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南陽李威家里有很多地,種棉花每年都獲利不少。
有一年,三個湖南商人雇了貨船來南陽收棉花,以三百兩銀子的價格將李威所有的棉花都收購了。三百兩銀子相當于明朝正七品官員一年的俸祿。按照當時的糧食價格,一兩銀子大約能買三百斤米,三百斤米在現(xiàn)在價值多少錢,您換算一下就知道了。三個商人將銀子交給李威,將棉花裝了船,準備返程,不料出發(fā)前船上起火,連船帶棉花燒了個干凈。
三個商人見狀,癱坐在岸上大哭不已,直要投河自殺。人們替商人惋惜的同時,也替李家慶幸,慶幸雙方兩訖,棉花被燒不關李威的事。
沒想到,李威把三個商人請到家里,說:“棉花雖然賣給了你們,但還沒有運走,這還算是我的棉花。燒了,是我的損失。我把三百兩銀子全部還給你們。我的棉花地還在,明年還可以種,你們?nèi)魶]有了這些銀子,拿什么生活!”
三個商人感動極了,但說什么也不接受:“咱們都兩訖了,只能算我們倒霉,就是官府也管不著啊……”
李威說:“這種利益至上的標準,自古以來是給小人用的。我李家是耕讀傳家,以仁義教子弟,希望我家的子孫人人當君子,不當計較利益、冷酷無情的小人?,F(xiàn)在你們連船和棉花都被燒了,這些銀子我拿著能心安嗎?我今后能向子弟們講仁義嗎?僥幸得財會讓我一生內(nèi)心不安。請成全我!”
三個商人感動得又哭了一場,拿著銀子回去了。因為這個義舉,李威很受當?shù)厝速潛P。
這位以信義傳家的李威正是明朝內(nèi)閣首輔李賢的祖父。李賢輔佐明朝五個皇帝,人稱五朝元老,祖上三代都受到朝廷的封贈,非常榮耀。(摘自《桃花扇底看前朝》 許石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