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重癥胰腺炎又稱為出血壞死性胰腺炎,不僅可以導致腹腔大出血、腸瘺,還可以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病情重,預后差,死亡率高。對于重癥胰腺炎臨床主要通過外科手術展開治療。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為常用手術方法,該種手術方式在超聲或CT 引導下插入導管至病灶組織或已壞死的胰腺內,將壞死物質或積液引流出來,屬于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1]。此種方式可預防炎癥反應擴散,有利于壞死組織包裹積聚。但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的效果與臨床護理操作息息相關。因此,完善護理措施對重癥胰腺炎患者的康復非常重要。本文通過對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的重癥胰腺炎患者予以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方法,明確有效護理措施對患者康復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6 月接診的74 例重癥胰腺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7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0 例,女17 例;年齡21~68 歲,平均年齡(44.1±9.4)歲;其中酒精性胰腺炎11 例,膽源性胰腺炎19 例,其他7 例。觀察組患者男21 例,女16 例;年齡20~68 歲,平均年齡(45.1±10.2)歲;其中酒精性胰腺炎11 例,膽源性胰腺炎20 例,其他6 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且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判斷標準,出現(xiàn)不同程度急性腹痛、腹脹等癥狀,且排除器官衰竭與多發(fā)性感染需開腹手術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在超聲引導下將穿刺針刺入壞死病灶或胰腺內,置入導絲后逐漸擴張竇道,依據(jù)患者病情置入引流管,以便引流出壞死的組織或積液。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即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提醒其注意事項,同時注意觀察患者引流情況。觀察組患者予以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術前護理主要是對患者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具有多樣化,如口頭、圖文并茂、多媒體等不同方式,提前告知患者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的優(yōu)缺點,并提醒患者各類注意事項,促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手術,明確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不會構成大面積創(chuàng)傷,可獲得理想效果,以此減輕患者心理負擔[2]。針對負面情緒比較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應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疏導,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等各類負性情緒,無需采取術前禁食與灌腸準備等操作。告知患者術前只需禁飲2 h、禁食6 h。告知患者術前3 h補充10%的葡萄糖溶液200~300 ml,以免出現(xiàn)糖代謝紊亂情況。
1.2.2 術中護理 在手術操作中應做好保溫處理,維持室內溫度20~22℃,輸注液體放置在恒溫箱內,將溫度調節(jié)至37℃,可為患者提供保暖床墊,周圍使用窗簾遮擋,同時監(jiān)測患者呼吸、心率與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引流情況,如術中有引流不暢通的情況需更換相應導管,以調整導管頭端位置,促使壞死物質引流[3]。
1.2.3 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注意強化引流部位皮膚的護理,預防皮膚破潰。引流管與導尿管會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加大感染率。護理人員應觀察患者恢復情況,在患者癥狀好轉后,同時體溫正常、引流量≤10 ml,引流顏色清亮時,護理人員可將引流管拔除,盡可能在術后24 h 內拔除引流管。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還應幫患者按摩,預防形成靜脈血栓?;颊咭庾R完全清醒后可適當調整病床,指導患者適當簡單的主動運動,如蹬腿、伸展等。在患者病情許可,術后24 h 引導患者床邊站立,隨后可逐漸進行床邊活動,病情許可后活動量應≥1 h[4]。術后72 h 還需適當增加活動時間。麻醉完全清醒后,提醒患者飲水,術后3~4 d可逐漸進食。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治療依從性評分、APACHEⅡ評分、術后恢復情況與住院時間。采用科室自制的依從性問卷進行依從性評估,根據(jù)患者飲食、置管和用藥等情況進行評估,數(shù)值越高表明患者治療依從性越好。利用APACHEⅡ評估患者健康情況、人體急性生理變化等,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病情越嚴重?;颊咝g后恢復情況包括肛門排氣時間、腹脹緩解時間與腸鳴音恢復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治療依從性評分和APACHEⅡ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治療依從性評分、APACHEⅡ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治療依從性評分、APACHEⅡ評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及住院時間對比 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腹脹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依從性評分和APACHEⅡ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依從性評分和APACHEⅡ評分對比(±s,分)
注:與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對比,bP<0.05
表2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及住院時間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及住院時間對比(±s)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重癥胰腺炎作為臨床較常見疾病,主要是胰管流出道受到阻礙,出現(xiàn)排泄不暢,或膽道壓力不斷升高,出現(xiàn)膽汁反流。重癥胰腺炎發(fā)病突然,進展速度非???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臨床多通過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引流出積液與炎性壞死物質,以免炎癥反應擴散,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方式[6]。但部分患者擔心手術效果與風險,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心理,不利于恢復與預后,因此,加強圍術期護理相對重要。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是指在圍術期采取系列經(jīng)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實施的優(yōu)化處理措施,以達到減輕患者創(chuàng)傷應激反應,減少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縮短住院時間[7]。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依照外科快速康復護理模式提供護理內容,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治療依從性評分、APACHEⅡ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治療依從性評分、APACHEⅡ評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腹脹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外科快速康復護理對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影響。外科快速康復護理不同于傳統(tǒng)的禁食禁飲,為患者術后康復提供了必備的條件,以調整患者的健康狀態(tài),加快患者康復速度[8]。
綜上所述,經(jīng)皮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重癥胰腺炎患者中實施加速康復外科護理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可有效縮短癥狀體征恢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