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這首詩屬于什么詩體?(2分)
25.這首詩從第三人稱轉(zhuǎn)為第一人稱,對表達效果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4分)
26.“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三)閱讀白居易《荔枝圖序》,然后回答27~29小題。
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27.白居易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2分)
28.本文描寫荔枝的說明順序是什么?(4分)
29.本文使用最多的修辭手法是什么?請舉兩個例子。(4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一)閱讀培根《論學問》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題。
有些書可供一嘗,有些書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yīng)當咀嚼消化;這就是說,有些書只要讀讀他們的一部分就夠了,有些書可以全讀,但是不必過于細心地讀;還有不多的幾部書則應(yīng)當全讀,勤讀,而且用心地讀。有些書也可以請代表去讀,并且由別人替我作出節(jié)要來,但是這種辦法只適于次要的議論和次要的書籍,否則錄要的書就和蒸餾的水一樣,都是無味的東西。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因此,如果一個人寫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須有很好的記性;如果他很少與人會談,那么他就必須有很敏捷的機智;并且假如他讀書讀得很少的話,那么他就必須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強不知以為知。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shù)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學問變化氣質(zhì)”。不特如此,精神上的缺陷沒有一種是不能由相當?shù)膶W問來補救的,就如同肉體上各種的病患都有適當?shù)倪\動來治療似的。保齡球有益于結(jié)石和腎臟;射箭有益于胸肺;緩步有益于胃;騎馬有益于頭腦;諸如此類。同此,如果一個人心志不專,他頂好研究數(shù)學,因為在數(shù)學的證理之中,如果他的精神稍有不專,他就非從頭再做不可。如果他的精神不善于辨別異同,那么他最好研究經(jīng)院學派的著作,因為這一派的學者是條分縷析的人。如果他不善于推此知彼,旁征博引,他頂好研究律師們的案卷。如此看來,精神上各種的缺陷都可以有一種專門的補救之方了。
30.這段文字提出的讀書方法有哪些?(2分)
31.這段文字提出了哪三種治學方法?(3分)
32.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
(二)閱讀老舍《駱駝祥子》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題。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著這種殘存的儀式與規(guī)矩。有結(jié)婚的,他替人家打著旗傘;有出殯的,他替人家舉著花圈挽聯(lián);他不喜,也不哭,他只為那十幾個銅子,陪著人家游街。穿上杠房或喜轎鋪所預(yù)備的綠衣或藍袍,戴上那不合適的黑帽,他暫時能把一身的破布遮住,稍微體面一些。遇上那大戶人家辦事,教一干人等都剃頭穿靴子,他便有了機會使頭上腳下都干凈利落一回。臟病使他邁不開步,正好舉著面旗,或兩條挽聯(lián),在馬路邊上緩緩的蹭。
可是,連作這點事,他也不算個好手。他的黃金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既沒從洋車上成家立業(yè),什么事都隨著他的希望變成了“那么回事”。他那么大的個子,偏爭著去打一面飛虎旗,或一對短窄的挽聯(lián);那較重的紅傘與肅靜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動。和個老人,小孩,甚于至婦女,他也會去爭競。他不肯吃一點虧。
打著那么個小東西,他低著頭,彎著背,口中叼著個由路上拾來的煙卷頭兒,有氣無力的慢慢的蹭。大家立定,他也許還走;大家已走,他也許多站一會兒;他似乎聽不見那施號發(fā)令的鑼聲。他更永遠不看前后的距離停勻不停勻,左右的隊列整齊不整齊,他走他的,低著頭像作著個夢,又像思索著點高深的道理。那穿紅衣的鑼夫,與拿著綢旗的催押執(zhí)事,幾乎把所有的村話都向他罵去:“孫子!我說你呢,駱駝!”他似乎也沒有聽見。打鑼的過去給了他一鑼錘,他翻了翻眼,朦朧的向四外看一下。沒管打鑼的說了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有沒有值得拾起來的煙頭兒。
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陪著人家送了多少回殯;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chǎn)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33.請簡要概括這段文字中祥子的形象。(2分)
34.這段文字中,祥子的墮落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4分)
35.最后一個自然段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
(三)閱讀曹禺《日出》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題。
是××大旅館一間華麗的休息室,正中門通甬道,右———左右以臺上演員為準,與觀眾左右相反———通寢室,左通客廳,靠后偏右角劃開一片長方形的圓線狀窗戶。為著窗外緊緊地壓貼著一所所的大樓,所以雖在白晝,有著寬闊的窗,屋里也嫌過于陰暗。除了在早上斜射過來的朝日使這間屋有些光明之外,整天是見不著一線自然的光亮的。
屋內(nèi)一切陳設(shè)俱是畸形的,現(xiàn)代式的,生硬而膚淺,刺激人的好奇心,但并不給人舒適之感。正中立著煙幾,圍著它橫地豎地擺著方的、圓的、立體的、圓錐形的小凳和沙發(fā)。上面凌亂地放些顏色雜亂的坐墊。沿著那不見棱角的窗戶是一條水浪紋的沙發(fā)。在左邊有立柜、食物柜和一張小幾,上面放著些女人臨時用的化妝品。墻上掛著幾張很荒唐的裸體畫片、月份牌和旅館章程。地下零零散散的是報紙、畫報、酒瓶和煙蒂頭。在沙發(fā)上,立柜上擱放許多女人的衣帽、圍巾、手套等物。間或也許有一兩件男人的衣服在里面。食柜上雜亂地陳列著許多酒瓶、玻璃杯、暖壺、茶碗。右角立一架閱讀燈,燈旁有一張圓形小幾,嵌著一層一層的玻璃,放些煙具和女人愛的零碎東西,如西洋人形、米老鼠之類。
36.這段文字中的哪句話明顯地表現(xiàn)了劇作者對劇中生活的態(tài)度?(2分)
37.這段文字想象中的讀者有哪些?請說明理由。(4分)
38.這段文字用詞繁復(fù),列舉的細節(jié)非常多,這樣做有什么作用?(4分)
四、作文:50分。
39.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的講話中說,“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有效防范和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彩虹和風雨共生,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這是亙古不變的辯證法則。”
根據(jù)上述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字數(shù)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