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并玥
(山西省能源發(fā)展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國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到2017年底,煤炭探明量已經達到1.67萬億t。在2019年,我國焦炭產量達到4.7億t,主要將其用在冶金與煉鐵。通常情況下,每生產1 t焦炭可以產生400 m3~460 m3的焦爐煤氣,同時煤炭行業(yè)每年能夠生產焦爐煤氣為900億m3。由此可以看出,焦爐煤氣產量十分可觀。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在焦爐煤氣中富含氫資源,當前部分焦爐煤氣經過循環(huán)進入焦爐當作燃料繼續(xù)燃燒,剩余的相當一部分焦爐煤氣被當作廢氣排放到大氣中,不僅造成能源的浪費,而且還污染空氣。因此,合理開發(fā)焦爐煤氣成為當前一個熱點研究問題。
氣化煤氣制作甲醇工藝比較成熟,該氣體主要來源于甲醇原料氣體,其工藝流程為:當原料煤經過預處理變成水煤漿之后,其可以在氣化爐中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進而產生粗合成氣。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在粗合氣中H∶C比例達到6.5,因此需要將粗合氣進入水煤氣單元,將一定的CO轉化為H2同時生成CO2,最后經過凈化處理,可以消除氣體里面的酸性氣體,最終得到甲醇。在該工藝中將產生大量的CO2,給凈化裝置帶來一定的負擔,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為此,筆者提出煤制甲醇工藝,能夠對焦炭與焦爐煤氣進行耦合處理,從而實現(xiàn)氫碳互補,進一步降低水煤氣的變化度,以及CO2的生成量。該工藝共計劃分為7個單元:空分;加壓氣化;凈化;深冷分離;變壓吸附;甲烷部分氧化;甲醇合成。
圖1表示相應的焦炭以及焦爐煤氣制甲醇工藝流程框圖,其采用軟件AspenPlu進行模擬,熱力學方法:SRK;PENG-ROB。
圖1 焦炭、焦爐煤氣制甲醇工藝流程框圖
空分單元是將混合氣體分離出來,將氧氣通入焦炭加壓氣化以及甲烷氧化過程。當原材料進入空氣塔之后,首先有效地清除混在空氣中的灰塵,緊接著能夠在離心壓縮機中壓縮,使其壓強達到0.8 MPa左右,隨后將凈化之后的部分空氣引入精餾塔中,另一路經過膨脹機在其中進行膨脹與冷卻后進入下塔,最終可以得到純度較高的氧氣,其含量可以達到99.6%以上。
焦炭來源于煙煤高溫干餾工藝,以焦炭為原材料,氧氣以及二氧化碳為氣化劑,可以在氣化爐中產生粗合成氣。其中氣體中氫碳比在1.8~2.4范圍內,具體的反應化學反應式見第93頁式(1)~式(5)。
圖2 加壓氣化單元工藝流程圖
C+H2O→CO+H2;ΔH=+131.4 kJ/mol
(1)
C+O2→CO2;ΔH=-409 kJ/mol
(2)
C+0.5O2→CO;ΔH=-123 kJ/mol
(3)
C+CO2→2CO;ΔH=+172.6 kJ/mol
(4)
C+2H2→CH4;ΔH=-75 kJ/mol
(5)
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回收的CO2能夠有效地降低原材料的消耗,與此同時,起到調節(jié)溫度的作用。
在實際生產中,粗合成氣與焦爐煤氣在流經凈化單元后,可將其攜帶的二氧化碳和硫化物脫除,最終得到所需的凈化合成氣與焦爐煤氣。其中,脫除的硫化物會流入克勞斯回收硫的單元,而脫除的大部分二氧化碳,部分會流入焦炭加壓氣化單元,作為氣化劑來供氣化爐使用,實現(xiàn)了變廢為寶,減少原材料消耗的目的;為了避免二氧化碳直接排入空氣中,對氣候環(huán)境造成影響,剩余的二氧化碳回收單元回收。
深冷分離單元主要借助機械的方式把氣體進行壓縮,當氣體經過冷卻處理后,采用蒸餾的方式將氣體分流。分離之后的氣體進入甲烷部分氧化單元,進而合成甲醇。
經過分析發(fā)現(xiàn),粗焦爐煤氣包括如下幾種氣體:H2、CH4、CO、N2、CO2等。這些氣體先流經凈化單元進行凈化后,再經吸附單元進行分離,最終可得到甲烷氣體和氫氣氣體。當吸附床達到最高壓力時,可把被分離后的氣體混合物通入吸附床,這時吸附劑會選擇性吸收部分強吸附組分,而弱吸附組分會在吸附床的另一端排出。此外,對氣體進行減壓解析,進而能夠實現(xiàn)回收吸附劑的作用。當處于變壓吸附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地將焦爐煤氣中的混合氣體進行分離,使氫氣的濃度達到為99.99%,進入下一單元。
溫和條件下,部分氧化能夠有效地推動甲烷轉化,其反應條件為:壓強為1.5 MPa~3 MPa,其中部分氧化化學式如式(6)~式(11)。
CH4+2O2→CO2+2H2O;ΔH=-803 kJ/mol
(6)
CH4+3/2O2→CO+2H2O;ΔH=-519 kJ/mol
(7)
CH4+O2→CO2+2H2;ΔH=-319 kJ/mol
(8)
CH4+H2O→CO+3H2;ΔH=+206 kJ/mol
(9)
CH4+CO2→2CO+2H2;ΔH=+247 kJ/mol
(10)
CO+H2O→CO2+H2;ΔH=-41.2 kJ/mol
(11)
部分氧化單元經過反應合成氣中,氫碳比在1.5~2的范圍內。
本單元主要為合成氣體發(fā)生化學反應,進而產生甲醇。經過實踐發(fā)現(xiàn),甲醇合成成熟的工藝為:高壓法和中低壓法。其中,高壓法合成甲醇時,所采用的催化劑為鋅、鉻,其在高溫高壓環(huán)境中合成甲醇。對于低壓法而言,其采用的催化劑為高活性銅基,反應條件為5 MPa。經過對工程探究發(fā)現(xiàn)選擇高壓法比較理想,在合成塔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條件為:25 MPa、400 ℃,由此選用鋅、鉻作為催化劑。
經過對該公司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生產設備凈殘值率達到5%,相應的折舊率年限為10年。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折舊也是按照年限計算。對于維修費而言,需要按照固定資產的5%計算,成本分布如圖3所示。
圖3 原料及公用工程費用成本分布
筆者選擇某焦炭公司使用的原料以及相應的工程造價為例,焦炭、焦爐煤氣、冷卻水、工藝軟水、污水處理、工業(yè)用電、動力煤價格分別為:2 000元/t、0.5元/標立、0.2元/t、10元/t、5元/t、0.7元/度、400元/t。通過分析圖3可以發(fā)現(xiàn),焦炭以及焦爐煤氣來源于甲醇裝置原材料以及相應的輔助材料,焦爐煤氣所占的比例較大,所占的成本占到51%,其次,焦炭所占成本的33%。對于輔助材料而言,吸附劑占到成本費用為6%,催化劑鋅、鉻占到成本費用為6%。
圖4與圖5表示焦炭、焦爐煤氣制甲醇裝置的工程費用分布以及生產裝置投資成本分布。通過分析圖4、圖5,在構建新的工藝裝置系統(tǒng)時所占的工程費用為22%,而相應的產外工程在總成費用中達到3%,而工藝裝置在總費用中所占的費用為75%,在裝置方面,甲醇合成環(huán)節(jié)占總成本的65%。因此,甲醇生產環(huán)節(jié)比較合理,該工藝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原利用低的材料。
圖4 生產裝置投資成本分布
圖5 工程費用分布
通過分析圖6發(fā)現(xiàn),生產成本在該工藝中占比最大達到90%,其次是管理費用,在總成本中占比達到4%,涉及管理人員的薪酬、資產折舊,最后財務費用以及營業(yè)費用,占比達到3%。由此可見該工藝中生產成本產比最大,其次主要是管理費用,該工藝的成本分布相對較合理,這種成本分布有助于降低焦炭與焦爐煤氣制甲醇成本消耗,提高生產效益。
圖6 總成本分布
1) 在實施工藝的過程中,以焦炭與焦爐為原材料,主要涉及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空氣空分制氧氣、加壓氣化、凈化、深冷分離、變壓吸附、甲烷部分氧化,最終可以制作成為甲醇產品。
2) 在制作合成氣碳氫互補時,選用價格低的焦炭和焦爐,將凈化之后的二氧化碳循環(huán)到加壓氣化單元中,實現(xiàn)資源的重復利用,更好地實現(xiàn)經濟效益。
3) 該工藝制作合成氣具有彈性,隨著市場的變化進行有效的調整,當焦炭價格比較高時,參與的原材料可以選用焦爐煤氣。當焦炭價格走低時,參與的原材料可以選用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