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 磊,姜良華
(1.山東省水利綜合事業(yè)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4;2.臨沂市蘭山區(qū)花園灌溉所,山東 臨沂 276000)
山東省水利廳于2019 年實施了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一期建設,為16 市水利局配發(fā)了視頻會議終端,實現了省、市防汛值班室遠程視頻會商,初步具備行業(yè)調度、應急指揮等功能。
2020 年省水利廳開展了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升級改造項目,主要是擴大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覆蓋范圍,并對現有系統(tǒng)和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將大數據、5G 等先進技術與水利業(yè)務深度融合,建立信息全范圍感知、調度全流程支撐的工作體系,提升水利防汛工作的智慧化、科學化管理[1]。
系統(tǒng)應覆蓋省、市、縣三級水利部門和省內大型水庫,實現視頻會商、應急調度、防汛檢查以及預報預警等功能,在災情應對中發(fā)揮重要支撐保障作用。系統(tǒng)應具備以下視頻會商、指揮調度、信號融合、值班抽查、方便拓展等主要功能。
系統(tǒng)應具備技術先進、成熟可靠、性能優(yōu)越、擴展靈活等特點,應充分考慮性能因素,保證建成后一段時間內不會因技術落后而調整[2];系統(tǒng)需在功能、界面、內容等方面做到高度統(tǒng)一和標準化,并符合國內視頻會議設備行業(yè)標準,確保系統(tǒng)良好的可拓展性;系統(tǒng)應具備多層級的冗余備份技術,在省級、市級等關鍵節(jié)點采取冗余備份。
1)系統(tǒng)架構。省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升級項目,覆蓋省、市、縣三級總計182 個水行政主管單位和省內34 座大型水庫,綜合會商管理平臺統(tǒng)一部署在省水利廳,視頻會議MCU 設備分別部署在省水利廳和16 市水利(務)局,終端設備部署在水利廳調度中心、市防汛值班室、縣防汛值班室及水庫防汛值班室。
2)網絡模式。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依托現水利業(yè)務專網建設,該網絡采用通信運營商50M MSTP 專線,與互聯網物理隔離,通信信道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突出。目前山東省水利業(yè)務專網已部署至縣級水利部門,為調度會商系統(tǒng)的大規(guī)模推廣使用提供了基本網絡支撐。
3)接入標準。綜合會商平臺基于標準的H.323/SIP/T28181 協(xié)議產品和系統(tǒng)建設[3],包括視頻集中控制平臺、媒體處理平臺、語音融合平臺、媒體融合平臺、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GIS 地圖信息等。各級防汛應急會場、各類視頻會議設備以及外場專家和一線處置人員的單兵移動設備,可以通過H.323/SIP/T28181 標準,接入省級調度中心。
4)功能實現。一是超高清視頻會商。超高清視頻會商由綜合會議管理平臺、省和市MCU 及各類防汛會議終端組成,通過省級會議管理平臺可以調度省、市、縣三級防汛會議。省、市可實現4 K 超高清會議,區(qū)縣可實現1080P 全高清會議。二是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tǒng)可與視頻會議管理平臺、視頻監(jiān)控平臺、GIS 地圖、語音網關等系統(tǒng)通過IP 網絡對接,監(jiān)測點、視頻監(jiān)控點、災害點、事發(fā)點等信息圖上可視,進行統(tǒng)一的融合指揮調度,可實現一鍵調度會議、監(jiān)控、語音電話、無人機等多種終端,同時在GIS 地圖上可實現一鍵點調,圈選調度等水旱災害指揮調度操作。
5)操作優(yōu)化。實現多種調度模式,包括預案調度、跨級調度、融合調度、單調和多調等模式。支持按用戶操作習慣,自定義會控功能按鈕的優(yōu)先順序,不同的賬號可擁有各自界面布局,布局設定后下次登錄自動應用,無須重新設置。各種視頻源通過可視決策平臺后,滿足可視化調度,應急決策會商,GIS 地理輔助決策,綜合態(tài)勢研判,現場信息回傳等各種場景的需求。
1)省水利廳。配備視頻會議管理平臺、省級多點控制單元(MCU)、互聯網網關、語音網關、可視化指揮調度平臺、會議錄播服務器各1 套,其中視頻會議管理平臺和互聯網穿越網關采用雙機熱備部署,省級 MCU 整體支持 50 路1080P60,同時具備 25 路 4K30fps,配備 1 套 4 K高清矩陣、2 套4 K 會議終端(含4K 攝像機和麥克風)、1 套86 寸電子白板、2 臺桌面一體機和2套雙屏協(xié)作白板一體化設備等。
2)市水利局。每個市配備市級多點控制單元(MCU)1 套,配置 25 個 1080P30fps 端口,部署在市水利局機房。市水利局防汛值班室配備4 K 會議終端(含4 K 攝像機和麥克風)和86 寸會議白板各1 套。
3)縣水利局及水庫??h水利局及水庫防汛值班室配備1080P 一體會議終端、會議全向麥克風、75 寸 4K 液晶顯示器各 1 套。
汛期期間,省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需保證200余臺終端同時在線,并具備隨時調度會商能力,根據省水利廳要求,系統(tǒng)后期可能拓展到中小型水庫,終端數量將進一步擴展。
省級管理平臺采用雙系統(tǒng)熱備份技術,確保平臺提供不間斷的服務。省級建設了MCU 資源池,核心設備采用雙機熱備技術,當備用設備自動檢測到主設備出現故障時,會快速啟動備機的相關服務,完成雙機熱備的切換。
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投入運行后,省防汛值班室與各級防汛值班室保持無間斷視頻暢通,省防汛值班室可直接下達指令,任一值班室可隨時上報信息至水利廳,有效確保了對全省災情應對的統(tǒng)一指揮、統(tǒng)一調度。2020 年以來,省水利廳領導使用該系統(tǒng),先后召開災情會商會議30 余次,下達防汛工作指令近60 次,有效確保了全省汛情應對科學有效。
通過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建設,打造了一張覆蓋省、市、縣三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大型水庫的工作網絡。各級值班畫面在省調度中心全天候顯示,可隨時進行視頻會商、檢查調度。汛期期間,省防汛值班室實行日點名制度,各市防汛值班室匯報當日雨水情情況及近期防汛工作開展情況,遭遇強降雨期間,省防汛值班室隨時開展全省抽檢,有效提升水利防汛工作“強監(jiān)管”水平。
防汛搶險工作能否順暢關鍵在于防汛指令的快速下達和基層數據的及時上報,在于是否建立上下聯動、聯通高效的工作體制。依托防汛調度系統(tǒng),實現了防汛數據在水利、應急、氣象、武警等部門之間無障礙流通,以及水利、應急部門之間的實時視頻會商。
經過汛期期間的高強度考驗,山東省水利防汛調度會商系統(tǒng)建設成效得到了初步驗證,數據整合全面深入、信息聯通快捷高效、防汛調度穩(wěn)定可靠,為山東省防汛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