。
“遠遠的陽光房”不單純是一個染布的地方,也是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集結的地方。很多人驅車從都市逃離到這里,親歷一場染布的前世今生。他們放慢節(jié)奏,和好友吃一頓鄉(xiāng)野間的燭光火鍋,回程的時候,每人提著一盞小桔燈,揮別這個古老村落。賞花、摘菜、染布、喝茶……相對城市繁華來說,這是一場很好的抽離。
對她而言,從主持人轉行當“裁縫”,再到服裝設計師是個偶然的結果:“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是個服裝設計師,我就是個‘裁縫’,做服裝對我來說困難是肯定的,但正是因為有各種困難才激發(fā)我去克服它。”
一開始拿起剪刀做條裙子、縫個包包,寧遠直言是“興趣使然”,但沒想到“遠遠的陽光房”竟從一家網店,做到后來的工作室,十年之后變成了一個服裝品牌。如今,寧遠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也是“遠遠的陽光房”、Yuanjia品牌的靈魂人物和創(chuàng)始人。在這十年間,她把自己細碎的日常都書寫下來,于是有了《把時光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愛與平?!贰队斜臼乱惠呑游乃嚒贰€抽空演起了話劇《隔離》,過了一把戲劇演員癮。
如果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人很清楚這輩子要做什么;另一種則是不斷調整著自己,跌跌撞撞的,但過程豐富且有趣,寧遠覺得自己應該屬于第二種。從鏡頭面前萬眾矚目的主持人,到成為一個小裁縫,在很多人看來,這或許是一段偏航的人生,甚至有些“不正確”,但寧遠卻活得隨心自在、恬淡幸福。當不需要和人打交道時,她沉浸在制版、染布、裁衣的簡單勞動中,孤獨又不設防的氛圍,能讓她整個身心完全放松下來?!拔抑幌胍嬲鎸崒嵉鼗钤谶@個世界上。擁抱一切情緒,在關心、探索、沮喪、失去、痛苦以及穿越這一切中逐漸獲得心靈的深度,長出有力量的溫柔?!?/p>
忙的時候就染布、做衣裳;閑的時候去田間賞花、在院里喝茶、呼朋引伴,一起吃頓鄉(xiāng)村火鍋……寧遠說:“生命是一場燃燒,誰都有油盡燈枯的那一天,我希望自己活得用力一點。明知愛會消逝,還是要愛,明知擁有就是失去的開始,還是要盡全力去爭取。在這個不完美的人世間,鮮明地活著。”
十年過后,再回過頭來問寧遠:你后悔當初的選擇嗎?
“絕不后悔?!逼鋵嵥胝f,這樣“不正確”的人生,還挺爽的。
摘自《現代青年·精英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