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Lord
Plex是一套媒體播放器及媒體服務(wù)器軟件,由PlexMediaServer和PlexMediaPlayer組成,主要功能是存儲+索引+轉(zhuǎn)碼+在線播放。其中PlexMediaServer不是簡單地存儲和分類影音文件,它還能分析影片的信息從而從IMDB等數(shù)據(jù)庫補全影片介紹等信息,進行索引以方便搜索。Plex可用于Windows、Android、Linux、MacOS、FreeBSD和XBox、PS與各種TV,樹莓派等,可以說是全平臺通吃,甚至與Bitcasa、Box和Dropbox等云服務(wù)兼容。它還支持在線格式轉(zhuǎn)換,支持將視頻、音樂等各類文件轉(zhuǎn)化為流至移動設(shè)備、智能電視和電子媒體播放器上。
最直觀的理解,Plex可以歸納、整理媒體影音文件,并且以海報墻形式展示(而不是純文件形式),同時支持串流播放,可以“輸出”給其他設(shè)備,而且只要你的Plex服務(wù)器端性能足夠(尤其是GPU硬解碼),無論你的客戶端是否支持視頻的編碼格式,都可以無障礙的播放。甚至在購買了會員權(quán)益后,還可以跨越局域網(wǎng),成為隨身的影音庫(圖2)。
簡單說,Plex的組成部分就是服務(wù)器端+客戶端的組合,服務(wù)器端支持多種操作系統(tǒng),諸如Windows、Linux、Linux派生系統(tǒng)、乃至Docker(跨系統(tǒng))都支持。打開官網(wǎng)https://www.plex.tv/downloads/可以看到諸多服務(wù)器端的安裝下載(圖8),Windows服務(wù)器端安裝這里就不再著墨,絕大部分的NAS系統(tǒng)(Linux派生系統(tǒng))也都是圖形化安裝(圖9),這里也不再多提,大家按照向?qū)О惭b即可。
而在Linux下, 這里以Ubuntu為例,我們首先要檢查系統(tǒng)是否為最新,打開終端,輸入如下命令(注:所有命令中注意空格):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是獨特的存在,它不僅僅是影音平臺,而且由于其高度的擴展性,甚至可以成為Plex、Emby、Jellyfin的“載體”,通過插件形式可以將其納入Kodi之中使用,“既競爭又合作”非常有趣。
值得注意的是,Kodi是全免費的,但是它又和其余三者略有差異;而后三者,Jelly f in是完全免費的,但是無論功能還是性能,也恰好是最差的;Plex和Emby收費各有差異(圖6),但是就筆者的實際使用感受P l e x在性能(尤其硬解碼串流)和功能上(海報匹配等),都強于Emby。
對比它們的費用及功能差異(圖7),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們之間的具體區(qū)別。這里就不多著墨了。
默認情況下,Plex的服務(wù)端為該電腦的IP地址+端口號32400,所以在瀏覽時候可以在獲知自己服務(wù)器端電腦IP地址后,輸入諸如192.168.1.1:32400這樣的地址登錄Plex服務(wù)端,注意中間的冒號為英文半角。登入網(wǎng)頁首先提示要登錄Plex賬號或者注冊一個,依照提示進行注冊登記即可(圖10)。注冊成功并登陸后,客戶端部分可以直接使用賬號+密碼來登入并瀏覽Plex服務(wù)器端的媒體內(nèi)容(注:但是需要擁有公網(wǎng)IP,并且在路由器設(shè)置端口轉(zhuǎn)發(fā)),不需要繁雜的IP輸入等操作,非常方便。
向?qū)Ы缑妫▓D11)可以選擇跳過,然后進行全自定義設(shè)置,也可以跟著操作,筆者建議第一次安裝使用Plex的用戶還是跟隨向?qū)е甘緸橐恕?p>
首先是設(shè)置服務(wù)器名稱,這樣方便管理查看,名稱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喜好定義,包括使用中文(圖12)。
下一步就是添加資料庫(圖13),這個步驟就是定位視頻、影音文件的目錄,方便行成海報墻。
選擇要添加的媒體內(nèi)容類型,比如點擊“電影”然后點擊下一步繼續(xù)操作(圖14)。
此時,點擊“瀏覽媒體文件夾”來添加文件目錄(圖15)。
選擇目錄內(nèi)容,找到目標文件夾進行添加,盡量指向更為明確的子目錄(圖16),這樣方便建立索引資料庫。
完成后Plex將自動掃描文件夾下的媒體資料內(nèi)容,這個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確定時間長短(圖17),內(nèi)容越多所需時間也越多,所以保持耐心等待即可。
設(shè)置完成后我們將正式進入Plex服務(wù)器端的頁面(圖18),不要著急使用,先點擊右上方的扳手圖標進行進一步設(shè)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