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小雄
1950年代初的國際相機市場上,忽然出現(xiàn)了一種極其精巧又怪異的雙反相機——使用16毫米膠卷的“迷你考德”(MinicordTLR)微型雙鏡頭反光取景式照相機(圖01)。國內有人說它是“袋鼠之國”澳大利亞的驚世駭俗之作。可是,仔細看看產地標牌(圖02),寫的明明是MADEINAUSTRIA(奧地利制造)而不是MADEINAUSTRALIA(澳大利亞制造)——這是貨真價實的奧地利產品,首先傳播它來自澳大利亞的估計是個馬大哈。
“迷你考德”是著名的奧地利高茲(Goerz)公司-維也納分公司推出的微型雙反相機。與我們經常見到的使用120膠卷的雙反相機相比,它確實小巧玲瓏(圖03)。這款16毫米雙反相機的外形尺寸為114×71×29毫米,重量只有284克,有三個型號。它們上市的時間在國內外資料上有不同說法,包括1951~1958年、1953~1960年,等等。相機至少有黑色、棕色、紅色、金色、墨綠色等多種彩色飾皮。它是一款精致、高檔、畫質優(yōu)異的16毫米雙反相機,底片放大到16英寸看細節(jié)綽綽有余。它的體積、外形、工藝和造型創(chuàng)意都不愧為高端極品的稱號,與當年著名的米諾克斯(MINOX)和伽米(GaMi)并稱“世界三大經典微型相機”。
“迷你考德”的取景原理也是雙鏡頭反光式,但是它不像祿來、海鷗、雅西卡等雙反相機那樣通過反光板俯視取景,看到的左右畫面與實際是顛倒的,而是采用45°棱鏡取景器、左右影像也矯正為與實際相同,取景方便了許多。它還具備了視力調整功能和近距離視差校正框,使用的時候握持、取景、調焦、按快門一氣呵成,非常順手。
這款雙反相機使用16毫米電影膠片,裝在特殊的暗盒里可拍40張10毫米方形畫面(圖04),也可以把普通的16mm膠卷裝進該機暗盒里使用;它的實際拍攝畫幅就是10×10毫米(圖05)。有些國內外資料和網站上把它的畫幅標為10×14毫米,這都是以訛傳訛,顯然沒見過實物。
所有專業(yè)級微型相機都很注重分辨率,“迷你考德”配備了25mmF2大口徑GoerzHelgor六片結構鏡頭(圖06),解像力十分出色。它的光圈可以在f/2.0-11之間無級調節(jié),鏡頭的前鏡圈就是光圈環(huán)。鏡頭筒中間是調焦齒輪,最近對焦距離2英尺(0.6米),采用磨砂玻璃調焦屏取景。快門范圍有6擋,包括1/10、1/25、1/50、1/100、1/200和1/400秒,另有高速快門后面的B門。該機高、低速快門齊全,曝光組合非常寬泛,實用性很強。
相機快門采用“鏡后縱走式金屬頁片縫隙控制曝光”的結構,快門按鈕在鏡頭下方,可以接快門線。機身左側上部是設定快門的撥輪(圖07),后期型在其前下方有閃光燈連線座,再下面就是小相機很實用的景深表;機身的右側上面是計數(shù)器撥輪(圖08),需要手撥歸零不能倒撥,下部有類似手槍扳機的向后按壓過卷、同時上快門的扳把。
“迷你考德”的機身底部有標準腳架螺口和一個折疊小手柄(見圖04),可以明顯增加手持相機的穩(wěn)定性,拍攝手感就像扣動手槍的扳機,再次過卷、上快門、扣扳機不到一秒鐘就能完成。它還有許多專用附件比如Miniplex顯影罐、Minilux放大機、Minigrad投影機以及淡黃、中黃、綠、橙等各色濾光鏡……
總之,“迷你考德”的各項專業(yè)性能告訴用家:我不是一般的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