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俊 王敏 陳亦霖 韓銳 曹嫚嫚
(廣東茂名農(nóng)林科技職業(yè)學院 525000)
近年來,學習動物醫(yī)專業(yè)的學生越來越多,動物骨骼標本是學生了解動物運動系統(tǒng)組成和特點的重要教學工具,其直觀、形象的特點可增強學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同時可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果[1,2],為后續(xù)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骨骼標本可分為整體和散裝兩種類型[3]。散裝骨骼標本即為各個部件骨骼,整體骨骼標本是將骨骼按照原來的自然位置安裝為一整體,本文所做骨骼標本為整體骨骼標本。
直頭鑷子、直頭剪刀、新刀片、牙簽、注射器(針筒)、刷子(牙刷)、不銹鋼盆、鐵鍋、煮水壺、不銹鋼漏盆、塑料籃子鏤、塑料量杯(量筒)、筆記本、筆。
無水乙醇、雙氧粉(昌樂富強化工科技公司)、洗潔精、膠水(502)。
成年鴨、鯰魚為學院自養(yǎng)。
選取發(fā)育成熟,體形正常,結構完整的鴨和鯰魚(如圖1)。
采用頸靜脈放血方法小心處死鴨,注意不能破壞頸部骨骼;采用離水法處死鯰魚。
2.3.1 去掉毛發(fā)及其附屬物
將鴨放入燒開的水中燙30s,將其全身羽毛燙透后撈出,用手拔掉其全身羽毛;用刀刮去鯰魚的鱗片。
2.3.2 去除內(nèi)臟
對鴨,用鑷子輕夾腹壁肌肉,用剪刀剪開腹腔壁,扒出內(nèi)臟,不要損壞胸骨和肋骨;鯰魚的內(nèi)臟要等到肌肉剔除后才能清除[4,5],以免傷到魚骨。
2.3.3 鴨肌肉的剔除
將去除內(nèi)臟的鴨放入鍋中煮1h,悶30min,之后將鴨撈出,用刀片剔除大塊肌肉,用刷子去除附著在骨骼上面的小肌肉[6]。此步驟可反復進行,直至將所有肌肉剔除。
2.3.4 魚肌肉的剔除
用鋒利的刀小心將魚身上大塊的肉切除,之后即可看到魚內(nèi)臟并小心將其取出,剩下小塊的肉放入燒開的水中燙10~15min,用刷子將小塊肉刷掉。
將注射器針頭經(jīng)枕骨大孔處伸入顱腔,變換方向攪碎腦髓,先用注射器抽出攪碎的腦髓,后用注射器吸水后向顱腔里面射把殘余的腦髓沖出來。
將剔除肌肉的所有骨骼清洗干凈,放在太陽光下暴曬,逼出其中的脂肪[7]。用洗潔精洗去脂肪后再暴曬,直至脫去骨骼中絕大部分脂肪。
漂白粉和開水按照重量比1:5 混合、溶解后將骨骼放進去浸泡12h 左右。待骨骼變成潔白時取出,清水沖洗干凈曬干。
按照動物骨骼解剖結構,用膠水將骨骼一一連接起來。用不銹鋼絲穿入錐孔,將脊椎連接起來。
根據(jù)動物骨骼主體的長短,寬窄選擇合適的木板作為固定標本的臺板。依據(jù)動物骨骼重量選取粗細合適的金屬絲作為支柱,依據(jù)動物骨骼主體長短和四肢位置確定支柱的數(shù)量和位置。在臺板中線或相應位置選取合適的距離鉆孔。將金屬絲穿透臺板,在臺板底部的小槽中固定(如圖2)。
在動物醫(yī)學專業(yè)《動物解剖學》一課中,動物的運動系統(tǒng)-骨骼這一章節(jié)內(nèi)容重要且抽象,學生學習難度大。在教學中,如果單純利用教材和圖片很難讓學生掌握動物骨骼構成。而利用動物骨骼標本教學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教學難點[8],骨骼標本可以直觀、形象地告訴學生動物全身骨的構成,各骨骼的形態(tài)、名稱及數(shù)量等,可以讓學生迅速掌握該部分的知識點。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學習肌肉分布,神經(jīng)分布,血管分布等知識,為后續(xù)學習《獸醫(yī)外科學》《獸醫(yī)臨床實踐技術》和《動物生理學》等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動物骨骼標本的制作要經(jīng)歷選擇動物、處死動物、剔除肌肉、脫脂、漂白、組裝等復雜且耗時的過程,對學生來講有難度。在筆者指導下,學生首先學習了相關動物骨骼系統(tǒng)的知識,接著給學生講述了制作骨骼標本的大致過程,然后帶領學生完成骨骼標本制作。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很高,動手能力很強,他們也學會了團隊協(xié)作,提高了其做事要嚴謹?shù)囊庾R。
將該標本用于《動物解剖學》課堂教學中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這門課產(chǎn)生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