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祥忠
去年國慶節(jié)前夕,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西亭鎮(zhèn)草廟村年逾八旬的退休老教師、老黨員張武高再次自掏腰包2.6萬元,給農家書屋添置了1200冊新書,滿足村民們的閱讀需求。
見到張武高時,他正在農家書屋里整理新買的書籍?!拔屹I了農業(yè)種養(yǎng)方面的書籍,包括科學種植葡萄、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水產科學養(yǎng)殖等,方便村民學習。還有一些少兒讀物、科普讀物,是專門給孩子們買的?!睆埼涓咭荒樞σ?。
為傳播新時代文明新風,讓村民們休閑娛樂有去處,2006年以來,張武高將自家住房改建成農家書屋,除了將家里的1000多冊圖書免費供村民閱讀外,還購置了電視機、電腦等,添置了乒乓球桌以及電子琴、古箏、二胡、葫蘆絲等樂器,向村民們免費開放,并給村里的孩子們免費培訓才藝。他還投資2萬元種植了果樹、花草、苗木等,建成一個孩子們校外輔導站的實踐園地。每逢節(jié)假日、寒暑假,這里便成了亭西小學孩子們學習、游戲的樂園。
據張武高介紹,每年有千余名村民從這里借閱各種圖書。這些年,他免費培訓群眾文藝骨干50多人,先后有300多名中小學生在農家書屋學會了樂器、剪紙、繪畫、舞蹈等。2019年4月初,張武高發(fā)動草廟村關工委“五老”人員,利用農家書屋這一陣地,組織亭西小學部分學生開展“學黨史、憶傳統(tǒng)、唱紅歌、寫兒歌”活動,將精心挑選的15首兒歌匯編成冊,分發(fā)到孩子們手里。2019年暑假期間,張武高利用20天的時間,為20名孩子免費培訓電子琴、古箏、胡蘆絲、二胡等樂器,豐富學生的暑期生活。培訓班結束時,學員們都驚喜地領到了一個小紅包,孩子們高興得跳了起來。
張武高從小酷愛文學藝術,不滿10歲時就跟其叔叔學吹笛子,考取師范學校后選擇了藝術專業(yè)。他在西亭文化站工作過多年,退休后他與村里幾名退休干部一起,組建了一個由中老年人組成的“常青樹”藝術團,采用村民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農村新人新事新氣象。他創(chuàng)作的舞蹈“中國歌最美”、三句半“說說西亭新氣象”等節(jié)目,集中展示了改革開放后百姓的幸福生活。為弘揚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藝術團創(chuàng)作排練了快板“孝敬老人代代傳”,先后在西亭社區(qū)、鎮(zhèn)敬老院等地多次演出,受到觀眾的一致稱贊。他還創(chuàng)作了小品“賭錢場上四把刀”,向村民們宣傳賭博的危害性,并在通州區(qū)文廣局組織的文藝展演中獲得二等獎。
這些年,張武高累計投入18萬元添置文體器材和圖書。2019年底,通州區(qū)委宣傳部授予張武高“優(yōu)秀鄉(xiāng)村閱讀推廣人”稱號。張武高表示,將繼續(xù)發(fā)揮余熱辦好農家書屋,借助這一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村民享受更加豐富的精神食糧。
張武高(左)正在整理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