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號 蓮濤宗舫
兇殘的代表
在流行文化的陶冶下,鯊魚就是兇殘的代名詞。它在所有電影、動畫里占據(jù)大反派的位置,像《海底總動員》《X 特遣隊》里的萌化大佬形象已經(jīng)算是反類型了。
流行文化過于害怕鯊魚可能和北美洲的移民歷史有關(guān),而“二戰(zhàn)”時期的各種海戰(zhàn)和空難,又迫使人們再次直面恐怖的深海。在移民者的眼里,鯊魚哪里還是守護島嶼的神靈,簡直就是一個移動殺人魔。1974年,小說《大白鯊》出版,銷量達到2000萬冊,斯皮爾伯格翻拍后,更是彪炳史冊。出于成本控制的原因,這部電影需要節(jié)省很多鯊魚特效,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根本用不到那么多特效,只要讓工作人員在鏡頭遠處的海平面揮揮白T恤,觀眾就嚇壞了。
但是鯊魚家族其實非常多樣,僅僅是現(xiàn)存的非滅絕鯊魚就有9目34科106屬,至少501種,把海洋中的各個生態(tài)位占了一遍。它們多數(shù)有五對鰓裂,但電影里的鯊魚王好像只有三對。大者如鯨鯊,體長可達12米,背上是整齊的白斑,像星星又像棋盤,溫柔地在大海里游弋,像須鯨一樣大口濾食小魚小蝦和浮游生物;小者如貓鯊,在沿海營底棲生活,長得扁扁的。但是大家提到鯊魚,第一印象還是停留在兇狠的大白鯊身上,它屬于鼠鯊目,此目有許多鯊魚具備典型的大白鯊風格,流線型的身軀,下開外翻的頜,看上去就不好惹。
鼠鯊目是那么的好用,因此許多低成本怪獸片、怪獸漫畫都青睞它,誓要把它玩出花。觀眾和讀者不再滿足于自然主義的鯊魚吃人故事,因此遠古來的鯊、基因變異的鯊層出不窮,《雙頭鯊》《三頭鯊》《五頭鯊》看看誰的腦袋多。甚至為了造成更恐怖的效果,需要想方設法讓鯊魚大鬧陸地,比如電影《鯊卷風》的解決方案是讓龍卷風卷著鯊魚登陸,一個負責摧毀地面,一個負責吃人,兩種口味一次滿足,還拍了好多部,極大滿足了廣大觀眾的被害妄想。
不過在鯊魚家族里,還真有一些奇葩試圖往岸上走走。天竺鯊科的一些鯊魚可以在海床中扭來扭去地爬行,是底棲動物,有點像同為軟骨魚的親戚鰩類。其中,肩章鯊甚至能越過珊瑚礁跑到沙地上爬。雖然軟骨魚的腦容量占比不小,但沙地畢竟缺氧,這個時候就需要犧牲一些大腦的運算功能,看來鯊魚王在陸地上有點憨憨的也不足為奇了。
多數(shù)鯊魚王故事會把它描述成“舊神之子”,鯊魚家族也的確有一種克蘇魯般的神秘感。
鯊魚屬于軟骨魚類,這些軟骨頭連化石都比硬骨魚少,多數(shù)只能留下牙齒作為它存在過的吉光片羽。這些牙齒往往有多個主牙尖,像一叢火焰,形狀詭譎。也正是因此,它們的起源至今仍然有許多謎團。但確定的是,在早泥盆紀時期,它們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這些古鯊和現(xiàn)代的鯊魚存在相似的基本特征,但有些細節(jié)上又相當?shù)墓?,比如胸脊鯊背上頂著一個大盤子,上面有許多小刷子,好像一架海中的預警機;旋齒鯊下頜長出一個電鋸似的渦旋牙床,曾經(jīng)困擾了古生物學家很久,現(xiàn)在猜測是對付同樣螺旋而生的菊石用的。
就連今天鯊魚身上的一切特征,我們也不能完全弄清楚它們到底是對原始性狀的極度保守,還是應對億萬年環(huán)境變化產(chǎn)生的極度特化,抑或是兼而有之。一個原因是,地球這個茫茫的腥咸水體能孕育了太多的大型生命,鯊魚們一路走來,每每撐下大型滅絕事件,也免不了和同樣的“舊神”針鋒相對——現(xiàn)代鯊魚的特征就是久經(jīng)沙場、神仙打架后的沉淀。
比如鼠鯊目的曼氏白堊尖吻鯊,體長可達7米,可與滄龍這類巨型海爬抗衡,為晚白堊世之雄也,整體看起來和今天的大白鯊等鼠鯊目鯊魚區(qū)別就不大。等海爬滅絕了,又要面臨和海生羊膜動物的王者——鯨類一爭高下。同屬鼠鯊目的巨齒鯊(也就是電影《巨齒鯊》的主角),也許是這顆星球上出現(xiàn)過的最大的魚,橫跨中新世、上新世,統(tǒng)治海洋超過2 500萬年,化石表明它有15米長,已經(jīng)不需要把大部分海獸放在眼里,但看起來也和大白鯊沒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
這個數(shù)字可能還是保守了,因為根據(jù)更多散落在海床中的牙齒化石來推算,最大的巨齒鯊很有可能長達20米以上,體重超百噸,已經(jīng)接近藍鯨的體型了。
頂級的掠食者,往往不需要花里胡哨的外表,僅僅一個標志性的大嘴和背上高聳的魚翅即可彰顯它們的威風。不過在簡約的外表之下,擁有的是堪稱頂配的各項獵人指標:
NO.1 利齒
為了橫行海下,它們的牙齒可以更輕松地脫落和更換,配合無與倫比的咬合力,令獵物毫無還嘴之力。
NO.2 皮膚
鱗次櫛比的鯊魚皮,是自然進化出的水下運動最優(yōu)表面材料,到現(xiàn)在工程師們還在研究怎么用仿生學跟它取取經(jīng)。
NO.3 感知
我們都聽過關(guān)于鯊魚能靈敏地嗅到大海里的一絲血液的傳說,明白鯊魚的化學感受器非常發(fā)達。更稱得上“開掛”的是,它體表有一種自遠古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結(jié)構(gòu),那是由一些填滿導電糊狀物質(zhì)的開口構(gòu)成的電感受器“勞倫氏壺腹”,即便很小的電流都能檢測到,甚至能感知到埋在沙地下的獵物。其中真鯊目的雙髻鯊用抻長自己面部的方式讓這個雷達長得更大更靈敏,因此又叫錘頭鯊。有些作品里的鯊魚王腦袋就畫成了雙髻鯊的樣子。
NO.4 體溫
受制于鯨類的恒溫能力?那我們也來一點點恒溫,現(xiàn)代魚類實現(xiàn)恒溫效果的解法眾多,鯊的方式有兩種:一是讓自己的新陳代謝高于實際需要的值,二是讓血流方向相反的動靜脈血管交替排列,讓熱血傳遞熱量給冷血逆流。為了獵物,它們還學會了冬泳。
NO.5 繁殖
鯊魚大部分是卵生或卵胎生,卵有堅韌的卵殼,卵胎生則是在母鯊體內(nèi)孵化后直接生小鯊魚,兩種方式生出的小鯊魚的死亡率都比硬骨魚低。這還不算,有些鯊干脆把卵黃囊演化成類似胎盤的器官,直接模擬胎生過程……
但這些舊神真正的實力在貪婪的人類面前好像也沒啥用?!棒~翅”——鯊魚鰭里的細絲狀軟骨,并沒有什么神奇的營養(yǎng),還會積累重金屬污染,它的興盛更可能是因為鯊魚肉不好吃,只能炒作魚翅。因為這些口腹之欲,許多鯊魚至今仍在被過度捕撈。另外,誤捕、兼捕也在逐年減少鯊魚的數(shù)量。被污染的海水還會極大威脅到鯊魚的嗅覺和電感受,令它們無法正常地尋找棲息地。目前,有大約三分之一的鯊魚種類處于瀕?;驑O危狀態(tài)。
沒有鯊魚的存在,小魚小蝦的數(shù)量會暴增,那些體型大、數(shù)量少的鯊魚更是少一條就對生態(tài)平衡多一分擾動,在這個意義上,“納納威”的確是海洋的守護神。不要等到自然報復人類,才想到鯊魚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