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大乾哥哥越來越“壞”了!
喬喬木,你怎么這么說?他請咱們吃《小鮮廚在我家》第二季第一集中的美食烤全羊的時候,你不是夸他最好嗎?(偷笑)
編輯姐姐,您就別笑喬喬木了。他碰到“難題”了:大乾哥哥這次就發(fā)來幾張第二集的照片,這讓喬喬木怎么猜?。?/p>
就是,我除了猜出這幾個小鮮廚好像是學(xué)著煮面條,其他的......
我真的挺好奇:小鮮廚們這一天究竟跑了多少地方?活動可真夠豐富的!可是......面人?旗袍?這是哪兒?實驗室?這些跟美食有什么關(guān)系呢?大乾哥哥就是不肯多提供點線索。
別抱怨了!咱們還是像上次一樣分頭找線索吧。聽說第二集是在上海拍的,咱們不妨從這里想想。
好嘞!
旗袍vs美食
旗袍雖然不是上海特有的服飾,但上海卻是旗袍最大最美的“秀臺”,尤其是上海的手工旗袍店......不瞞大家說,編輯姐姐我還真想有機(jī)會做一件呢!大家看見那張小鮮廚們圍著看旗袍盤扣的照片了嗎?我以前就總是盤算:我的旗袍是用直盤扣好,還是琵琶扣好呢?雖然我的這個愿望還沒有實現(xiàn),可是從流出的照片看,小鮮廚們已經(jīng)跟旗袍“親密接觸”了。他們穿旗袍的造型還真不錯。
如果說旗袍和美食有什么關(guān)系,我想,恐怕就在于二者都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shù)性吧。旗袍本身只是御寒、蔽體的東西,可是誰不想讓衣服好看點、再好看點呢?食品也一樣,好吃、有營養(yǎng)之外,色彩、造型、擺盤,乃至于配套的餐具都不能忽視。讓我們拿出做旗袍的精神做美食吧!
高實科驗技窗之妙美妙食不可言
可樂王一直在想:照片里的實驗室是怎么回事?哈哈,這回我可知道了。美食不是在鍋里煎炒烹炸就行的,那還是個漫長的過程。古人說:“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逼鋵?,從“一粒粟”到“萬顆子”,才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要一步步登上餐桌,可不就需要一整套流水線幫忙嗎?更何況,食品安全也很重要??!在實驗室里,小鮮廚們觀摩全自動食品生產(chǎn)線、了解食品檢測各項指標(biāo)、明白什么是冷鏈監(jiān)控,不是對食品安全更放心了嗎?
對了,我還發(fā)現(xiàn)了,他們?nèi)サ幕蛟S是僑好美食工廠。我怎么知道的?我認(rèn)出照片里的僑好叔叔了。估計他正在給小鮮廚們講解美食是怎么做出來的。大家說,這次我猜得對嗎?
面人vs美食
喬喬木還真是挺聰明的,從僑好叔叔推測出了僑好美食工廠,我覺得他猜得八九不離十吧。有樣學(xué)樣,我也從照片里找到了線索:經(jīng)過線上查詢,我發(fā)現(xiàn),捏面人的師傅就是藝名叫“面人小阿三”的李國慶老師,他的面塑技藝還列入了上海市徐匯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呢!
面人當(dāng)然跟美食有關(guān)啦!首先,從原料上來說,面粉和糯米就是不可或缺的。然后,還要用雙手捏、搓、揉,用刀子點、切、刻、劃......唉!為什么人家用面粉能做出那么多活靈活現(xiàn)的面人,我卻連個餃子都包不好?
(可樂王無奈地看看自己圓滾滾的手)不說這個了,我現(xiàn)在最想知道的是:面人既然是面粉和糯米做的,那它到底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