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100089
《婚姻法》是一部調節(jié)夫妻關系和家庭關系的實體法。其中第四章的法律條款就明確規(guī)定了離婚的原則及構成條件。但總體來講,離婚的條件以及門檻都相對較低,再加上現階段的人們都在追求高質量的生活,婚姻觀念也發(fā)生了變化,因此目前我國的離婚率居高不下,甚至還有攀升的趨勢,已然成了當前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在此背景下,離婚冷靜期制度應運而生。該制度一經頒布、試行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它的設立及實施是對高離婚率的抵抗、是夫妻雙方的協議抑或是對離婚自由、訴訟權利和法律對公民婚姻保護之間的博弈?眾說紛紜。
離婚冷靜期是指夫妻離婚時,政府強制要求雙方暫時分開考慮清楚后再行決定的一段緩沖時間。通過最近幾年的調查發(fā)現,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尤其是東南沿海發(fā)達城市普遍驚現“離婚潮”,離婚數量遠遠大于同期結婚的數量。而通過對離婚登記處所登記的離婚原因看,性格不合是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通過對離婚當事人的問卷調查或走訪發(fā)現,除了性格不和之外,還有婆媳關系、家庭瑣事等其他原因的影響。而這種現象出現較為頻繁的則是雙獨家庭,夫妻雙方往往缺乏寬容和對婚姻磨合的耐心,因此草率離婚的概率越來越大。再加上2003年《婚姻登記條例》中取消了對審批期的規(guī)定,更加降低了離婚的門檻,離婚更加快捷、簡便,甚至夫妻走上吵架、下午就拿到了離婚證,晚上就又開始后悔,第二天又再復婚。這不僅是對婚姻資源的浪費,也是對法律、對婚姻、對責任的一種蔑視。針對這種社會現象迫切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更加嚴格的規(guī)定予以規(guī)范和約束人們。我們不能阻止夫妻的離婚意愿,但我們可以通過一定時期的過渡和沉淀幫助夫妻認清問題所在并予以解決。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這樣初衷的引導下,離婚冷靜期制度的提議被提上了日程。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中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就首次對該制度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項制度的實施大大增加了人們離婚的成本,讓離婚不再“隨意”。
從以上的敘述中可知離婚門檻的降低是導致離婚率偏高的主要因素,因此適當提高離婚門檻是必然的。離婚訴訟因其涉及到了人身財產關系、子女撫養(yǎng)問題以及倫理道德問題等而具有明顯的復雜性特點。夫妻雙方若沒能處理好生活中的瑣事,難免會因一時沖動而選擇離婚,由此引發(fā)的系列家庭、經濟、社會問題也會接踵而至,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妥善處理,當他們重新審視自己婚姻的時候后悔莫及而選擇復婚。這種離婚現象是當前最普遍的。離婚應當是對婚姻反復檢視之后做出的理智的、冷靜的決定,而不是逃避問題的手段。既讓夫妻雙方選擇了婚姻,對于婚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矛盾和危機就應該預測到,并積極去磨合。冷靜期正是給夫妻雙方當事人提供了一個思考、反思的時間,能夠對他們進行一定程度的約束,從而重新審視婚姻。
1.根據不同離婚群體來設立冷靜期。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度”。離婚冷靜期的設置也要有“度”。在訴訟過程中法官首要考慮的是“要不要給雙方當事人設置離婚冷靜期”。離婚冷靜期的期限是30天,但這個30天真的符合所有離婚者的需求嗎?并不見得。一方面,對于家中中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在這個期限內或許會看透婚姻的本質,會將婚姻中的雞毛蒜皮徹底理順、消除,從而回歸家庭、保全家庭,這就與該制度的初衷相吻合;但對于那些在婚姻中遭受家暴、婚外情等的弱勢群體,要求他們承擔這30天的時間成本,并不合理。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在這個期限內夫妻雙方是否還會發(fā)生暴力行為,是否還會讓對方承受對婚姻的不忠。一旦這樣的離婚進入了訴訟程度,雙方需要承擔的成本遠遠要大于30天,甚至有些品行極端的家暴者會為了讓對方撤訴而對其再次施暴,給對方帶來生命的威脅?,F實生活中的例子并不少見,我們若對離婚冷靜期制度一刀切顯然是不恰當的。因此法官在判案時不能“一刀切”,而是應該根據離婚人群以及訴訟陳述來設立冷靜期,事實明確、證據確鑿,該判就判、該緩就緩,避免沖動離婚的發(fā)生,也避免家暴離婚的發(fā)生,同時冷靜期的時間也要借鑒一些國際成功案件來安排。比如在吉林省,對于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安排的冷靜期為兩個月,沒有子女的為1個月;北京地區(qū)可以按照案情延長冷靜期,但不得超過6個月。
2.建立離婚冷靜期配套制度。完善的配套機制可以有效地緩解夫妻間的具體矛盾、挽救走向解體的婚姻。在法院做出裁定發(fā)出冷靜期告知書后,雙方當事人在冷靜期期間不得再次提出離婚訴訟,并且法院可以根據案情開展家事調查、調解,并對當事人進行心理疏導、提供相關的服務咨詢。這個舉措在當前的一些地區(qū)的實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廣西就對此做出了具體的規(guī)定“法院應當組織當事人調解,當事人應當接受心理或婚姻家庭輔導課程至少一次。咨詢師、心理咨詢師由法院委派”。在徐州也有一定的規(guī)定“開庭審理應將心理疏導貫穿整個審判過程,當雙方經過冷靜期的深思熟慮之后撤銷訴訟,不再離婚的案件,家事法官應在結案后一個月內進行電話回訪,進一步做好心理疏導”,并建立財產登記制度,更好的維護離婚訴訟期間的財產秩序。
綜合來看,離婚冷靜期能夠避免夫妻雙方不理智行為所導致的不必要的離婚,有助于節(jié)省司法資源,但制度上仍然需要加以完善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