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古拉比
(四川省普格縣農業(yè)農村局,四川普格 615399)
小反芻獸疫主要感染山羊、綿羊、羚羊等小反芻動物,以山羊發(fā)病較嚴重。
該病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亞洲的部分地區(qū),通過接觸傳播,密切接觸的動物之間可通過空氣傳播,其潛伏期一般為4~6 d,最長可達21 d。
病羊口腔潰爛,有白色點狀的小壞死灶,病灶增多后融合成片,形成紅色的淺表糜爛面,上覆脫落的上皮碎片,其舌面、齒齦、上腭的潰瘍灶很快覆蓋一層黃白色偽膜。病羊腹瀉,嚴重脫水,消瘦,有支氣管肺炎,咳嗽,呼吸異常。
患畜出現(xiàn)結膜炎、壞死性口炎等病變,嚴重病例病變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皺胃常出現(xiàn)病變,瘤胃、網胃、瓣胃很少出現(xiàn)病變,病部常出現(xiàn)規(guī)則、有輪廓的糜爛,創(chuàng)面呈紅色,出血。腸可見糜爛或出血,特征性出血或斑馬條紋常見于大腸,特別是結腸直腸結合處。淋巴結腫大,脾有壞死。鼻甲、喉、氣管等處有出血斑,可見支氣管肺炎病變。
4.1 防控 病死羊、撲殺羊及其產品,排泄物、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飼料和墊料等按規(guī)定進行無害化處理;被污染的物品、交通工具、用具、禽舍、場地、人員、設施等嚴格消毒;禁止羊、牛等反芻動物流通;注射小反芻獸疫疫苗(小反芻血抗配合刀豆素)。
4.2 治療 用生理鹽水稀釋頭孢先鋒和刀豆素,加地塞米松(2~5 mg/50 kg,懷孕羊除外)混合肌肉注射于羊頸一側。羊血清注射于羊頸另一側,病情嚴重的注射3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