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陽
【摘要】高中班主任不僅擔負著教學的責任,而且擔負著幫助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責任。為了健康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班主任必須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基礎文化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德育,實現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人生觀和世界價值觀。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開展
教師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響著高中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教師要針對當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實現“育人”的教育目標。要注意發(fā)展道德教育,確保學生發(fā)展管理的正確性,促進中學生智力的健康發(fā)展。
一、高中德育教育的現存問題
(一)校方對德育教育重視程度不足
學校管理的理念和體制對班級管理的方向有一定的影響,學校對德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班主任的德育管理職能?,F行高考體制下,升學率仍然是學校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很多學校重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卻忽視了德育在未來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導致班主任很難形成合理的道德教育體系。同時,由于學校將采用校規(guī)限制學生,所以一些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管理,只要保證學校的安全和秩序即可,并沒能將德育內容滲透到日常管理中。
(二)開展的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道德教育在中國五大教育體系中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當前的教育管理中,家長們有著“望子成龍”一類的觀念。學校和教師把學生的表現作為評判學生的重要標準,而且家長和社會對學生施加了巨大的壓力,要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德育難以實施。高中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太關心學生的生活態(tài)度、行為習慣和心理健康,導致班主任的德育實效性不強。
(三)德育教育的開展停留在形式上
良好道德習慣和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離不開各種德育活動。高中生必須面對升學壓力,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更加重視文化課程的研究,德育作為一項難以評估的教育任務,需要持續(xù)的教育活動。德育活動的開展流于形式,教師無法控制和審查活動各部分的內容,學生的表現和反應也無法得到恰當的解釋和評價。這很難反映學生的真實道德素質,即使思想政治課考試和教師的期末評分活動都反映了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實際的道德素養(yǎng)水平高低卻仍是未知的。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有效開展方法
(一)教師要以身作則
若想成為一名好的班主任,教師首先要做到能夠為學生以身作則,才能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管理班級的手段越來越豐富。班主任應該結合班級的現狀,不斷創(chuàng)新思想和工作方法,按照“立德育人”的教育理念,開展德育活動和教師管理過程。高中班主任從個人建設入手,不斷提高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具體來說,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必須考慮到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發(fā)展和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能夠解決學生隨時間的困惑,合理引導學生的三觀,為教師領導開展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幫助學生樹立三觀,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二)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保證教師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關鍵。高中班主任尊重和理解學生,通過平等的對話和交流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和愛。教師還要多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班級管理專題,召開各類班級專題會議,引導學生解決生活問題,從德育角度學習,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尊重學生。高中班主任通常對學生來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這是因為許多學生無法敞開心扉與班主任對話,面對這種情況,班主任老師可以逐步消除學生之間潛在的距離,促進師生對話的正確發(fā)展,尊重和理解學生。在高中德育中,許多教師存在著經驗不足的問題,他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可能不夠充分,這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產生負面影響。班主任應積極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自發(fā)地協助班主任進行德育,使德育工作順利進行。
(三)對管理模式進行積極創(chuàng)新
在德育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該經常關注學生的變化,以充分適應班級管理方式,優(yōu)化和改進傳統(tǒng)的德育活動方式。特別是在進行德育之前,高水平的教師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尤其要能夠適應教育世界的變化,迅速創(chuàng)新德育觀念,制定長期可實現的德育目標,進一步提高高中德育質量。首先,班主任要明確德育的長期目標。例如本學年應注重引導學生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成長教育”和“情感管理教育”為主題的德育活動。班主任應該結合時代發(fā)展的具體需要,遵循教育部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這種德育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具體需要,能夠促進高中德育活動的特色發(fā)展。同時,在選擇德育主題時,教師應盡量選擇對學生成長具有現實意義的內容,而不是使用虛假、空洞的德育內容。教師領導應根據德育目標設計具體的教育環(huán)節(jié),如以“自我管理教育”為主題開展德育活動時,班主任首先為學生制定個性發(fā)展目標,接受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上課,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識,以更好地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
結束語
教師們應當都時刻明白,教育的工作首先要將育人放在最先,要首先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的基礎,在此之上,再進行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因此,班主任應當重視班級管理中對學生們的德育教育,通過以身作則、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對班級管理模式的積極創(chuàng)新,幫助學生們樹立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們培養(yǎng)良好的三觀,讓德育教育真正的落實到學校教育工作,讓學生們擁有更光明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張巖.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0(24):44+46.
[2]蔣海麗.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J].名師在線,2020(35):101-102.
[3]馬亮.淺析高中德育工作的低效現狀及解決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