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強水沙變化下長江安徽河段護岸失穩(wěn)及防護研究

        2021-01-16 02:49:09李金瑞方娟娟丁兵
        人民長江 2021年12期
        關鍵詞:河勢沙洲拋石

        李金瑞 方娟娟 丁兵

        摘要:長江下游安徽河段存在較多的岸線險工段,受近年來沙量銳減及2016年大洪水的影響,岸線及護岸建筑物坡腳沖刷加劇,部分岸線及護岸出現(xiàn)了失穩(wěn)現(xiàn)象。結(jié)合安徽省工程河段水文、地質(zhì)、地形等資料及河道演變特性,分析了護岸建筑物失穩(wěn)區(qū)域的斷面變化特征,研究了護岸工程適應性及失穩(wěn)破壞機理、防護對策及效果。結(jié)果表明:河岸二元土質(zhì)結(jié)構(gòu)及近岸深槽大幅沖刷是崩岸的主要原因,2016年大洪水加快了崩岸的發(fā)生;從防護布置、標準、型式、結(jié)構(gòu)設計等方面制定應急修復、補充完善工程防護對策,實現(xiàn)了2017~2019年成功度汛,總體守護效果較好。研究成果可為探索三峽工程運行后新水沙條件下的崩岸治理方法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 鍵 詞:水沙變化; 護岸工程; 破壞機理; 防護對策; 長江安徽河段

        中圖法分類號: TV14

        文獻標志碼: A

        DOI:10.16232/j.cnki.1001-4179.2021.12.002

        0 引 言

        穩(wěn)固的護岸工程和堤防工程體系是沿江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1-2]。護岸工程的實施會使工程范圍內(nèi)的橫向河床發(fā)生變形,但近岸未防護處的縱向與垂向沖刷加劇,深泓刷深并內(nèi)移,進而使護岸工程發(fā)生調(diào)整;對于不同材料與結(jié)構(gòu)形式的護岸工程,其調(diào)整變化、適用能力與破壞機理不同[3]。長江中下游河道崩岸隨河岸地質(zhì)條件不同而呈不均衡分布,大洪水年崩岸范圍和強度有明顯增大趨勢,年內(nèi)崩岸主要發(fā)生在汛期和汛后退水期。護岸失穩(wěn)主要與自然因素中的水流動力條件、河床邊界條件以及可能的人為因素等有關,目前該方面的研究還有待深入[4-7]。

        受三峽工程運行后長江中下游來水來沙變化及河勢調(diào)整影響,長江干流安徽河段崩岸頻繁發(fā)生。防洪仍然是長江治理開發(fā)和保護的首要任務[8]。為維護岸線和河勢穩(wěn)定,保障防洪安全,根據(jù)國家相關部門批復,2015~2018年實施了安徽省長江崩岸應急治理工程[9]。工程實施過程中,受2016年長江流域大洪水沖刷影響,長沙洲、新大圩、秋江圩等護岸工程局部發(fā)生水毀崩岸。本文通過水毀情況現(xiàn)場調(diào)查,結(jié)合工程河段水文、地質(zhì)、地形等資料,開展強水沙變化條件下河道演變和護岸工程失穩(wěn)破壞機理及防護工程適應性分析,研究提出護岸工程水毀后防護對策措施,并針對后續(xù)實施的防護工程,分析其防護效果。研究通過總結(jié)提升強水沙變化條件下崩岸治理技術,可為探索三峽工程運行后新水沙條件下的崩岸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1 河段及水沙條件

        1.1 河段概況

        長江干流安徽河段位于長江下游,上起宿松縣段窯,下迄和縣駟馬河口,河道全長416 km,河段內(nèi)安徽省長江崩岸應急治理工程是國家172項重大水利項目中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子項目,治理范圍涉及九江、馬垱、東流、安慶、太子磯、貴池、大通、銅陵、黑沙洲、蕪裕和馬鞍山等11個河段。安徽省長江崩岸應急治理工程新大圩、長沙洲和秋江圩護岸段分別位于蕪裕河段上段大拐段河道右岸、貴池河段長沙洲左緣中下段和太子磯河段鐵銅洲汊道出口段河道右岸扁擔洲外灘。

        1.2 三峽工程運行前后水沙變化

        據(jù)統(tǒng)計,長江大通站以下干流區(qū)間入江流量約占大通站流量的3%左右,大通水文站的流量、泥沙特征基本代表長江下游來水、來沙特征。三峽水庫蓄水前,大通站多年平均徑流量、輸沙量分別為9 052億m3、4.27億t。三峽水庫運行以來,2003~2018年該站年均徑流量8 597億m3、輸沙量1.34億t,與蓄水前均值相比,來水略偏枯5%,來沙減少了68%(見圖1)。

        1.3 2016年長江洪水特點

        2016年梅雨期長江流域發(fā)生中下游型區(qū)域性大洪水,長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超警戒范圍、超警戒持續(xù)時間均為1998年以來少有,呈現(xiàn)出中下游干流水位高、高水持續(xù)時間長、多條支流特大洪水并發(fā)等主要特征[10-11]。2016年長江干流大通站實測年徑流量為10 450億m3,與多年平均值、近10 a平均值、上年值比較,偏大17%、偏大20%、增大14%;實測年輸沙量為1.52億t,與多年平均值、近10 a平均值、上年值比較,偏小59%、偏小17%、增大31%[12]。2016年長江大通站最高水位15.64 m(吳淞高程),超過警戒水位1.24 m,最大流量為70 800 m3/s,年徑流量為1998年以來的首位,大于45 000 m3/s(河段平灘流量)的時間達到120 d,而輸沙量與前幾年相比變化不大(見圖2),大水的造床作用顯著[13-14]。

        1.4 水沙變化對河道沖淤影響

        根據(jù)有關研究成果,三峽工程運用以來,由于上游來沙量大幅減小,對應長江中下游河道呈現(xiàn)出一系列的新變化,具體表現(xiàn)為:① 長江中下游干流河段(特別是宜昌至大通河段)河床沖刷劇烈,三峽水庫蓄水以來的河床沖刷強度遠大于蓄水前;② 河道深泓近岸及迎流頂沖段沖深幅度大,岸坡普遍變陡,崩岸頻率和強度加劇;三峽工程蓄水運用后,長江中下游河道將長距離、長時間地處于受沖刷的狀態(tài)。特別是經(jīng)過2016年長江大洪水,上游來水來沙條件的改變有可能強化這一趨勢[15-16]。長江安徽河段總體河勢處于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局部區(qū)域在調(diào)整之中,大水大沙年局部區(qū)域河床變化較為劇烈;三峽工程運用以來,新大圩、長沙洲所在的蕪裕、貴池河段總體表現(xiàn)為沖刷,近年沖刷幅度呈增大趨勢;秋江圩所在的太子磯河段總體表現(xiàn)為淤積,2011年后由淤轉(zhuǎn)沖[17]。

        2 工程適應性及破壞原因分析

        安徽省長江崩岸應急治理工程共治理崩岸26處,護岸總長度50.5 km(見表1)。工程于2019年12月通過竣工驗收,分兩期實施,一期為2015年汛后至2016年汛前,二期為2016年汛后至2017年汛前。護岸采用干砌混凝土預制塊和干砌塊石水上護坡型式、以及拋石和混凝土鉸鏈排水下護腳型式。工程實施后總體守護效果較好,穩(wěn)定了現(xiàn)有岸線,完善了防洪工程體系,對維護長江安徽河段河勢穩(wěn)定、提高抵御崩岸災害能力、保障防洪安全、促進沿江經(jīng)濟發(fā)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工程實施過程中,局部段長沙洲、新大圩、秋江圩等護岸工程發(fā)生了水毀(崩岸)。

        2.1 水毀崩岸情況

        新大圩護岸位于蕪裕河段上段,C段工程長940 m,采用水上散拋石護坡和水下拋石護腳型式,2016年5~6月實施。工程完工后僅一個月,2016年7月24日工程區(qū)下游發(fā)生強烈水毀,崩岸長250 m、寬150 m,見圖3(a),崩窩距離后方八凸圩堤不足15 m,崩岸直接危脅防洪安全。

        長沙洲段護岸位于貴池河段,長2 840 m,采用水上干砌混凝土預制塊護坡、混凝土鉸鏈排和拋石護腳型式,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實施。在2016年大洪水作用下,護岸前沿深槽縱向沖刷最大下切5~6 m,9月份工程區(qū)下段混凝土鉸鏈排護岸區(qū)發(fā)生水毀險情,見圖3(b)。兩處崩窩長度分別為60 m和40 m,系排梁崩斷,混凝土塊護坡坍塌;4處累計長約200 m的系排梁基礎瀕臨淘空,混凝土鉸鏈排下層河岸沖刷流失,排體懸掛在系排梁上,極有可能造成新的崩塌險情。

        秋江圩段護岸位于太子磯河段,擬護岸長4 080 m,采用水上干砌混凝土預制塊護坡、水下混凝土鉸鏈排和拋石護腳型式。在2016年大水作用下,正在準備施工的秋江圩C段發(fā)生數(shù)處崩窩,岸線犬牙交錯。混凝土系排梁放樣發(fā)現(xiàn)轉(zhuǎn)折處較多且需大量削坡,通過地形測圖分析,枯水位以下岸坡較陡,5.0~-5.0 m高程區(qū)間坡度在1.0∶1.8~1.0∶2.6,難以保證混凝土系排梁及鉸鏈排穩(wěn)定,見圖3(c)。

        2.2 破壞原因分析

        新大圩段和長沙洲段護岸水毀、秋江圩段崩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影響因素。

        (1) 河岸地質(zhì)條件差、抗沖性差,是崩岸發(fā)生的內(nèi)在因素。

        新大圩、長沙洲、秋江圩三段河岸均為二元結(jié)構(gòu),上部為淤泥質(zhì)粉質(zhì)黏土或粉質(zhì)壤土,下部為粉細砂,岸坡穩(wěn)定性差,河岸抗沖性能差。

        (2) 河勢調(diào)整變化,水流頂沖或貼岸沖刷,是崩岸的自然因素。三峽工程運用后,黑沙洲中汊在枯水期間斷流,右汊分流比基本穩(wěn)定在60%左右。近期受上游黑沙洲河勢變化調(diào)整影響,新大圩崩岸所在的蕪裕河段進口段水流右擺,進入潛洲右汊的水流切割潛洲右緣,致使?jié)撝抻揖墰_刷后退,潛洲右汊口門展寬,入流條件改善,汊道沖刷發(fā)展,水流直接頂沖新大圩彎道段(新大圩段斷面變化見圖4(a))。近期受上游河勢變化調(diào)整影響,三峽工程運用以來長沙洲崩岸所在的貴池河段長沙洲左汊分流比呈增加之勢,由2003年的31.1%增加至2006年9月的50.6%,水流貼岸帶居中下延,新長洲頭沖刷后退,新長洲與長沙洲間汊道入流條件改善,汊道沖刷發(fā)展,水流頂沖長沙洲左緣中段后貼岸下行,致使長沙洲左緣中下段持續(xù)沖刷后退(長沙洲段斷面變化見圖4(b))。三峽工程運用后太子磯河段鐵銅洲右汊內(nèi)西港幾近衰亡,中高水位西港分流比不足右汊流量的5%,東港占據(jù)了超過95%的右汊流量。受河勢調(diào)整影響,秋江圩崩岸所在的太子磯河段在鐵銅洲尾匯流后居右下行,貼右岸沖刷秋江圩扁擔洲一帶河岸,該段自20世紀90年代后期以來持續(xù)沖刷后退(秋江圩段斷面變化見圖4(c))。

        (3) 來水來沙變化及大洪水作用,加速了崩岸發(fā)生發(fā)展。

        三峽水庫運行以來,與蓄水前均值相比,來沙減少了68%,沙量的大幅減少主要發(fā)生在汛期5~10月間。來水來沙的變化對河道的沖刷和淤積具有重要的影響。計算表明,近年來新大圩、長沙洲、秋江圩三段護岸工程所在的河段沖刷幅度呈增大趨勢。2016年長江大洪水,水位高、流量大、持續(xù)時間長,造床作用顯著,加速了河道沖刷發(fā)展,尤其是水流頂沖或貼岸沖刷地段表現(xiàn)更加明顯,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崩岸的發(fā)生發(fā)展。

        (4) 河床豎向沖刷發(fā)展,岸坡變陡失穩(wěn),崩岸是必然結(jié)果。

        新大圩、長沙洲河岸防護后,河道橫向沖刷受阻,在大洪水強烈沖刷作用下,河床向豎向沖刷發(fā)展,新大圩和長沙洲護岸前沿深槽分別豎向沖刷下切4 m和5~8 m,坡腳沖刷岸坡變陡,護岸工程水毀前局部陡坡在1.0∶1.5~1.0∶1.7;秋江圩段近年來持續(xù)沖刷崩退,下部粉細砂抗沖能力弱,上部粉質(zhì)黏土抗沖能力相對較好,致使岸坡下部較上部沖刷速度快,岸坡變陡,局部陡坡1.0∶1.8左右。岸坡變陡至不穩(wěn)定坡度,在水流沖刷擾動下失穩(wěn)崩塌是必然結(jié)果。

        (5) 護岸工程適應性。

        水上護坡的防護效果主要受岸坡地質(zhì)和護腳運行狀態(tài)的影響,其中水下護腳工程運行狀態(tài)的影響至關重要。新大圩、長沙洲段水上散拋石護坡和干砌混凝土預制塊護坡面坍塌坡,均是受到護腳破壞導致下部坍塌的影響。

        拋石護腳工程適應河道變形能力相對較強,但整體性較差[18]。新大圩段為歷史崩岸劇烈段,近期受上游河勢調(diào)整影響,河道沖刷發(fā)展,水流直接頂沖新大圩彎道段,整體抗沖性相對較差的拋石護腳在沖刷劇烈區(qū)域隨岸坡的沖刷變化而調(diào)整,穩(wěn)定性降低直至失穩(wěn)坍塌?;炷零q鏈排護腳整體性好,容易控制工程數(shù)量和質(zhì)量,護岸效果好,但對岸坡的地形要求較高。長沙洲近期受河勢調(diào)整變化,水流頂沖或貼岸沖刷,近年來河床豎向沖深、岸坡變陡(局部達1.0∶1.7),導致鉸鏈排穩(wěn)定難以保證,下部土體掏空崩塌,從而引起岸坡崩塌。崩塌成因歸納如表2所列。

        3 防護對策措施及工程效果

        3.1 防護對策制定

        根據(jù)護岸工程破壞原因及適應性分析,對新大圩、長沙洲、秋江圩三處水毀(崩岸)區(qū)提出并實施了相應的防護措施。

        新大圩修復工程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底實施,包括上下游拋石裹頭、崩窩內(nèi)沉樹及散拋石護坡。2017年汛后至2018年3月在已護工程下游側(cè)又實施了新大圩補充完善工程,主要包括崩窩區(qū)水下拋石護腳加固、崩窩沉樹促淤等。鑒于該段為歷史崩岸段且近期仍呈沖刷發(fā)展態(tài)勢,根據(jù)《長江中下游平順護岸工程設計技術要求(試行)》,水下拋石護腳由原設計寬度60 m調(diào)增至80 m,拋石區(qū)深泓側(cè)加拋防沖備填石20 m3/m。

        長沙洲段修復工程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實施,主要包括拋石還坡固腳,干砌混凝土預制塊護坡修復,崩窩上下游及前沿拋石固腳、窩內(nèi)散拋石。2017年汛后至2018年11月又對長沙洲下段原混凝土鉸鏈排區(qū)長1 380 m實施補充完善拋石加固工程,主要為解鎖已實施的鉸鏈排與系排梁解鎖,自系排梁新大圩粉質(zhì)壤土粉細砂8~10>15較差崩窩(250 m×150 m)距后方八凸圩堤不足15 m二元結(jié)構(gòu),上部為粉質(zhì)壤土或粉質(zhì)黏土,下部為粉細砂,抗沖性差三峽工程運行后,河段總體表現(xiàn)為沖刷,近年沖刷幅度呈增大趨勢近期河勢調(diào)整,潛洲右汊沖刷發(fā)展,新大圩地處右汊彎道凹岸頂點,水流頂沖強烈河床豎向沖深、岸坡變陡,局部陡坡1.0∶1.5三峽工程運行后,下游來水來沙條件改變,來沙量銳減,尤其是汛期5~10月間沙量大幅度減少,對河道沖淤變化有重要影響;2016年大洪水持續(xù)時間長,造床作用強,加劇了河道沖刷水下拋石護腳適應河道變形能力相對較強,但整體性較差,新大圩段為歷史崩岸段

        長沙洲粉質(zhì)壤土粉細砂夾砂壤土2>15差系排梁和鉸鏈排沉入水中,混凝土預制塊護坡坍塌嚴重二元結(jié)構(gòu),上部為粉質(zhì)壤土或粉質(zhì)黏土,下部為粉細砂,抗沖性差三峽工程運行后,河段總體表現(xiàn)為沖刷,近年沖刷幅度呈增大趨勢近期河勢調(diào)整,新長洲與長沙洲間汊道沖刷發(fā)展,長沙洲左緣水流貼岸沖刷河床豎向沖深、岸坡變陡,局部陡坡1.0∶1.7三峽工程運行后,下游來水來沙條件改變,來沙量銳減,尤其是汛期5~10月間沙量大幅度減少,對河道沖淤變化有重要影響;2016年大洪水持續(xù)時間長,造床作用強,加劇了河道沖刷水下混凝土鉸鏈排護腳整體性好,但對岸坡地形要求較高,長沙洲近年來河床豎向沖深、岸坡變陡(局部達1.0∶1.7)秋江圩淤泥質(zhì)粉質(zhì)黏土粉細砂12>15差岸坡沖刷后退,出現(xiàn)數(shù)處近百米的連續(xù)崩窩二元結(jié)構(gòu),上部為粉質(zhì)壤土或粉質(zhì)黏土,下部為粉細砂,抗沖性差三峽工程運行后,河段總體表現(xiàn)為淤積,2011年后由淤轉(zhuǎn)沖近期河勢調(diào)整,水流貼右岸扁擔洲(秋江圩外灘)沖刷河床豎向沖深、岸坡變陡,局部陡坡1.0∶1.8三峽工程運行后,下游來水來沙條件改變,來沙量銳減,尤其是汛期5~10月間沙量大幅度減少,對河道沖淤變化有重要影響;2016年大洪水持續(xù)時間長,造床作用強,加劇了河道沖刷外側(cè)向深泓拋石、增設防沖備填石,局部陡坡段拋石還坡。

        秋江圩C段護岸工程原水下方案為混凝土鉸鏈排護腳。該段近年來岸坡崩塌嚴重,導致岸坡曲率過大,岸坎均陡,加之長江安徽河段2016年冬季水位較正常年份平均偏高2.0~2.5 m,原設計混凝土系排梁及鉸鏈排無法施工。綜合考慮后變更為水下拋石護腳方案,水下拋石寬為70 m,外側(cè)設防沖備填石。工程于2017年汛前完工。2017年汛后至2018年汛前又對秋江圩下段進一步實施了水下拋石補充完善工程。

        3.2 防護效果分析

        新大圩和長沙洲修復工程實施后,經(jīng)過2017年長江洪水考驗,工程區(qū)內(nèi)近岸河床岸坡及前沿深槽總體相對穩(wěn)定,局部略有小幅淤積,工程效果較好(見圖5)。但是,新大圩護岸范圍以外局部形成陡坡,深槽沖刷下切且向下游發(fā)展,水流沖刷貼岸帶向下游延伸,下游段岸坡仍有沖刷后退;長沙洲護岸范圍以外江中側(cè)深槽有所回淤,下游段岸坡及深槽仍呈沖刷后退態(tài)勢。完善工程實施后,工程岸坡總體穩(wěn)定,深槽部位沖刷幅度減小,經(jīng)過2018,2019年洪水考驗,達到了預期防護效果。

        秋江圩修復工程實施后,工程區(qū)總體相對穩(wěn)定,局部略有小幅崩退;前沿深槽沖淤變化不大,相對穩(wěn)定,工程效果較好。但是工程下游水流沖刷強度較大,深槽部位仍然繼續(xù)沖刷,岸坡仍沖刷后退,水下拋石補充完善工程后,經(jīng)過2019年洪水考驗,工程區(qū)岸坡穩(wěn)定,深槽部位沖刷幅度減小,防護效果較好。

        4 結(jié)論與建議

        4.1 結(jié) 論

        (1) 三峽工程運用以來,上游來沙量大幅減小,新大圩、長沙洲所在的蕪裕、貴池河段總體表現(xiàn)為沖刷,近年沖刷幅度呈增大趨勢,秋江圩所在的太子磯河段總體表現(xiàn)為淤積,2011年后由淤轉(zhuǎn)沖。2016年長江干流大通站實測年徑流量為10 450億m3,最大流量達70 800 m3/s,大于河段平灘流量的時長達到120 d,而輸沙量變化不大,大水造床作用顯著。

        (2) 新大圩、長沙洲、秋江圩崩岸主要與河岸地層條件、河床沖刷、水沙條件以及護岸型式適應性有關。河岸地質(zhì)呈二元結(jié)構(gòu),存在較厚的粉砂、細砂層及近岸深槽的大幅沖刷,是造成崩岸的主要原因,2016年大洪水起到了加快近期河道沖刷進而造成崩岸的作用。

        (3) 新大圩、長沙洲、秋江圩護岸水毀修復及完善工程實施后,近岸河床岸坡總體相對穩(wěn)定,工程實施后護岸范圍內(nèi)前沿深槽沖淤變化不大。在水沙條件變化、水流常年貼岸沖刷、地質(zhì)條件較差的情況下,經(jīng)過2017~2019年長江大洪水考驗,工程實施后總體守護效果較好。

        4.2 建 議

        (1) 護岸工程抑制了河道的橫向發(fā)展,在河勢未改變、水流沖刷強度不變的情況下,已護岸區(qū)河道將向豎向發(fā)展,河道將沖深下切。因此對于護岸工程設計,應在河勢演變分析基礎上,以最不利因素狀況研判河床可能的最大沖刷深度,綜合確定防護標準,以此確定足夠的防護寬度,并適當考慮增加防護區(qū)末端(深泓側(cè))防沖備填石量。另外,考慮水流頂沖部位變動因素,護岸長度也要留有一定富余。護岸工程設計應根據(jù)河勢演變及近岸岸坡陡緩程度、水流沖刷強度、河岸地質(zhì)組成、河岸有無防護及平緩程度等邊界條件,選擇適合的防護型式。在河道沖刷劇烈、河勢變化大的區(qū)域,建議在數(shù)學模型計算和物理試驗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多種方案比選,選取合適的水下護腳工程型式。

        (2) 長江中下游尤其是安徽河段,河岸地質(zhì)組成大多呈二元結(jié)構(gòu),抗沖性差,在水流長期沖刷下,岸坡逐漸變陡較易導致失穩(wěn)崩塌。此類地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河岸應以足夠的防護范圍,嚴格控制工程防護均勻度,以形成有效的防護覆蓋層為主要控制因素。

        (3) 建議加強崩岸、護岸區(qū)的運行情況及上下游一定范圍內(nèi)的監(jiān)測和分析,以便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防護措施;特別是遇大水年作用后的觀測更為重要,可豐富對崩岸治理的進一步認識,為探索三峽工程運行后新水沙條件下的崩岸治理方法提供參考依據(jù)。

        (4) 建議加強工程河段河道崩岸與河勢控制關系的深入研究,盡早開展相應河段綜合治理工程。

        參考文獻:

        [1] 熊鐵.長江重要堤防隱蔽工程建設重點技術問題及對策[J].人民長江,2002,33(1):10-12.

        [2] 陳肅利.對長江中下游干流河道治理的幾點認識[J].人民長江,2003,34(3):1-3.

        [3] 姚仕明,岳紅艷,何廣水,等.長江中游河道崩岸機理與綜合治理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4] 余文疇,盧金友.長江河道崩岸與護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8.

        [5] 劉東風,呂平.安徽省長江崩岸預警技術研究與應用[J].水利水電快報,2017,38(11):91-95,118.

        [6] 劉東風,呂平.安徽省長江河道治理及保護的實踐與探索[J].長江技術經(jīng)濟,2018(2):41-46.

        [7] 欒華龍,劉同宦,高華峰,等.新水沙情勢下長江中下游干流岸線保護研究:以揚中市2017年江堤崩岸治理為例[J].人民長江,2019,50(8):14-19.

        [8] 陳敏.防洪仍然是長江治理開發(fā)與保護的首要任務[J].人民長江,2015,46(10):48-74.

        [9]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安徽省長江河道管理局.安徽省長江崩岸應急治理工程強水沙變化條件下護岸工程破壞原因及防護研究[R].武漢: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安徽省長江河道管理局,2019.

        [10] 鄭守仁.從2016 年長江洪水看三峽工程防洪作用[J].長江技術經(jīng)濟,2017(1):38-42.

        [11] 王俊.2016年長江洪水特點與啟示[J].人民長江,2017,48(4):54-65.

        [12]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泥沙公報2016[M].武漢:長江出版社,2017.

        [13] 蔡正中,朱后坤.安徽省2016年長江洪水與防汛抗洪[J].人民長江,2017,48(4):47-50.

        [14] 程曉陶,劉海聲,黃侍峰,等.2016年安徽省長江流域洪水災害特點、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防汛抗旱,2017,27(1):79-83,103.

        [15] 張細兵,王敏,朱勇輝.三峽水庫壩下游河道反應與治理對策探討[J].人民長江,2017,48(6):1-6.

        [16] 胡向陽,張細兵,黃悅.三峽工程蓄水后長江中下游來水來沙變化規(guī)律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0,27(6):4-9.

        [17]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干流安慶至南京段黃金水道建設對河勢控制與防洪影響分析及對策措施報告[R]武漢: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2019.

        [18] 李金瑞.長江拋石護岸質(zhì)量控制與檢測評定關鍵問題探討[J].江淮水利科技,2019(6):13,29.

        (編輯:謝玲嫻)

        Study on instability mechanism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of bank protection project in Anhui sec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under strong water and sediment changes

        LI Jinrui1,F(xiàn)ANG Juanjuan2,DING Bing2

        (1.Yangtze River Course Management Bureau of Anhui Province,Wuhu 241000,China; 2.River Research Department,Changjiang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

        In Anhui section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there are many dangerous sections along the coastline.Affected by the sharp decline of sand transport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great flood in 2016,the erosion to the coastline and the slope toe of the revetment building has intensified,and some coastlines and revetments have become unstable.Combined with the hydrology,geology,topography and other data of the engineering river section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river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we analyze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ction in instability area of bank revetment buildings,and studied adaptability and instability damage mechanism,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protection effect of bank protection projec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bank collapse were the dual soil structure of the river bank and the large scouring of the deep channel near the bank.At same time,the occurrence of bank collapse was accelerated by the flood in 2016.The emergency repair and supplementary engineering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were formulated from the aspects of protection layout,standard,type and structural design,which realized the successful flood control from 2017 to 2019,and the overall protection effect was good.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new bank collapse control methods under new water and sediment conditions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Key words:

        water and sediment change;bank protection project;failure mechanism;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Anhui section of Changjiang River

        猜你喜歡
        河勢沙洲拋石
        兩種新型拋石護岸工藝在深水區(qū)應用效果對比*
        水運工程(2020年10期)2020-11-11 06:40:54
        瑞金有咯沙洲壩
        倒運海水道近年河床演變分析
        中國水運(2018年6期)2018-09-04 09:56:42
        心海浪花
        沉箱拋石基床整平施工技術
        月暖沙洲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38
        中央紅軍留在沙洲村的“紅軍書”
        長江口長興水道潘石港附近岸線利用分析
        水運管理(2014年7期)2014-09-02 17:48:16
        漯河市澧河改道工程對沙河和澧河河勢影響分析
        拋石堤壩穩(wěn)定性試驗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男人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乱亚洲乱妇| 草逼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免费黄色福利|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av| 亚洲精品久久国产精品|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蜜桃| 欧美成人www免费全部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系列| 亚洲国产美女高潮久久久|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亚洲成人日韩| 极品少妇被后入内射视|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男女上下猛烈啪啪免费看| 热久久网站| 成人av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高清乱码又大又圆| 品色永久免费|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一区|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亚洲中出视频| 日韩女优图播一区二区| 亚洲成av人影院| 热99精品|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色视频www在线播放国产人成| 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 成人免费a级毛片| 欧美成人激情在线| 午夜精品人妻中字字幕| 大陆国产乱人伦| 欧美俄罗斯乱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