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用葷餌就是這樣,想要回避小魚根本不可能。針對雜魚鬧鉤的情況,有的人主張在浮標調(diào)釣上做文章,用調(diào)鈍的方式過濾掉小魚的信號。理論上說,這樣做貌似可以,但我有不同觀點,所謂過濾信號,本質(zhì)就是小魚制造的信號在浮標上無法表達出來而已。要知道,小雜魚制造的都是既快又狠的標相,如果這樣的信號都表達不出來,輕柔的鯽魚口能表達出來嗎?
鯽魚,最好釣也最難釣。說它好釣,是因為鯽魚群體大,而且貪吃;說它不好釣,是因為一年四季釣鯽魚,用餌都不一樣,釣具也不一樣,這就需要釣者具備相對全面的綜合能力。
春天,從水庫冰面開始融化起,釣鯽魚的季節(jié)就到了,這段時間出水的大多是平時難得一見的大鯽魚。南方有些地區(qū)的水域冬天并不結(jié)冰,但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鯽魚的食欲也會明顯增強。雖然南北方鯽魚開口的時間不同步,但在施釣策略上有一個共同點——皆要釣遠,比如在東北地區(qū)的一些小水庫,這個季節(jié)要用筏竿、磯釣竿之類的小拋竿才有效,手竿毫無建樹,即便用8.1米手竿也無濟于事。在用餌方面,這段時間完全是葷餌的天下,面餌再腥也不是葷餌的對手。按照效果給葷餌排個名次,紅蟲當仁不讓排名第一,明顯好于排名第二的蚯蚓。為了驗證它們的效果,我曾試釣數(shù)次,最夸張的一次是用紅蟲釣獲20多條大鯽魚,總重超過10斤,用蚯蚓的收獲為零,差距如此懸殊。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蚯蚓就會逐漸派上用場。等到蚯蚓也開始很好用的時候,用紅蟲就開始鬧小魚了,畢竟紅蟲擁有讓所有雜食性魚類都無法抗拒的誘惑力。當然,這段時間紅蟲依然非常好用,只是相比較而言換餌的頻率明顯增加,哪怕小拋竿拋投后沒有什么正經(jīng)的魚訊,至多20分鐘也要換一次魚餌,還像十幾天前那樣傻傻地等,魚獲量會明顯下降。這樣的換餌頻率意味著釣者整天都要不停地拋投,因為使小拋竿釣鯽魚基本都是人手十支竿子起步,拼的是數(shù)量和耐心。要是圖省事,就用持鉤性更好的蚯蚓,但蚯蚓的效果還是不如紅蟲好。
手竿釣鯽魚,最重要的兩點是餌料的狀態(tài)和換餌的頻率。這兩點把握得好,魚獲量總不會叫人失望
隨著時間繼續(xù)推移,開河40天左右,手竿釣鯽魚的機會來了。很多臺釣高手不屑于使用蚯蚓,覺得用面餌才是正統(tǒng),并且更便于他們發(fā)揮擅長的技巧。的確,在個別時候用面餌也會釣得很好,但整體而言,這段時間蚯蚓的效果明顯好于面餌。須知,無論釣餌的選擇還是釣法的運用都是由魚情決定的,想要多釣魚就要跟著魚情走。我倒是建議不喜歡用蚯蚓的釣友改為葷素搭配的釣法,即一鉤面餌,一鉤蚯蚓。面餌的主要作用并不是釣,而是做窩養(yǎng)窩。這樣釣上兩個小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種餌料的區(qū)別,對蚯蚓的偏見就會消除。這種釣法也是本人比較推崇的,比使用純面餌要好,也比雙鉤都掛蚯蚓好一些。畢竟有誘有釣,誘釣一結(jié)合,效果就提高了。
不過,只要用葷餌,就會產(chǎn)生很多假信號,而且標相很劇烈,大起大落甚至橫著拖走浮標的現(xiàn)象特別多,空竿率大大提高。用葷餌就是這樣,想要回避小魚根本不可能。針對雜魚鬧鉤的情況,有的人主張在浮標調(diào)釣上做文章,用調(diào)鈍的方式過濾掉小魚的信號。理論上說,這樣做貌似可以,但我有不同觀點,所謂過濾信號,本質(zhì)就是小魚制造的信號在浮標上無法表達出來而已。要知道,小雜魚制造的都是既快又狠的標相,如果這樣的信號都表達不出來,輕柔的鯽魚口能表達出來嗎?所以,我不建議調(diào)鈍,而是一如既往地釣,要么在中魚的標相中尋找規(guī)律,專抓有效的那一口,要么該提竿時毫不猶豫地提竿,哪怕“空槍”超多也一如既往,釣著釣著鯽魚就來了。很多時候,手竿釣鯽魚考驗的是耐心,只要耐得住性子,就會釣得多。這段時間鬧小魚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還沒到叫人崩潰的地步。
隨著溫度的升高,大約在楊樹葉長到七八分滿的時候,手竿釣鯽魚的黃金階段就到了。畢竟手竿的信號更清晰,所以這時候小拋竿釣鯽魚的成績開始明顯下降,假信號多了,魚的個頭變小了,上鉤的其他魚種也多了。從這時起,面餌開始發(fā)揮作用了。
關于面餌,很多人過度關注其配方、成分、味型。其實,這些對于野釣鯽魚作用都不大,手竿釣鯽魚,最重要的兩點是餌料的狀態(tài)和換餌的頻率。這兩點把握得好,魚獲量總不會叫人失望。
魚餌的狀態(tài)不是宣傳廣告中的狀態(tài),也不是理論中的狀態(tài)。的確,餌料的霧化性越好,誘魚的效果就越好,但是,誘魚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把魚誘來只是一種手段措施,將其釣獲才是最終目的。所以,魚餌的狀態(tài)要符合魚情,也就是說,餌料既要霧化,又要能夠到達預定的水層。光到達預定水層還不夠,還要在鉤上保留那么一小會兒,給鯽魚發(fā)現(xiàn)并吃進釣餌的機會。所以,魚餌的最佳狀態(tài)是可霧化,落水之后還能在鉤上保留一段時間。想要做到這兩點,就要充分考慮可能對魚餌造成破壞的因素,比如小雜魚的啄食會加速魚餌的消失,但小雜魚鬧鉤有強有弱。所以最佳的魚餌狀態(tài)不存在于字面上,要到水邊實際操作過才能確定。
用于小拋竿釣鯽魚的小集團鉤
死面疙瘩一樣的釣餌是很多釣友不敢觸碰的紅線,其實它并非一無是處。把它扔進一盆水里,它看似不霧化、不溶解,但在實際釣魚時,小雜魚的威力不容小覷,在它們的啄食下,死面疙瘩也會產(chǎn)生微小的碎屑。在小雜魚瘋狂游動的過程中,這些被攪散的碎屑會將食物的信息向遠處傳播,同樣會起到誘魚作用。所以,“死面疙瘩”有的時候也是可用的。
還有另外一種狀態(tài)——非霧化的脫落狀態(tài)的魚餌,這種魚餌在小魚橫行的水域能有效減少假信號的產(chǎn)生,最適合夏季野釣鯽魚。如何讓餌料達到這種狀態(tài)?辦法是不用拉絲粉或者只用微量的拉絲粉。有些鯉魚商品餌中不含拉絲粉,開餌后呈松散狀態(tài),只要在里面加少許白面即可用于垂釣鯽魚。有人質(zhì)疑鯉魚餌釣鯽魚的效果,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就像用鯽魚餌也能釣到鯉魚和草魚一樣,鯉魚餌同樣可以釣鯽魚。我們常釣的淡水魚雖然品種不同,但是食性卻多有重合。
再說說換餌頻率。鯽魚要想釣得好,保證換餌頻率很關鍵,也很難,機械地一竿接一竿地拋竿投餌很容易叫人厭煩。不過,想用手竿釣好鯽魚,這一關必須得過。
無論初春還是深秋,用這種串鉤釣組搭配小拋竿釣鯽魚都有不錯的效果
隨著秋天的到來,氣溫會變得越來越低,手竿也會越用越長,直到徹底失效,魚口消失。這時,春天時頗有作為的小拋竿就該重新登場了。
小拋竿釣鯽魚比較好用的釣組有兩種,一種是由2~4枚魚鉤組成的墜后鉤串鉤釣組,主線不超過2.5號,子線不超過1.5號,秋季可用自帶窩釣法(該釣法春天效果不明顯)。使用串鉤時,竿子不宜過長,且不宜直立架竿。另一種釣組是小集團鉤,一簇魚餌集中在一起對魚的誘惑力會加大,優(yōu)點是目標明顯,缺點是多枚魚鉤極易相互纏繞,操作起來不方便,摘魚也不方便。無論初春還是深秋釣鯽魚,這兩種釣組都比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