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孟,石 鈺,董林娟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健康學院,陜西 咸陽 712046)
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為蕓香科花椒屬植物,我國約有花椒屬植物45種[1]?;ń穼儆谒幨惩粗参铮F代藥理學研究證明,花椒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抑菌消炎、止痛鎮(zhèn)靜等作用[2]。
陜西亦稱為秦,故將陜西所產花椒稱為“秦椒”。秦椒,即花椒,始產生于秦[3]。自古以來,分布在陜西境內的花椒種類有狹葉花椒、刺異葉花椒、毛葉花椒、浪葉花椒、川陜花椒、微柔毛花椒、硯殼花椒等[4]。由于陜西所產花椒所含油分較多,故陜西出產的花椒是我國花椒品質最優(yōu)的產區(qū)。陜西省花椒種植面積18.3萬hm2,年產量達6.2萬噸,種植范圍主要集中在陜西北部、中部、南部,其中陜西中部即關中地區(qū)最為集中,集中在陜西西安、渭南等地區(qū),僅韓城市花椒占據全省一半[5]。陜西主產花椒品種為大紅袍、鳳椒,具有粒大肉豐、色澤鮮艷、香氣濃郁、麻味純正的獨特品質。
四川花椒的食用、藥用和栽培歷史悠久,古人將生長于四川的椒稱為“蜀椒”。 四川全省花椒種植面積達到29.33萬hm2,其中紅花椒占8.39萬hm2,青椒占18.75萬hm2,藤椒亦占到2.14萬hm2,其他0.05萬hm2,約占我國的17.6%[6]。四川花椒集中分布在川西北、川西南山區(qū)及攀西地區(qū)。四川具有豐富的花椒資源,常見的有花椒和竹葉花椒,當地將這兩種也稱為“紅花椒”和“青花椒”,還包括近年來出現的“藤椒”。
重慶市花椒主要種植區(qū)在江津地區(qū),逐漸已經成為重慶的一大特色產業(yè),種植面積約3.3萬hm2,其中最出名的要以九葉青為首。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強、產量高、品質好、椒香濃郁、麻味純正、含油率高、藥效顯著、經濟價值高等特點[7]。
甘肅省地處亞熱帶和溫帶氣候過渡區(qū),氣候類型多樣,歷史上甘肅為花椒的產區(qū),資源豐富,花椒屬藥用植物共7種,集中分布在甘肅天水、隴南、武都、慶陽等地區(qū)。全省種植面積27.04萬hm2,以大紅袍、秦安一號為主栽品種[8]。
花椒不論是作為食材還是藥用植物,越來越受到重視,近年來在我國興起了一批新興花椒種植產區(qū),如我國北方的河北涉縣、平山縣,青海循化和山東萊蕪等產區(qū)。南方主要集中在云南、貴州,貴州省花椒屬藥用植物資源有21種,其中花椒、竹葉花椒、花椒筋分布最廣[9]。
花椒喜溫、喜光,春季適宜生長,在光照充足下生長較好,生長過程日照時間不得少于1 800h,較耐旱,降水需要不能兩極,降水過多或過少,均會影響花椒產量。一般適合土壤肥沃的沙質土壤,含水量不得過高,不耐積水和洪水沖積,且呈現弱堿性[10]。
由于花椒樹種類較為豐富,在具體種植栽培前期,需根據當地氣候條件挑選花椒品種。挑選品種需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產量穩(wěn)定、品種抗性好、果質豐滿優(yōu)良等。一般選擇長勢出色的母樹,取果實飽滿,于陰涼處晾干后收集種子,作為花椒苗木育苗。
育苗過程中,種子的選擇尤為重要,必須選擇顆粒相對飽滿的種子,確保其較高的品質。播種之后,將土壤覆蓋于種子表面,覆土厚度為1~1.5 cm。在土壤上方覆蓋部分干草,保持土壤水分,提高種子存活率[11]。播種后期用有機肥覆蓋,為花椒種子發(fā)芽奠基良好的基礎。種子發(fā)芽后,正式展開定苗工作,花椒樹幼苗間距應在10~15 cm。
在種子長成幼苗時,進行查苗,若有缺苗現象,要及時補種,同時要定期除草,防止雜草吸收幼苗的營養(yǎng),在種子開花前需要進行兩次培土,培土厚度控制在3 cm左右,可以減少對花椒苗的損害。花椒在初期時,花椒苗生長速度會逐漸加快,土壤中的磷、鉀、鈣的消耗最大,需要給花椒及時補充相應的營養(yǎng),對花椒及時進行施肥,滿足花椒生長需要的營養(yǎng),保證花椒產量。
定植一般會選擇在春秋兩季,選擇較為健壯、完整的幼苗栽植,幼苗高度不能小于70 cm。在花椒苗移栽之前,應結合花椒苗木根部的大小進行挖坑定植,確?;ń窐湓谏L過程中有正常的生存空間,確保花椒苗移栽效果。栽植前,及時檢查幼苗整體情況,確保幼苗不存在病蟲害現象。移栽之前對苗木進行浸泡,可選擇生根粉做浸泡藥劑。按照計劃進行栽植點的確定,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栽植坑直徑和深度的確定,在栽植坑施灑適量的底肥,確?;ń访缫圃灾罂梢越】瞪L。幼苗栽植完畢后,可使用地膜保墑,以維持土壤內部濕度、溫度。為提高花椒樹產量、品質,還應定期進行中耕,保證中耕次數的合理性。展開除草、松土等工作,為花椒樹提供良好成長條件。
移栽后應及時澆水,根據氣候變化情況進行二次澆水,應合理控制澆水量。栽植完成后需強化病蟲害防治工作,結合花椒苗生長的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病蟲害防治,可以定期為苗木噴灑農藥。還應做好樹木的修剪管理工作,去除過于旺盛或過于衰弱的枝條,修剪時一般在結果初期與盛果期進行,以提升花椒種植的產量和質量,進一步促進花椒產業(yè)的發(fā)展。如若發(fā)現花椒中存在枯枝、病枝,需要第一時間進行剪除,避免對其他花椒苗造成損害。
花椒的常見病害有褐斑病、蚜蟲、干腐病,侵犯部位有葉片、樹皮表面等,主要的防治措施是:注意天氣溫度變化,做好田間排澇工作,定期田間巡查,提前預防噴灑生物藥劑,預防果樹疾病的出現。
我國花椒在基礎研究與質量標準的建立方面仍有空缺。加強對我國花椒種質資源的了解與豐富,逐步實現花椒種植經濟的穩(wěn)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