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經龍
摘要:在新的社會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在應對新局面、新形式和新任務的時候,要仔細探討和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中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和內容,不斷深化理論知識內容,使得理論知識內容與社會發(fā)展的實際結合起來,這對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思想政治?青年成長
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指的是在社會范圍內的某一部分人將自己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張和觀念進行研究,使政治思想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完善??梢哉f,思想政治工作是對外宣傳、說服其他人的教育行為活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人們的思想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這種變化為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為了有效應對這些困難和挑戰(zhàn),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斷去豐富思想政治內容,不斷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做到與時俱進,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勇敢去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將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1思想政治教育在青年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1.1引導青年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正確的政治方向是黨和國家實現社會主義事業(yè)宏偉藍圖和遠大目標的根本前提。青年是社會大家庭中非常龐大的一個群體,能否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關乎其生存發(fā)展和前途命運。毛澤東曾多次囑托青年人,“應該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彼枷胝谓逃母灸康暮蜌w宿就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既是黨的育人方向,也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方向。廣大青年要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就必須深刻學習和踐行黨的科學理論,站穩(wěn)政治立場,強化政治擔當,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對黨絕對忠誠,嚴守黨的各項紀律,堅決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1.2提供評價和激勵機制,鼓舞青年健康成長
激勵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其中包含著榜樣激勵、情感激勵等多種多樣的激勵手段和方法,對實現青年健康成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評選和大力宣傳社會各行各業(yè)的英雄模范和先進典型,為廣大青年人樹立了典范、立起了標桿。如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先進模范黃詩燕、毛相林、韋永勝等;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人物鐘南山、張定宇、陳薇等;全國勞動模范胡曉春、黃盛騰、高明等;教書育人楷模孫浩、胡豫、竇桂梅等;這些富于新時代精神的榜樣先鋒群體,他們的先進事跡經過大力頌揚,激勵、感召著新時代的青年人砥礪奮斗、爭當先進、勇?lián)鷷r代使命。同時,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提供多層次多方面的優(yōu)質教育內容,如世界觀、政治觀、人生觀、法治觀、道德觀等,為青年的成長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和道路,也為青年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給予一定的反饋和適當的評價,還為青年人判斷自己言行是否得當規(guī)范提供了參考模板,有助于青年人較快發(fā)現錯誤并及時修正
2青年思政育人工作的實現路徑
2.1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與時俱進,強化其主動性
由于我國思想政治工作與社會的發(fā)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們要將思想政治做到與時俱進。那么怎么樣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性來強化其主動性呢?首先,我們要針對在發(fā)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預測,及時制定好相應的處理措施,切實的引導廣大群眾的思想。其次,要對思想工作進行監(jiān)控,特別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上,我們要及時制止帶有明顯政治傾向的集會,做到及時出擊,一步到位。例如筆者曾組織青年職工前往馬鞍山濮塘烈士陵園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團訓活動,通過實地實物、鮮活講解、互動體驗等方式現場教學,通過學習渡江戰(zhàn)役斗爭史和革命前輩戰(zhàn)斗英雄的先進事跡,增添青年職工跟黨走、為人民、干事業(yè)、永奮斗的決心和信心。又如邀請安工大宣講團講師走進單位為黨員干部講黨史上黨課,引導黨員干部聽黨話、跟黨走,做到廉潔自律,嚴守底線,始終心中有黨,對黨忠誠,踐行初心使命,奮力擔當作為。
2.2建平臺廣泛容納
建立“讀書群”、“志愿者服務隊”等多種形式活動小組,暢通聯(lián)系青年職工的渠道、打造聯(lián)系新興青年的陣地。比如“讀書群”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活動,引導青年職工扎根單位,青春立功。聯(lián)合街道社區(qū)常態(tài)化開展文明城市共建活動,開展學雷鋒月,進行無償獻血;重走革命路,弘揚革命精神等集體活動,弘揚正能量。
2.3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講究方式和方法
很多思想政治工作者認為,要想進一步提升青年群眾的思想政治覺悟,只能依靠開會或者談心的形式來進行,其實不然。這些方式只能給學員傳播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而且這些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并不具備時代性特征。為此,要求相關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要及時總結和歸納工作實踐經驗,將現實生活中的觀點融合進思想政治工作中,改變傳統(tǒng)的開會討論形式,將其轉變?yōu)閾Q位思考的討論活動,讓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從傳統(tǒng)的“給”轉變成“要”,由“灌輸”轉變成“吸收”,從而達到提高學員思想政治水平的目的。在傳播手段上應當積極發(fā)揮電視、廣播、報紙和互聯(lián)網等傳播媒體的作用,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在活動形式上應當形式多樣:文化體育活動、讀書分享活動和其他各種文明活動[2]。
結束語
針對新時代青年群體特點和青年培養(yǎng)工作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分析,打破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桎梏,豐富思政內容供給,建好宣傳主渠道,與時俱進,進而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方法[3]。
參考文獻:
[1]陳怡萍,辛承南.“互聯(lián)網+”時代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路徑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1(07):116-118.
[2]張星.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戰(zhàn)與對策分析[J].辦公室業(yè)務,2021(14):40-41.
[3]楊航,申明佳.以“四季青聯(lián)”活力工程助力新興青年群體成長發(fā)展[J].中國共青團,202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