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勁波
財務預算全面從嚴從緊政策的實施和會計財務工作轉型,使基層中國人民銀行會計財務工作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對新形勢下有效履行會計財務服務保障職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結合基層中國人民銀行實際,就加強預算管理和財務資源統(tǒng)籌、改進會計財務管理方式、優(yōu)化細化管理內容、落實從嚴管理要求等相關問題進行探討,理清工作思路。
深刻認識和積極應對全面從緊的預算管理形勢
大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我國面臨的內外部環(huán)境嚴峻復雜,宏觀經濟形勢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政府過緊日子,人民過好日子”的相關要求和統(tǒng)一部署,財政部持續(xù)壓緊中央預算單位財務經費支出,給中國人民銀行財務收支狀況帶來深刻影響,明顯增加了業(yè)務運轉和工作履職財務保障難度。
人員費用支出方面。從基層中國人民銀行的實際情況看,雖然近年來已經實現人員費用與工資計劃的基本匹配,但由于地方與中國人民銀行在養(yǎng)老保險、住房公積金和醫(yī)療保險繳費基數確認上的差異,導致基層中國人民銀行分配的“三項計提”費用指標與地方規(guī)定的實繳數額之間存在缺口。此外,基層中國人民銀行的人員費用中,撫恤金、余命險、工傷及失業(yè)保險、離退休人員醫(yī)療費和基礎績效等支出事項在上級行初次核批時也一直未做明確規(guī)定,需要在后續(xù)的預算調整和執(zhí)行中另行安排。
公用經費、項目支出、行政事業(yè)類支出方面。根據最近兩年預算指標實際分配情況匡算,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按照“同口徑數據一致”的原則,在2020年對赤峰市縣兩級行壓減公用經費19%、項目支出30%、行政事業(yè)類支出20%的基礎上,2021年再次對上述三項經費支出壓減8%、46%和59%。經過連續(xù)兩年的大幅度壓減,赤峰市縣兩級行目前的公用經費指標已經比2019年下降34%,行政事業(yè)類支出下降67%。與2019年相比,行政事業(yè)類支出的二級科目中,電子設備購置費下降53%,貨幣發(fā)行費下降56%,電子設備運轉費下降77%,安全防衛(wèi)費下降79%,其他固定資產構建費下降84%。行政事業(yè)類支出中除電子設備購置費外,其他購置類支出最近兩年均未做具體支出安排。
預算供需失衡矛盾凸顯。在資金來源大幅度減少的同時,物價水平的提高和支出需求的不斷增長,進一步加劇了預算供需失衡矛盾。特別是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公用費用中還需要額外列支公車改革個人補貼費用。2021年,赤峰市縣兩級行公車改革個人補貼費用支出總額接近300萬元。此外,市縣兩級行機構和業(yè)務運轉相關支出、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等剛性支出都需要全額保障。受長期形成的臨時用工多、勞務費用開支大等因素的影響,全市中國人民銀行系統(tǒng)財務預算緊平衡狀態(tài)將進一步凸顯,財務資源與支出需求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
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在會計財務工作會議上反復強調:要充分認識“過緊日子”不是應急之策,而是貫穿當前各項工作的全局性、常態(tài)化要求。要將過“緊日子”作為當前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要原則,引導預算需求單位和部門壓實主體責任,切實糾正認識、管理和執(zhí)行上的偏差,避免不切實際的過高預期。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還特別明確,除非另有規(guī)定,中央財政今年將不再追加部門預算。這勢必進一步加大基層中國人民銀行預算平衡難度,使公用經費、項目支出、行政事業(yè)類經費執(zhí)行面臨更大壓力。對此,每級中國人民銀行都必須保持清醒認識,牢固樹立艱苦奮斗、勤儉辦行思想,準確把握、主動適應和積極應對全面從緊的預算管理形勢,做好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準備。
堅持有保有壓? 落實財務預算全面從嚴從緊管理要求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勤儉節(jié)約、量入為出、精打細算,從根本上改變以往大手大腳花錢的行為習慣。一方面,按照保運轉、保履職、保職工切身利益的原則,精準測算預算資金需求,加強財務資源統(tǒng)籌,積極向上級行反映預算執(zhí)行的實際困難,爭取財務經費和支付系統(tǒng)運維資金、征信查詢費等專項資金支持。加強協調溝通,積極爭取地方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努力緩解預算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借助會計財務綜合業(yè)務系統(tǒng)和“公用經費與行政事業(yè)類經費支出定額標準化數據庫”,強化預算執(zhí)行過程監(jiān)控,不斷優(yōu)化財務資源配置,把握預算支出進度,提高預算分配和預算執(zhí)行的科學性、精準性和均衡性。做好財務預算的精細化管理,使預算支出標準更加精準細化,最大限度地節(jié)約寶貴的財務資源,為保障市縣兩級中國人民銀行履職和職工切身利益提供有效財務支撐。
多措并舉壓減費用支出。積極應對“過緊日子”對機構和業(yè)務運轉產生的消極影響,通過舉辦視頻會議和視頻培訓、開展非現場檢查、減少上級中國人民銀行人員借用、精簡公出人數、縮短公出時間、降低住宿標準、爭取出行購票優(yōu)惠、實行勞務用工控編限薪、協調外包服務機構對管理費進行減免、倡導因陋就簡、修舊利廢等節(jié)支措施,大力壓減會議、培訓、辦公、差旅、勞務、購置等一般性支出,杜絕鋪張浪費,嚴禁一切無實質意義和效果的形式主義事務形成的費用支出,切實做到“能不花的錢堅決不花,需要花的錢掰成兩半花”,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為保障必要和重點支出留出空間。今年上半年,赤峰市縣兩級中國人民銀行差旅費、辦公費兩項支出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近三成,各項緊縮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強化預算支出法規(guī)制度約束。加強預算支出審核,嚴格執(zhí)行財經紀律和會計財務法規(guī)制度。對大額資金支出、重大項目支出,按規(guī)定提交黨委(黨組)會議審定。對限額以上大額費用開支逐級履行簽報手續(xù),對臨時性支出提前向會計財務部門備案。嚴格控制無依據、超預算、超范圍支出,嚴禁以預提虛列、違規(guī)掛賬等方式套取預算資金,不得以任何理由突破預算指標限制,嚴禁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之間、基本支出各科目之間、項目支出各賬戶之間的預算指標相互擠占。加強基建項目預算支出管理,強化項目配套資金統(tǒng)籌和支出進度管控,嚴格按工程進度和合同約定支付項目資金,把好資金出口關,防止工程項目超預算支出。
加強專項資金管理。認真落實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嚴禁專項資金超范圍支出。對大額專項資金支出,履行黨委(黨組)會議審定和相應的審批程序后方可列支。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有關文件和通知的精神,支付系統(tǒng)運維資金的使用管理應遵循以下要求:一是運維資金申報和支出要體現與支付清算業(yè)務的相關性,不得申報和列支辦公用品購置、一般性裝修工程等應由財務經費保障的支出內容。二是提高項目規(guī)劃和支出計劃的精準性,保證項目支出申報和執(zhí)行相匹配。如確需進行支出項目調整,要按規(guī)定履行行內項目變動審批手續(xù),并在運維資金年度使用管理報告中詳細說明調整原因和支出變化情況。三是運維資金列支水電暖等共用支出要體現分擔比例,相關支出不得由運維資金全額承擔。四是嚴禁跨年度使用運維資金,因項目跨年度實施導致運維資金結轉結余的,要建立相應的項目資金管理臺賬,并書面說明項目建設、合同簽訂、當年已付款項和下年度付款規(guī)劃情況。五是支付和會計部門每年要至少組織一次運維資金使用管理情況檢查,資金使用部門要按規(guī)定進行運維資金支出績效自評。
堅持統(tǒng)籌推進? 努力完成會計財務各項重點工作任務
進一步加強調研信息工作。在以往取得良好工作成效的基礎上,下大力氣持續(xù)做好調研信息工作。
一是充分認識調研信息工作質量是專業(yè)能力、研究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整體工作水平的集中體現。要始終堅持狠抓調研信息工作不放松,結合會計財務工作轉型發(fā)展需要,將調研信息工作作為提高人員素質的重要實踐平臺、能力提升平臺,借鑒傳承所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推動調研信息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下發(fā)的調研指引,加強對中央銀行財務治理體系、獨立財務預算管理制度、預算績效管理、基本建設標準、集中采購體制機制、銀行業(yè)會計信息質量等相關領域的研究,開展中國人民銀行及銀行業(yè)金融機構資產負債和財務狀況分析,及時總結“過緊日子”和會計財務全面從嚴管理中的特色工作、亮點工作,突出反映工作中形成的經驗、做法、問題、措施和成效,不斷增強調研信息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健全考核機制,加大考核力度,提高調研信息在工作目標考核中的占比,調動各級行參與調研信息工作的積極性。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和調研成果采用情況,適時開展工作講評。
四是整合各方資源,拓寬調研渠道,創(chuàng)新調研方式,集中力量出精品。對內,注重發(fā)揮人才庫和會計財務青年骨干的主力軍作用,發(fā)揮分管領導及業(yè)務主管傳幫帶作用;對外,強化與調研和信息職能部門的合作溝通,對于上級行確定的重點調研課題和具備較強專業(yè)性、前沿性特征的專題調研,協調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課題組,通過內外挖潛、群策群力、協同攻關,實現資源共享和優(yōu)勢互補,形成調研信息工作合力。
強化巡視審計問題整改。主動適應內外部監(jiān)督持續(xù)從嚴的新形勢,注重問題整改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的有機結合。針對自身存在和上級行通報中反映的重要財務及資產管理事項未履行集體研究和審定程序、費用支出審核不嚴、審批手續(xù)和支出要件不全、會計科目使用不當、會計核算與賬務處理不規(guī)范、擅自擴大預算支出范圍、預算指標和經費科目相互擠占、采購方式和采購流程不合規(guī)、固定資產調撥驗收不嚴格、入賬不及時等典型問題,深入分析問題成因,建立問題責任清單,落實對賬銷號制度,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切實加強對內外部監(jiān)督中發(fā)現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跟蹤督導,做到舉一反三,及時消除隱患,確保整改到位,不斷提高會計財務內控管理水平。
規(guī)范和加強資產管理。加強與資產管理和資產使用部門的協調配合,規(guī)范固定資產購建、調撥、驗收、登記、保管、清查、處置等工作流程,強化固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組織資產檢查盤點,摸清存量資產底數,健全資產管理檔案,保證各類資產賬實相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規(guī)范不動產處置利用,促進不動產的有效盤活和集約使用,提高不動產使用效率。督促相關部門落實基建維修、科技機房遷建、保衛(wèi)技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建設項目管理主體責任,推動實現基建項目全過程、全方位精細化管理。完善采購管理機制,落實面向中小企業(yè)預留政府采購份額實施方案要求,在“管采分離”的原則下,加強采購需求、項目評審、合同簽訂、履約驗收等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從制度上堵塞漏洞、排除隱患、防止跑冒滴漏。規(guī)范車輛出行和維修維護管理,健全車輛管理制度,完善公務出行車輛保障。配合培訓療養(yǎng)機構改革,按要求做好培訓中心資產移交和賬務核算工作。
持續(xù)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切實增強績效管理意識,落實績效管理責任,將績效理念深度融入項目實施和預算管理全過程。督促資金使用部門及時分解落實年度績效目標,試點開展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組織項目支出成本效益分析,探索建立符合基層中國人民銀行特點的整體預算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嚴肅預算安排,優(yōu)化資金配置,促進資金需求部門進一步完善管理措施,節(jié)約支出成本,減少支出的隨意性,不斷提升支出成本與績效目標執(zhí)行控制能力。注重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增強績效評價與預算安排的匹配度,更好地發(fā)揮績效導向作用,提高財務資源使用效益,推動提升預算支出效率、政策實施效果和業(yè)務履職效能,防止績效管理流于形式。
穩(wěn)步推動預算決算公開。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已經明確,地市中支以上分支機構要普遍實行預算決算公開。2021年首先在單位內部公開,從2022年起通過互聯網門戶網站向社會公開。預算決算公開作為財務預算領域重要的制度創(chuàng)新,是預算單位接受內外部監(jiān)督的有效方式,對于確保預算資金的公開透明和安全高效,促進預算管理法制化和科學化意義重大。
為適應預算決算公開需要,包括基層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所有預算單位必須在做好與預算決算公開相關的建章立制工作的基礎上,科學制定和分配預算,嚴格支出管理,加強預算約束,及時糾正預算執(zhí)行過程存在的偏差,從根本上杜絕預算執(zhí)行中的違規(guī)違紀問題。
同時,也要求基層中國人民銀行會計財務部門和從業(yè)人員,不斷加強對預算決算公開制度規(guī)定的準確理解和恰當把握,充分反映本級和轄內預算決算管理過程的實際情況,確保公開內容客觀真實、公開程序規(guī)范完整,努力打造預算決算公開陽光工程。
作者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赤峰市中心支行
責任編輯:鐘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