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玉婷 朱帆東 謝明曉 唐 璐 陸嘉磊 胡朗杰 賀玉琴
長沙醫(yī)學院 湖南 長沙 410219
胃潰瘍是指胃黏膜受某種因素影響時而出現破損,隨即其粘膜下毛細血管壓力升高與通透性增加,從而出現的一種消化性潰瘍。對于該病的治療宗旨意在通過外界施以干預手段,在減輕胃黏膜的損傷同時促使其修復[1]。有中醫(yī)學資料記載[2],參苓白術散主要由人參、茯苓、白術、甘草等藥物組成,其具有消炎、調節(jié)胃腸蠕動以及去濕養(yǎng)胃等功效。本實驗通過使用不同濃度的參苓白術對小鼠胃潰瘍模型進行灌胃處理,從而觀察參苓白術散對胃潰瘍的保護作用。
1.1 實驗動物 SPF級KM小鼠100只,健康,雄性,體重(20.2±2.3)g。由長沙醫(y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飼養(yǎng)于溫度18-22℃清潔級動物實驗室內。
1.2 實驗主要藥品 參苓白術散免煎顆粒劑,購于長沙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門診中藥房按原方比例配。參照現代劑量組成(人參20 g、白術20 g、茯苓20 g、白扁豆15 g、蓮子12 g、山藥20 g、甘草20 g、薏苡仁12g、砂仁12 g、桔梗12 g)。
1.3 實驗大致流程 實驗前將小鼠禁食(不禁水)24~36h,乙醚淺麻醉后,仰臥固定在手術架上,酒精消毒腹部,劍突軟骨下腹中線切口1.5cm左右開腹,將胃拉出,在胃的腹側面,即胃體部與幽門部交界處,將微量注射器放平刺入漿膜0.5~0.6mm處,注入20%乙酸0.05ml,形成丘疹,再用0.9%生理鹽水沖洗,將胃送回腹腔,仔細縫合腹壁及外皮,手術的當天小鼠禁食(不禁水),次日,對照組使用生理鹽水進行灌胃,劑量為0.2 ml/10 g;參苓白術散顆粒低、中、高劑量組灌胃濃度分別用10g/kg/d、18g/kg/d、36g/kg/d。所有小鼠均給予同等劑量藥物進行灌胃,灌胃時間長達14天。第14天灌胃后禁食12h,全部用頸椎脫臼法處死,開腹取胃,用夾子夾緊賁門,由幽門注入1%甲醛溶液5ml,夾緊幽門,將全胃置于1%甲醛溶液中固定10min,取出后,沿胃大彎剪開,將胃向外翻開,用量杯量取胃液,之后用水輕輕清洗胃內容物,將胃平鋪于玻璃板上,胃粘膜出現明顯灰白色條索狀損傷,用尺子測量胃粘膜損傷長度,以損傷長度(損傷寬度大于1mm者加倍計算)總和作為胃粘膜損傷指數。
1.4 觀察指標 胃壁損傷指數(在清除胃內容物后,用尺子測量胃粘膜損傷長度,以損傷長度(總和作為胃粘膜損傷指數)、胃液量(ml)。
1.5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2.0建立數據庫并分析,計量資料的比較使用F檢驗,檢驗水準取0.05,雙側概率。
2.1 四組小鼠處理后胃粘膜損傷指數的比較 四組小鼠處理后胃粘膜損傷指數比較,處理后試驗組(低、中、高劑量組)胃黏膜損傷指數均顯著低于與對照組(P<0.05)。詳見表1。
四組小鼠處理后胃粘膜損傷指數的比較(±s)
四組小鼠處理后胃粘膜損傷指數的比較(±s)
組別 胃粘膜損傷指數(mm) F P對照組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34.12±3.2 28.75±3.1 29.22±2.6 20.24±2.4 26.84 0.00
2.2 四組小鼠處理后胃液量比較 四組小鼠處理后胃液量的比較,處理后試驗組(低、中、高劑量組)胃液量顯著少于與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小鼠處理后胃液量比較(±s)
表2 兩組小鼠處理后胃液量比較(±s)
組別 胃液量(ml) F P對照組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4.51±1.4 3.22±1.3 3.72±1.5 2.55±1.2 3.15 0.03
胃潰瘍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由于該病不易察覺,發(fā)病時病情較重,嚴重者可導致死亡,故而備受關注。目前,有研究表明[3],參苓白術散對胃粘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為探究其具體作用,特進行實驗。
本研究發(fā)現,處理后,四組小鼠的胃黏膜損傷指數和胃液量差異顯著,從小到達依次為高劑量組、中劑量組、低劑量組組和對照組。說明參苓白術散對胃粘膜確有保護作用,分析原因,現代研究表明[4],胃潰瘍的發(fā)生是由防御因子受損或(和)攻擊因子作用增強所致,其中炎性因子屬于損害胃粘膜的重要攻擊因子。TNF-α作為重要的炎性因子,其由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產生,在損傷胃粘膜的過程中,其發(fā)揮重要的介質作用,同時,TNF-α還可促進細胞因子IL-1、IL-2、IL-8等白介素先后釋放,從而引起中性粒細胞活化,急性期蛋白生成,影響?zhàn)つぱ豕┙o,加劇損傷,最終形成潰瘍。參苓白術散[3]由人參、白術、茯苓、白扁豆、蓮子、山藥、薏苡仁、砂仁、桔梗組成,具有健脾益氣、滲濕止瀉之功能。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白扁豆、薏苡仁,甘溫益脾陽,蓮子、山藥之甘平滋脾陰,是以扶陽多于護陰,用以補脾元升清氣。并以砂仁、桔梗調理脾胃。重在補而輔以調,配伍合度,補通得當,有調中養(yǎng)胃之益,且有相關研究表明[4]其可減少炎性細胞的生成和TNF-a的表達。故而對胃粘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綜上所述,參苓白術散對小鼠胃潰瘍的保護作用顯著,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