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雙一流”高校自然科學領域競爭力分析
        ——基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shù)據(jù)

        2021-01-14 05:44:32楊世玲李筆浪
        創(chuàng)新科技 2020年11期
        關鍵詞:競爭力科學

        楊世玲,路 瑤,李筆浪

        (西北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9)

        1 引言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成立于1986年2月14日,自成立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聚焦基礎研究、重視科學前沿、注重人才培養(yǎng)及學科交叉融合為己任,自然科學基金則以科學問題屬性分類為資助導向,逐步形成了以探索、人才、工具、融合為四大系列組成的資助格局。在科研范式深刻變革及“雙一流”建設的新形勢下,自然科學基金已成為我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是基礎研究經(jīng)費的主要來源。多年來,作為我國自然科學領域唯一的國家級資助基金和我國科研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自然科學基金在推動我國整體基礎研究發(fā)展、基礎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優(yōu)秀科技人才發(fā)現(xiàn)與培養(yǎng)等方面發(fā)揮了廣泛的積極作用。誠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代表著我國自然科學研究的方向和水平,其立項情況已成為衡量高校和科研機構(gòu)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科研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尺和依據(jù)[1]。

        有學者通過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和分析,從基金立項角度來展現(xiàn)高校及科研機構(gòu)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或者某段時間范圍內(nèi)某一學科的基金資助情況;通過對基金項目主題或產(chǎn)出文獻進行分析,從基金視角來呈現(xiàn)學科發(fā)展態(tài)勢。王玨等[2]通過對中國科學院北京片區(qū)生命領域的7家研究所,在2008—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和資助情況進行分析,了解基金項目對其科研能力提升的支撐作用。黃星等[3]通過對公安科技領域科學基金申報及資助情況的分析,發(fā)現(xiàn)公安領域科研工作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的熱情呈逐年升高的趨勢。陳柏彤等[4]從立項數(shù)量、立項地區(qū)、立項機構(gòu)及立項主題等方面對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94—2018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7—2018年)資助項目進行了分析,從基金視角呈現(xiàn)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的發(fā)展態(tài)勢。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zhàn)略,“雙一流”建設吹響了中國高校沖刺國際前列、打造世界一流學府和一流學科的“沖鋒號”。此前,有研究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立項角度,對“雙一流”高校在社會科學領域的競爭力進行了分析[5],那么,“雙一流”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又是如何呢?本研究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為視角,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情況、項目類別、學科分布等多個方面對36所A類“雙一流”高校的科研競爭力進行揭示,為“雙一流”高校不斷提升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提供有益參考。

        2 樣本選擇及數(shù)據(jù)來源

        2.1 樣本選擇

        選擇36所A類“雙一流”高校作為調(diào)查樣本。

        2.2 數(shù)據(jù)來源

        數(shù)據(jù)來源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服務網(wǎng)(http://output.nsfc.gov.cn/)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數(shù)據(jù)知識管理服務門戶(http://kd.nsfc.gov.cn/baseQuery/supportQuery)。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服務網(wǎng)下載2015—2019年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從中提取36所“雙一流”高校的相關基金數(shù)據(jù),包括面上項目學科分部情況以及面上和青年基金的資助數(shù)據(jù)。此外,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數(shù)據(jù)知識管理服務門戶,按照樣本高校名稱,通過項目查詢,檢索2015—2019年的相關數(shù)據(jù)。網(wǎng)站上數(shù)據(jù)的更新時間為2020年2月7日,檢索時間為2020年4月10—18日。另外,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2019年的應急管理項目數(shù)據(jù)未更新,因此,2019年的統(tǒng)計中缺少應急管理項目數(shù)據(jù)。

        3 統(tǒng)計結(jié)果與分析

        3.1 項目立項情況

        3.1.1“雙一流”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經(jīng)費年度分布。36所A類“雙一流”高校在近5年(2015—2019年)共有67 353個項目獲得立項,直接經(jīng)費超475億元,其中2019年的應急管理項目數(shù)據(jù)未更新,不在統(tǒng)計范圍內(nèi)。2015年共有12 388個項目獲批立項,直接經(jīng)費達81.95億元;2016年共有12 653個項目獲批立項,直接經(jīng)費達85.81億元;2017年共有13 784個項目獲得立項,直接經(jīng)費高達100.89億元,獲批項目數(shù)以及直接經(jīng)費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2018年立項數(shù)量上升到13 974項,經(jīng)費達到103.52億元;盡管2019年的應急管理項目不在統(tǒng)計范圍內(nèi),但是獲得立項的數(shù)量依然高達14 554項,遠高于2018年的立項,直接經(jīng)費略低于2018年,為102.99億元。整體來看,“雙一流”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立項數(shù)量呈現(xiàn)出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相應的支持經(jīng)費也在同步上升,具體見圖1。

        對近5年36所樣本高校的立項情況分別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結(jié)果見圖2,從統(tǒng)計情況來看,上海交通大學的立項數(shù)居首位,共5 296項申請項目獲得立項,浙江大學以4 156項位居第二,中山大學以4 038項位居第三,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緊跟其后,立項數(shù)均超3 000項,表明這5所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具有較強的學科競爭力。中央民族大學近5年立項數(shù)僅為79項,為36所高校中的最低值,其次是中國人民大學,立項數(shù)為319項。36所高校的立項均值為1 871項,有15所高校的立項數(shù)超過了均值,占比為41.67%,另外21所高校的立項數(shù)低于均值。

        不難發(fā)現(xiàn),36所“雙一流”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差異明顯,其中以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高校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競爭力,而以人文社科為主的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等在自然科學研究方面的競爭力整體上偏弱。

        圖1 “雙一流”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經(jīng)費年度分布

        圖2 近5年“雙一流”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情況

        3.1.2 面上項目與青年基金項目的申請與獲批情況。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覆蓋面來看,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是年度項目中立項的主體,立項規(guī)模大、資助范圍廣。面上項目支持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在選題范圍內(nèi)開展創(chuàng)新性的科學研究,促進各學科均衡、協(xié)調(diào)和可持續(xù)發(fā)展。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對象是青年研究人員,側(cè)重支持青年研究人員在選題范圍內(nèi)開展基礎性的研究工作,培養(yǎng)其獨立主持科研項目并進行創(chuàng)新性研究的能力,并以此激發(fā)青年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旨在為基礎研究的后繼人才培養(yǎng)做準備,從立項主體足見國家對基礎研究的重視程度。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強調(diào):“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總機關”[6],因而,有必要對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資助情況進行統(tǒng)計,以了解樣本高校的基礎研究實力,2015—2019年各年度樣本高校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資助情況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在2015—2019年的近5年間,樣本高校面上項目的申請項目數(shù)在逐年遞增,從2015年的21 491項增加到2019年的28 284項,年均增1 359項,年均增幅為7.11%;獲批資助項目數(shù)也在逐年增加,由2015年的6 452項增加到2019年的7 460項,年均增202項,年均增幅為3.70%;相應的資助經(jīng)費也在逐年攀升,由2015年的39億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43億元;由于獲批項目的年均增幅3.70%低于申請項目的年均增幅7.11%,這就造成了資助率逐年走低的趨勢,資助率從2015年的30.02%逐年降低到2019年的26.38%。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資助情況與面上項目類似,申請項也在逐年遞增,由2015年的12 599項增加到2019年的21 953項,年均增1 871項,年均增幅為14.89%;獲批資助項目數(shù)也在逐年遞增,由2015年的4 038項增加到2019年的5 244項,年均增241項,年均增幅為6.75%;相應的資助經(jīng)費也在逐年增加,由2015年的近8億元增加到了2019年的超12億元;由于獲批項目的年均增幅6.75%低于申請項目的年均增幅14.89%,這就造成了資助率的逐年下降,資助率從2015年的32.05%逐年降低到2019年的23.89%。由此可見,近年來樣本高校的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熱情持續(xù)高漲,但是國家的資助經(jīng)費有限,因而就造成了獲批資助項目的年均增幅低于申請項目的年均增幅,從而導致資助率下降的局面,因此,對科研人員來說,提高項目申請書的質(zhì)量是應對資助率下降,獲得項目資助的關鍵。

        本研究同時對近5年來各樣本高校的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資助情況分別進行了統(tǒng)計(見表2)。從面上項目的申請情況來看,36所高校的平均申請項為3 346項,有16所高校超過了平均值,20所高校低于平均值;平均獲批項目967項,有15所高校超過了平均值,21所高校低于平均值;獲批經(jīng)費也相差懸殊,最低僅0.26億元,最高可達15.83億元;平均資助率28.90%,17所高校超過了平均值,19所高校低于平均值。從青年科學項目的申請情況來看,36所高校的平均申請項為2 246項,有12所高校超過了平均值,24所高校低于平均值;平均獲批項目623項,有15所高校超過了平均值,21所高校低于平均值;獲批經(jīng)費最低僅0.05億元,最高達3.93億元;平均資助率為28.90%,17所高校超過了平均值,19所高校低于平均值。從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總體情況來看,上海交通大學的申請項與獲批資助項都是最高的;其次,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4所高校的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獲批項均超過1 000項;此外,近5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10所高校面上項目的獲批項也均超過了1 000項,由此可見,這14所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較強。中央民族大學與中國人民大學是以人文社科為主的綜合性高校,因而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較弱。

        表1 2015—2019年各年度樣本高校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資助情況

        表2 “雙一流”高校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資助情況

        3.2 項目類別分布

        “十三五”期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適應基礎研究資助管理的階段性發(fā)展需求,統(tǒng)籌基礎研究的關鍵要素,逐步構(gòu)建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位一體的資助格局。具體包括探究系列項目(如面上項目、重點項目等)、人才系列項目(如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工具系列項目(如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究專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等)、融合系列項目(國際合作與交流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等)等4個系列項目,共18個項目類型。其中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是年度項目中立項的主體,資助規(guī)模大、覆蓋范圍廣,由于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專項基金項目、地區(qū)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究專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科學中心項目等8個項目的年均立項數(shù)較少,因而在統(tǒng)計過程中將其歸于“其他項目”中一并統(tǒng)計。各項目類型的數(shù)量和占比見圖3。

        由圖3可見,2015—2019年,樣本高校最主要的項目類型是面上項目(34 738項,占比為51.58%),其次是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2 383項,占比33.23%),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之和占到了總項目的84.81%,這兩類項目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主體項目,可見其所占比重之大,覆蓋范圍之廣;其次是國際(地區(qū))合作與交流項目(1 924項,占比2.88%)、重點項目(1 649項,占比2.45%)、重大研究計劃(1 326項,占比1.97%)、聯(lián)合基金項目(1 223項,占比1.82%)、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 207項,占比1.79%)、應急管理項目(1 104項,占比1.64%)、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527項,占比0.85%)、重大項目(400項,占比0.59%);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項目、專項基金項目、地區(qū)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yǎng)基金、國家重大科研儀器設備研究專項、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科學中心項目等8個項目的資助項目最少,近5年來,8個項目的資助總和為809項,僅占到總資助的1.20%。

        本研究同時對樣本高校近5年來立項的類別情況分別進行了統(tǒng)計。主要統(tǒng)計具有代表性的類別,包括主體項目,即面上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及能突出高??蒲懈偁幜Φ闹攸c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重大項目以及重大研究計劃項目一般面向科學前沿,聚焦國家重大戰(zhàn)略計劃,以及經(jīng)濟、社會、科技發(fā)展、國家安全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致力于推動若干重要領域或科學前沿取得新突破,而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則是對在基礎研究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青年學者進行支持,旨在培養(yǎng)和造就一批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yōu)秀學術骨干和帶頭人,這幾類基金都是聚焦科學前沿,因而資助經(jīng)費更高,獲批難度更大,含金量更高,其資助情況更能突顯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科研實力和水平。統(tǒng)計結(jié)果見圖4至圖6。

        圖3 “雙一流”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類別分布

        由圖4可見,上海交通大學的面上項目占比最高,達到了7.85%;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等10所高校面上項目的占比之和達到了近50%,說明這10所高校是“雙一流”高校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主要承擔者;中央民族大學的面上項目占比最低,僅占到0.13%,其次是中國人民大學,僅占到0.52%;“雙一流”高校面上項目的極差為7.72%,說明各高校間面上項目的離散程度較大。

        與上述面上項目類似,上海交通大學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占比依然最高,達到了8.43%;占比超過4%的高校有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等8所,占比之和達45.27%;同樣,中央民族大學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占比依然最低,僅占到0.11%,其次是中國人民大學,僅占到0.39%;“雙一流”高校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極差為7.32%,與面上項目相差不大,說明各高校間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離散程度也較大。

        圖5是近5年來各樣本高校的重點、重大、優(yōu)青、杰青以及重大研究計劃項目之和的占比情況,這些項目的占比情況更能反映出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科研實力和水平。從統(tǒng)計結(jié)果來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占比最高,分別達到了9.43%和9.16%,遙遙領先于其他“雙一流”高校,此外,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占比也均超過了3%,這9所高校的占比之和高達55.88%,說明這9所高校是“雙一流”高校中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重大、優(yōu)青、杰青以及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的主要承擔者,可見其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之強;同樣,中央民族大學的這5類項目之和的占比依然最低,僅占到0.02%,其次是中國人民大學,僅占到0.39%;“雙一流”高校中這5類項目之和的極差為9.41%,比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極差更大,說明各高校間這5類重量級項目的離散程度更大,各高??蒲懈偁幜Φ牟町惢黠@。

        圖4 面上項目占比情況

        圖5 重點、重大、優(yōu)青、杰青及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占比情況

        3.3 面上項目的學科分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共享服務網(wǎng)對各年度面上項目資助經(jīng)費大于2 000萬元的單位按科學部進行了統(tǒng)計,從中提取2015—2019年這5年中36所“雙一流”高校的相關數(shù)據(jù),然后按照科學部分別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近5年,中央民族大學面上項目資助經(jīng)費均小于2 000萬元,中國人民大學在2015、2018、2019年這3年中的資助經(jīng)費也小于2 000萬元,因而僅統(tǒng)計除這兩所之外的34所“雙一流”高校面上項目的科學部分布情況。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近5年,34所高校共獲批面上項目34 511項,覆蓋數(shù)學科學部(A)、化學科學部(B)、生命科學部(C)、地球科學部(D)、工程與材料科學部(E)、信息科學部(F)、管理科學部(G)、醫(yī)學科學部(H)等8個學科部,面上項目在各學科部的占比情況見圖6和圖7。占比最高的是醫(yī)學科學部,占到了26.83%,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緊隨其后,為18.50%,信息科學部、生命科學部、數(shù)理科學部的占比也均超過10%;管理科學部、地球科學部、化學科學部的占比均低于10%。

        本研究同時對近5年來各樣本高校面上項目的科學部分布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統(tǒng)計結(jié)果見圖7。

        圖6 “雙一流”高校面上項目科學部分布

        圖7 2015—2019年各樣本高校面上項目科學部分布

        由圖7可見,高校間面上項目的學科部分布差異化較明顯,此外,從圖中還可發(fā)現(xiàn)一個顯著的特點,即獲批面上項目最多的幾所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等,其醫(yī)學科學部在面上項目中所占的比例較大,上海交通大學的醫(yī)學科學部獲批項目占比54.03%,中山大學的醫(yī)學科學部獲批項目占比54.68%,復旦大學的醫(yī)學科學部獲批項目占比54.19%,真正起到了半壁江山的作用。由此可見,醫(yī)學是這些高校的優(yōu)勢學科,醫(yī)學科學部面上項目的資助情況也直接左右著各“雙一流”高校在面上項目資助方面的競爭力,也就是說,醫(yī)學科學部面上項目的資助情況是樣本高校在面上項目資助上存在顯著競爭力差異的主要因素。反過來看,國防科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在面上項目立項方面競爭力較弱的高校,其醫(yī)學科學部面上項目的立項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由此可推斷,未來,增強醫(yī)學領域的科研競爭力是提升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綜合科研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

        4 總結(jié)

        本研究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角度,對2015—2019年,36所A類“雙一流”高校的立項情況、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審批情況、項目類別分布情況、面上項目的科學部分布情況分別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以此展現(xiàn)“雙一流”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科研競爭力。

        ①從項目立項情況來看,近5年來,36所A類“雙一流”高校共有67 353個項目獲得立項,直接經(jīng)費超475億元。項目的年度分布趨勢呈現(xiàn)出快速增長的態(tài)勢,由2015年的12 388項上升為2019年的14 554項,年均增幅為4.11%,相應的支持經(jīng)費也在同步上升,由2015年的81.95億元,逐年上升為2018年的103.52億元,由于2019年的應急管理項目不在統(tǒng)計范圍內(nèi),因而經(jīng)費較2018年有所下滑,為102.99億元。因此,從項目立項視角可見“雙一流”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競爭力。同時,對樣本高校間的立項情況分別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36所“雙一流”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差異明顯,其中以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高校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競爭力,而以人文社科為主的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等在自然科學研究方面的競爭力整體上偏弱。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的立項數(shù)量位居前三甲,分別為5 296項、4 156項、4 038項,華中科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緊跟其后,立項數(shù)均超3 000項。

        ②從立項的主體(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獲批情況來看,樣本高校面上項目的申請項目數(shù)在逐年遞增,獲批資助項目數(shù)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獲批項目的年均增幅低于申請項目的年均增幅,因而就造成了資助率逐年走低的趨勢,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資助情況與面上項目類似。由此可見,近年來樣本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熱情持續(xù)高漲,但是對科研人員來說,提高項目申請書的質(zhì)量是應對資助率下降,獲得項目資助的關鍵。對各樣本高校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申請與資助情況分別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無論是面上項目還是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上海交通大學的申請項與獲批資助項都是最高的;其次,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4所高校的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的獲批項均超過1 000項;此外,近5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10所高校面上項目的獲批項也均超過了1 000項,由此可見,這14所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競爭力較強。

        ③從項目類別分布來看,樣本高校最主要的項目類型是面上項目(34 738項,占比為51.58%),其次是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2 383項,占比33.23%),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之和占到了總項目的84.81%,可見這兩類項目所占比重之大,覆蓋范圍之廣。具體到各樣本高校,在面上項目與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上,各高校間的離散程度較大,表現(xiàn)出了較大的競爭力差異性。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等10所高校承擔了樣本高校近50%的面上項目;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等8所高校承擔了樣本高校45.27%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在重點、重大、優(yōu)青、杰青以及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等5類聚焦科學前沿的重量級項目上,各高校間的離散程度更大,科研競爭力的差異化更顯著。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此類項目的占比最高,分別達到了9.43%和9.16%,遙遙領先于其他“雙一流”高校,表現(xiàn)出了雄厚的科研實力和水平。

        ④從面上項目的科學部分布來看,近5年來,樣本高校共有34 511項面上項目獲得立項,分布在8個科學部,其中占比最高的是醫(yī)學科學部,占到了26.83%,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緊隨其后,占比為18.50%。具體到各樣本高校,發(fā)現(xiàn)高校間面上項目的科學部分布差異化較明顯,此外,醫(yī)學科學部在面上項目中所占的比例較大,醫(yī)學科學部面上項目的資助情況直接左右著各“雙一流”高校在面上項目資助方面的競爭力。未來,增強醫(yī)學領域的科研競爭力是提升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綜合科研競爭能力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歡
        競爭力科學
        點擊科學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論外賣品牌的競爭力
        消費導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32
        如何提高企業(yè)的市場競爭力
        中國制筆(2017年3期)2017-10-18 00:49:09
        開拓進取 提升設計院核心競爭力
        中國公路(2017年11期)2017-07-31 17:56:31
        日本競爭力
        科學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南風窗(2015年11期)2015-09-10 07:22:44
        科學拔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AV无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公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婷婷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精品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av| 亚洲专区路线一路线二天美| 国产色婷亚洲99精品av网站| 国产黑丝美腿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激情久久综合|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经典三级| 日韩中文字幕网站| 少妇又紧又色又爽又刺| 久久久极品少妇刺激呻吟网站| 最近在线更新8中文字幕免费|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国产精品福利视频一区| 青榴社区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综合|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精品2021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 亚洲最新国产av网站| 天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国产老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乱码1乱码2美美哒|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 日韩av在线毛片| 亚洲hd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午夜裸体性播放| 色综合一本|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1区2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