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我們都希望自己擁有溫暖治愈的能力,當家人、朋友悲傷難過和煩惱郁悶的時候,能夠給予他們安慰。但是,安慰人也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技巧?;蛟S你也有過這樣的體會,難過的時候,有些“安慰”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會讓我們心情更加糟糕,但有些人卻能讓我們心態(tài)變得平和,感受到強有力的支持。
那么,當朋友難過的時候,我們究竟怎么做才好呢?
安慰別人也太難了吧
● 芝芝芝麻 安徽省馬鞍山市成功學校
● 慕顏 貴州省遵義市第十九中學
@芝芝芝麻:我最近正在為了這個事煩惱,上次考試,我的前桌兼好朋友成績下滑了很多,她那段時間心情一直不好,我很擔心,就想安慰她,幫她想想辦法。然后我就找她一起分析卷子,把我覺得很有用的學習方法推薦給她,還跟她說有不懂的問題可以隨時來問我。但是她的態(tài)度好像很敷衍,不僅沒有來問過我,而且有時候我叫她,她也好像沒聽見一樣,故意不理我。我真的覺得特別委屈,這么努力想幫她,人家還不領情。
@慕顏:我感覺我特別不會安慰人!看到朋友們傷心難過,我也挺不好受的,想說點什么讓他們心情變好,但真的不知道該說啥!而且擔心說了什么不該說的,會讓他們覺得更不舒服,所以經(jīng)常就只是跟著一起嘆氣。如果朋友愿意跟我吐槽,我還能默默當個傾聽者,但要我主動去安慰心情難過的朋友,我就完全不知道怎么開口。
要想恰到好處地安慰別人,需要我們具備心理學上所說的“同理心”。我們常常分不清同情心和同理心,其實這兩者是不一樣的。當別人發(fā)生了某件事情,同情心是“如果我是他,我會有什么感受”,是站在旁觀者角度作出的判斷;而同理心是“他此時此刻會有什么感受”,是設身處地、站在對方角度達成的理解。只有當我們能夠做到與當事人共情時,我們的安慰才能夠真正發(fā)揮作用。
我說錯了什么?——安慰的“雷區(qū)”
“建議型”安慰
當看到朋友難過時,我們往往急于幫對方找到解決方法。我們一通操作猛如虎,完全沒發(fā)現(xiàn)我們是在強加自己的觀點給他人,也沒有考慮到朋友此刻的感受。除非對方主動向你尋求建議,否則不要采用這種安慰方式,因為你提出的方法可能并不適合別人。而且當朋友處于情緒低谷時,可能沒有精力來思考解決辦法,此時強加建議容易導致對方的不適和反感。
“評價型”安慰
“你就是想太多”“我覺得你太敏感了”“你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做得還不夠好”……千萬不要在安慰別人的時候說出類似的話。失意的人最討厭別人評判他哪里做得不夠好,很多時候他不是不知道原因,只是暫時還難以接受結果,他需要的是我們理解他的痛苦,幫他重新鼓起勇氣,而不是由別人來告訴他有多不好。
“比慘型”安慰
當別人正在為某件事難過時,直接忽略對方的傾訴,大倒苦水:“你這算什么啊,我比你還慘!”這種看似在安慰對方的“感同身受”,不但完全安慰不到難過的人,反而會讓當事人懷疑“難道是在說我小題大做嗎”,甚至背上“我是不是應該反過來安慰他了”的道德重負。如果你真的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就更應該理解對方,而不是說他的感受沒什么大不了。
安慰達人速成指南
勇敢地表達善意
在安慰別人這件事上,我們經(jīng)常會不知所措: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是在多管閑事?我會不會說錯話?是不是讓他一個人靜靜比較好?這些顧慮很可能來源于我們的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有安慰、幫助別人的能力。其實很多時候,一點點善意和關心,也會給難過的人帶來莫大的安慰,請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讓你在乎的人知道,你一直在他身邊。
學會反映式傾聽
許多人都覺得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東西”,但其實表達負面情緒非常重要,而且對身心健康有利。如果你發(fā)現(xiàn)對方在壓抑自己的情緒,告訴他,表達自己的情緒沒什么不對,鼓勵他勇敢表達負面情緒??梢灾鲃臃窒硇×闶常黄鹇犅牳?,先讓對方的情緒放松下來。當朋友向你傾訴時,不要走神,可以偶爾簡單重復對方的話,或者給予一些回應,讓對方明白,你真的在用心地傾聽。
陪伴是最好的安慰
有句話說得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你親密的朋友正處在痛苦難過之中,而你不知道該說點什么來表示安慰,不妨靜靜地陪在他身邊,給他一個擁抱,或者握住對方的手、輕撫后背。研究表明,肢體接觸可以減少人們在應激情境下的情緒反應,緩解壓力。這種溫暖的安撫,可以起到很大的安慰作用。當然,要先確定對方可以接受這種方式。
不要勉強自己
安慰別人是你表達善意的方式,而不是你的責任,不要總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么,或者必須讓對方心情變好,這樣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壓力和煩惱。你只有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更好地安慰別人。所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如果感覺自己情緒受到影響,可以暫時離開一會兒,轉(zhuǎn)移注意力。
總結時間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要做到理解、共情的確很難,但只要你懷著一顆真心,尊重對方,努力表達關心和在乎,對方是能夠感受得到的。同時也別忘了,要給對方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能夠慢慢與自己的情緒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