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日南至、冬節(jié)、亞歲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nèi)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祭祖節(jié)日。冬至是四時八節(jié)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jié)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nèi)容或細節(jié)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地區(qū),有冬至祭祖、宴飲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jié);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動?!币馑际峭林械尿球救匀或榭s著身體,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冬至這天,太陽雖低、白晝雖短,但是在氣象上,冬至的溫度并不是最低。實際上,由于地表尚有“積熱”,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的嚴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種氣候意義的冬季對于我國多數(shù)地區(qū)來說,顯然偏遲。
蘇州人過冬至,排場很大。最看中的當然是冬至前的那一晚,也就是冬至夜。老蘇州人常說冬至夜是“有錢人吃一夜,無錢人凍一夜”,這一晚就好比是蘇州人獨有的除夕,家家戶戶都要團聚吃一頓冬至夜飯。
冬至前夕,老蘇州人習慣拎著塑料桶,排長隊去元大昌零拷冬釀酒,冬至夜再去杜三珍買點鹵菜,白斬雞、熏魚、醬鴨、羊糕……自家做的蛋餃、魚圓、肉皮,小菜場上買點冬筍、萵筍,做一鍋蘇州人獨有的“暖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歡喜喜“過大年”。
過去,冬至時節(jié),蘇州人還有吃冬至團、送冬至盤等習俗,有的地方還會特意吃餛飩。所謂冬至團有大小之分,大的一般就是用豆沙、蘿卜絲等包成的大號團子,是祭祖用的;小的就沒有餡了,是要放到冬至那天早晨敬神的。只是現(xiàn)在延續(xù)這個習俗的蘇州人不多了。
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過了冬至后白天的時間越來越長,此時人體內(nèi)陽氣蓬勃生發(fā),最易吸收外來的營養(yǎng)而發(fā)揮其滋補功效。也就是說,冬至前后是進補的最好時機。但是,并非隨意進補就能達到效果,冬季進補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多吃補益身體的食物,如蓮子、芡實、薏仁、赤豆、大棗、銀耳等;保持暢達樂觀,適當進行鍛煉。
時至冬至,標志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jié),民間由此開始“數(shù)九”計算寒天。民諺有曰:“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shù)九”。從“一九”數(shù)到“九九”,冬寒就變成春暖了。
TIPS:專家說冬至
蔡斌 ?蘇州市職業(yè)大學教育人文學院副教授
節(jié)令有二至,冬至大如年,吳地至今仍保留著重視冬至的古老習俗。宋代筆記《豹隱紀談》就有“吳門風俗,多重至節(jié),謂曰肥冬瘦年”的記載,在這一天,好友親朋間要互贈禮物以表問候,誰若是缺了這個禮數(shù),會被認為是嚴重的失禮。然而禮節(jié)若過于繁縟,只重物而不講敬,你送我、我再送他甚至兜一圈下來禮物又轉(zhuǎn)回來了,也就失去了禮的本意。宋代曾在昆山、蘇州做過地方官的名臣顏度就曾感喟道:“至節(jié)家家講物儀,迎來送去費心機。腳錢盡處渾閑事,原物多時卻再歸?!倍烈渤3J悄甑捉Y(jié)賬的截止日期,受人雇傭者若這一天還拿不到東家的錢,或僅結(jié)工錢而沒有額外的酬勞,也會抱怨不滿。但冬至夜也不乏人間團欒的溫馨場景,清代吳縣人徐士鋐《吳中竹枝詞》中有一首是這樣寫的:“相傳冬至大如年,賀節(jié)紛紛衣帽鮮。畢竟勾吳風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