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玉成
(浙江科技學院 辦公室,浙江 杭州 310023)
活力是黨組織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集中呈現(xiàn),是衡量黨組織肌體健康和檢驗基層黨建質量的重要標準,是黨的生命力。高校學生黨組織作為黨在青年大學生中的基本組織載體,擔負著教育管理廣大黨員、聯(lián)系服務廣大群眾、示范引領廣大青年的重要職責。其活力狀況,不僅事關黨的先進性傳承和以人民為中心價值追求的踐行,而且事關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未來接班人的培養(yǎng),直接影響黨在青年大學生中的引領力、凝聚力和號召力,對黨的長遠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
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不是追求表面的熱鬧,而是立足黨組織的功能屬性,著眼于黨組織的任務使命,旨在通過全面落實高校黨建工作規(guī)范要求,使黨組織達到政治覺悟高度自覺、工作熱情蓬勃高漲、黨性原則堅定有力、政治生態(tài)健康純潔、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充分發(fā)揮的良性運行狀態(tài)。加強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既是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方式和途徑。
1.從歷史的維度看,永葆生機活力是我們黨與生俱來的自我要求。我們黨來自人民、扎根人民,因人民而生,為人民服務。黨的初心使命要求黨必須永葆生機活力,唯有如此,方能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發(fā)展的歷程,就是黨永葆生機活力帶領廣大群眾不懈奮斗的歷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一經成立,便主動擔負起帶領廣大人民致力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xiàn)中華民族獨立和解放的偉大使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國實現(xiàn)了從幾千年的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以及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堅持真理,直面問題,勇于糾錯,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充分調動人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成功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著眼于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帶領全國人民砥礪奮進,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1]唯有永葆黨的生機活力,才能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本色,才能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2.從現(xiàn)實的維度看,加強活力建設是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保障。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唯有保持生機活力,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時代發(fā)展、贏得人民的真心擁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盵2]54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黨的建設要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2]48這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和要求。近幾年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fā)展,包含高校學生黨組織在內的基層黨的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但不可否認的是,基層黨建“上熱中溫下冷”的現(xiàn)象尚未根本好轉,特別是在一線基層黨組織層面依然存在主體責任淡薄、主動抓黨建意識欠缺、組織凝聚力松散、擔當作為不夠、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功能弱化、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fā)揮不理想等現(xiàn)象。這與新時代黨的建設要求尚存較大的差距,亟待加以改進。
3.從發(fā)展的維度看,加強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是培養(yǎng)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途徑。我國高等教育擔負著“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重大職責。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校辦學的根本任務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3]。大學生黨員作為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未來發(fā)展的中堅骨干力量,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學識,更要錘煉過硬的黨性修養(yǎng)。黨性修養(yǎng)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大學生黨員經過組織層層考察順利入黨,這并不代表主觀世界的改造就此結束。黨性修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伴隨人的一生。大學階段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關鍵期,在此階段持續(xù)加強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錘煉黨性品格、解決大學生黨員思想入黨問題至關重要。實踐經驗表明,共產黨員的黨性并不會自發(fā)地產生,也不會隨年齡增長而自然增長,而是需要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加以錘煉和鞏固。它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加強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進一步夯實大學生黨員學習、實踐基礎,并在學習、實踐中加以檢驗,是加強大學生黨員黨性修養(yǎng)、錘煉黨性品格的一條行之有效且不可省略的必經之路。
針對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狀況,筆者以電子問卷的形式對H市7所普通本科高校的學生黨員進行了隨機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1248份。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分析并結合訪談調研,當前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狀況呈現(xiàn)以下特點:
1.政治上重黨員教育管理輕群眾組織引領。政治屬性是黨組織的根本屬性。高校學生黨組織作為黨在青年大學生中的一線組織單元以及黨聯(lián)系廣大青年大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政治引領是其首要職責。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yè)、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qū)、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盵2]51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當前高校絕大多數(shù)學生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管理都較為重視,但在發(fā)揮黨組織政治核心功能做群眾工作、組織宣傳凝聚群眾等方面尚存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積極性不高等現(xiàn)象。這與基層黨組織的職責存在差距。
2.行動上重任務落實輕主動拓展。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善于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性推動工作,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衡量基層黨組織擔當作為的重要方面。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以及組織保障不到位、基層黨建目標考核管理制度滯后等因素的制約,當前高校學生黨組織在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拓展性和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尚存不足。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51.3%的受訪學生黨員表示所在黨支部除抓好學校、學院所要求必須完成的工作外沒有主動開展過其他工作或活動;27.9%的受訪學生黨員表示所在黨支部領導班子工作主動性、開拓性不夠;30.8%的受訪學生黨員認為所在黨支部活力一般或不足?;谝陨系仍?,當前學生黨員對所在黨支部工作的滿意度僅為64.4%。
3.作為上重理論學習輕實踐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宗旨,也是各級黨組織和每一位共產黨員共同的價值遵循。作為基層一線黨組織,加強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黨員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是高校學生黨組織的基本功能和職責所在。在調查中,只有36.8%的受訪學生黨員表示所在黨支部在加強理論武裝的同時積極主動開展實踐服務活動。這一現(xiàn)象與學生黨員個體參加志愿服務或公益服務活動的情況形成較大反差。調查顯示,45.5%的學生黨員經常參加志愿服務或公益服務活動,另有42.3%的學生黨員愿意參加志愿服務或公益服務活動,但參與機會較少。在針對黨支部改進工作建議的調查中,29.8%的受訪學生黨員表示所在黨支部活動類型較為單一,51.3%的受訪學生黨員認為所在黨支部理論學習多、實踐活動少。
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既是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夯實執(zhí)政根基的內在要求,也是高校立德樹人、培養(yǎng)堪當重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路徑。高校、學生黨組織、大學生黨員需各歸其位、各盡其責,堅持以高校為主導、以學生黨組織為主角、以激發(fā)大學生黨員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為前提和基礎,加強統(tǒng)籌協(xié)同聯(lián)動。
1.以理想信念教育涵養(yǎng)活力。心有所信,方能行遠。理想信念教育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黨永葆生機活力的源泉。要強化理論武裝,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引導廣大大學生黨員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永葆入黨初心,并時時加強自我檢視,及時清除思想的灰塵和污垢,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要深化對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以及現(xiàn)實生活中涌現(xiàn)出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跡的學習,以崇高的理想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滋養(yǎng)大學生黨員的精神世界,提高其精神境界,激勵廣大大學生黨員以先進為榜樣,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自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要健全教育長效機制,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期性和持續(xù)性,把理想信念教育貫穿黨員教育培養(yǎng)和監(jiān)督全過程,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拓寬教育渠道,保證教育成效。
2.以制度機制建設激發(fā)活力。加強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一方面要強化基層黨組織的主動自覺,另一方面更要強化外力的推動引導,而制度設計是關鍵。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是黨組織活力充分發(fā)揮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健全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的組織體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外部氛圍。高校作為黨建和育人的雙主體,要主動擔負起基層學生黨建組織者的角色,加強活動的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明確任務要求。高校院系級黨組織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一環(huán),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擔負著直接組織者和領導者的角色。要強化院系級黨組織對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的組織和指導,完善條件保障,推進平臺載體建設,確?;鶎咏M織活動順利開展。其次,要激發(fā)學生黨組織自身的活力和潛能,增強學生黨組織內在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要嚴格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大力發(fā)揚黨內民主,充分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保障黨員的民主權利,為黨員發(fā)揮聰明才智創(chuàng)設良好的條件。要選優(yōu)配強學生黨組織領導班子,切實把政治素質好、黨性原則強、綜合能力優(yōu)、想干事、勇?lián)數(shù)膶W生黨員選為領導班子成員,組織帶領全體黨員共同進步。再次,要強化監(jiān)督考核,形成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良好生態(tài)。堅持把高校學生黨組織活力建設納入基層黨建目標管理,強化基層黨建述職考核,充分發(fā)揮考核結果的導向功能,層層壓實主體責任,并強化責任的傳導,增強每一名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形成基層黨組織凝心聚力、比學趕超的良好狀態(tài)。
3.以實際行動作為詮釋活力。行勝于言,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學生黨組織作為活力建設的主角,要增強責任意識和擔當觀念,積極組織帶領廣大黨員以實際行動展現(xiàn)組織活力。具體來說,一是要強化政治引領示范表率。政治功能是黨組織的基本功能,要充分發(fā)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組織帶領全體黨員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堅決站穩(wěn)政治立場,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積極響應、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思想上認識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做到在黨言黨、在黨愛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二是要強化服務群眾擔當作為。服務群眾是各級黨組織和每一位共產黨員共同的價值遵循。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正確認識黨員與學生雙重身份,妥善處理好個人與組織、學習與服務雙重關系,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斷增強服務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主動圍繞社會關切、學校和院系中心工作以及廣大師生群眾的實際困難和迫切需求開展服務,不斷提升服務的組織化水平和層次,提高群眾的滿意度。三是要強化黨員管理模范帶頭。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時刻牢記黨員身份,嚴格自我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作風上始終堅持走在前列,引領廣大青年大學生成長成才。
4.以黨內政治生活砥礪活力。黨內政治生活是鍛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坝惺裁礃拥狞h內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干部作風。”[4]要維護黨內政治生活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高校黨委及院系級黨組織要加強對學生黨建工作的指導,不斷提升學生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的水平和質量,堅決杜絕黨內政治生活隨意化、形式化、平淡化、庸俗化傾向,增強學生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充分發(fā)揮政治生活錘煉黨性、激發(fā)動能的作用。要用好組織生活這個經常性手段,指導學生黨組織認真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談心談話等制度,認真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工作,強化對黨員的經常性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定期分析黨內思想狀況,及時糾正思想認識和行為作風偏差,嚴把政治關。要教育引導學生黨員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武器,堅持講黨性不講私情、講真理不講面子,認真開展積極健康的思想斗爭,讓全體黨員在相互提醒和督促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