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姜豬是以姜曲海豬、楓涇豬、杜洛克豬為親本選育而成的瘦肉型黑色豬新品種,2013年通過了農業(yè)部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
1.特征特性。蘇姜豬全身被毛黑色,頭中等大小,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傾,嘴筒中等長而直,背腰平,腹線較平,體軀豐滿,四肢結實。乳頭排列均勻、整齊,發(fā)育良好,乳頭數在7對以上。成年公豬體重204.7公斤±13.8公斤,成年母豬體重168.7公斤±7.6公斤。初產母豬產仔數10.9頭±1.7頭,產活仔數10.4頭±1.7頭;經產母豬產仔數13.9頭±1.5頭,產活仔數13.2頭±1.5頭。30~100公斤階段平均日增重700克±43克,料肉比3.2∶1,胴體瘦肉率56.6%,屠宰率72.4%,肉色鮮紅,肌肉脂肪含量3.2%。以蘇姜豬為母本,與大白公豬和長白公豬雜交,其雜交后代體重在25~90公斤階段,平均日增重分別為711.6克和697.1克,料肉比分別為2.9∶1和3∶1。
2.養(yǎng)殖要點。(1)公豬養(yǎng)殖。公豬應飼養(yǎng)在陽光充足、通風干燥的圈舍里。每頭公豬應單欄飼養(yǎng),一般占地6~7平方米。圈舍要牢固,圈墻高1.5米。(2)后備豬養(yǎng)殖。為使后備豬生長發(fā)育均勻整齊,應按性別、體重進行分群飼養(yǎng),即公母分開、大小分開,一般每欄養(yǎng)4~6頭,每頭豬占地1.5~2.0平方米。為使后備豬體質健康,可讓其在適宜的場所自由運動或驅趕其運動。(3)母豬養(yǎng)殖。母豬舍內應保持溫暖、干燥、衛(wèi)生,圈欄內的排泄物應及時清除,豬舍內圈欄、工作道及用具等應定期消毒。盡量減少噪音,避免大聲喧嘩,嚴禁鞭打或強行驅趕母豬,創(chuàng)造有利于母豬泌乳的舒適環(huán)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讓母豬帶仔豬到舍外自由活動,以利于提高母豬泌乳量,改善乳質,促進仔豬發(fā)育。按摩母豬的乳房可提高其泌乳量,可用手掌按摩,也可用濕熱毛巾熱敷,這樣還可起到清洗乳房、乳頭的作用。(4)仔豬飼養(yǎng)。剛斷奶時,要用乳豬料飼喂1周左右,但不可讓其吃得過飽,以防發(fā)生下痢。然后經過10~14天的時間,逐步過渡到全部換用仔豬料。斷奶仔豬對溫度要求仍很高,因此,斷奶豬舍一定要有保溫箱,在箱的底部可鋪上一層干燥潔凈的木板。斷奶仔豬可以原窩飼養(yǎng),也可根據仔豬大小重新分群。食槽要符合要求,并保證充足的飲水。舍內應保持通風、干燥,定期清掃,以保持清潔衛(wèi)生,降低有害氣體含量。
(江蘇省連云港市崗埠37號農業(yè)農村局? 王同翠? ?郵編:2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