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飛
江蘇宜興 宜興 214221
在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之下,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豐富起來,但是平常的工作也會有許多煩心的事情,需要我們去釋放自己內心的不平與孤寂。因此飲茶也就變得平凡起來,更適應人們的生活需要,紫砂陶的應運而生,能使我們找到一種人生趣味。
在紫砂壺的形制中,大概會有三種類型,花器、光器、筋紋器,光器是很常見的一款壺型。光器因幾何形體產生造型變化,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xiàn)中,用簡潔的形態(tài)去表達藝術造型,這樣的作品才有生命力,也更加具有豐富變化性。
壺身是在笑櫻的基礎上,以六方位形去加以改良,壺身的弧線與棱角配合得當,整體造型結合剛柔并濟,氣勢強烈。六通常有六六大順的美意,帶給大家一種吉祥的彩頭。壺身棱線吻合對應,壺蓋采用壓蓋式樣,子母線吻合嚴密,彎流壺嘴出水順暢,壺把曲張有度,棱線溫潤,不論是出水還是端握,都是相當優(yōu)秀。
在作品的工藝細節(jié)之處,處處用心。彎流、飛把、壺蓋、壺肩皆是線性舒展,自然美觀,文人氣息濃郁。在以交融又協(xié)調的壺身之上,表現(xiàn)出一種“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氣韻。
在紫砂的器型之中,光器是一種簡約藝術的代表之作,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追求。作品講究的也是線條和形體的巧妙組合,各部位的協(xié)調,器具的藝術生命全靠造型來展現(xiàn)。很多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作都是光器,比如說《石瓢》、《仿古》等,幾百年間,依然受世人喜愛,綻放光輝。
光器受人喜愛,無疑是因為這種樸實無華的藝術器具更有端莊肅靜的感覺,與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特點相同。光器的藝術語言,反映的是紫砂真實的材質特點,用這種簡潔的形式表達出思想感悟,使得作品情感與人文思想完全結合起來。
這件《六方笑櫻壺》造型簡練,線條流暢,使人賞心悅目,也許就只是在素凈的時候才會有閑心去領略塵世美好,以大度之心迎接人生。
《六方笑櫻壺》采用優(yōu)質的紫砂原礦泥料制作,制成的器皿不管是透氣性還是整體的沖茗特點,都是相當好的。壺體使用方器成型的技藝,將泥片進行拼接,嚴謹有序。平面直接的銜接,對制壺功底的要求很高,甚至于對鑲接的脂泥都有要求,因為這些細節(jié)最終都會影響器型的成型。用柔順的曲面將作品一塊塊銜接自然,在兼容并蓄中感受壺藝的魅力,剛柔相濟。壺身整體塊面挺括,銜接處均自然有序?;【€與棱角流暢自然,壺面體現(xiàn)一種“和”的精神本質。
紫砂壺,在明清時期就有著相當深厚的文化韻味,當時就是風靡一時的作品,完全歸功于紫砂的制作技巧和它的實用價值,它的造型和藝術表現(xiàn)力,使得砂壺成為茶人心目中最佳的器具。
用紫砂壺喝茶,具有多種好處,首先,用紫砂壺泡茶,能夠很好的保持茶味,使得茶葉散發(fā)出醇厚的芳香韻味。其次,在長久使用以后,就算在壺內注滿熱水,也會有茶味的香味在其中,這是因為紫砂泥的吸附性。在壺中浸泡的茶葉,會延緩茶葉變質的可能性,它發(fā)餿變霉的可能性也小一點。紫砂壺的耐熱性也是比一般器皿更好一點的,就算在冬天加滿熱水,也不會因為水的熱氣使得壺身有炸裂的可能,甚至把壺放在小火上燉燒,都不用擔心它會炸裂。砂壺傳熱性相對慢一點,所以用手端握,不用擔心會燙手。最后,茶壺在反復使用后,出現(xiàn)的胞漿也會更加明潤,紫砂泥的這種多變性,也使得賞壺者多了幾分韻味。
作為中國陶都,有著豐富悠久的歷史積淀,陶瓷藝術文化豐富,發(fā)展也是相當?shù)暮?。紫砂文化承載了人們的喜愛,在構思設計中,不斷融入創(chuàng)新文化,作品的發(fā)展也滲透了一定的時代風格與意境美感,從而使得作品越來越優(yōu)秀。
紫砂壺的形式美感強烈,這是因為在制作過程中,傾注了大量的情感在其中,紫砂的造型有著相當多的式樣,這些都來源于人們的奇思妙想,形制遵循了美的規(guī)律與原則。在人們的思想感悟中,把紫砂情感轉化入造型藝術中,通過雙手提升壺藝內涵,通過藝術語言使得紫砂器型更加豐富。
茶壺作為一種器物,它首先是實用的,它承載了一些文化意味在其中,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被大眾所關注。不管這喜愛是因為它的實用性還是因為它具備的收藏趣味,這些對于紫砂藝術而言都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成就。在紫砂藝術的歷史中,它應運而生,歷史比瓷器要短很多,但是價值卻不屈于瓷器之下。明清以來,人們在飲茶方式的不斷改變之下,煮茶也變得不合時宜,慢慢地轉化為沖泡方式。在使用方式的不斷改變之下,茶壺這種實用又雅致的工具慢慢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方式。由于文化藝人的參與,匠人、畫家、書法家都喜歡在壺上盡情展現(xiàn)自身的藝術早已,這也開創(chuàng)了陶文化藝術的先河,因此,作品不僅流傳于世,也出現(xiàn)了眾多名師巧匠。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在紫砂藝術的繁榮之下,出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的紫砂匠人,他們中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平時也是十分注重學習,強有力的理論基礎加上后期的眼界提升,使得紫砂藝術得到了好的傳承與發(fā)展。
紫砂的創(chuàng)作道路一直都伴隨著孤寂,也只有在這種長期的積累中才有可能創(chuàng)造出輝煌的藝術成就。在簡單的事物中不斷磨礪自己的制壺水準。在認真工作的同時更好地修養(yǎng)身心,提高藝術文化。壺藝匠人也必須要時刻守住自己的制壺原則,集合百家長處,用一顆真心感受其中的壺韻魅力,在自己的藝術道路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