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崗
文化,高雅有品,古今中外都是人的最好招牌和裝點。但文化的獲取不比野生人參生長容易。一個人小學讀到大學,16年才弄個學士,且未必就詩書滿腹。而一個人若混得有點頭臉,沒點文化,一張嘴全是口號+他媽的,也真上不得臺面,對不起江東父老。越缺什么就越想秀什么,咋整?裝唄!
裝有文化的關(guān)鍵是多往身上貼文化標簽,有道是:辭章歌賦偶出口,對子聯(lián)句露一手;琴詩書畫不易裝,棋酒花茶可以有;子乎者也蹦蹦字兒,外語單詞作作秀。此乃總論,具體方法就多了。比如背書名詩名詞牌名、秀藏書玩書法等等,其中,歪解漢字是裝有文化的最簡便手段,有必要重點說說。
漢字是文化的最基本符號,解字分正解、趣解和歪解。其實,趣解也屬歪解,只不過雅趣多些罷了。愚以為,以《說文》為依據(jù),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種造字法解構(gòu)漢字的,即為正解。正解高深復(fù)雜,你得把《說文》翻爛。啥叫趣解、歪解?先看樣本。
乾隆下江南途遇農(nóng)夫,問宰相張玉書“農(nóng)夫的‘夫’字怎么寫?”張玉書順口答道:“就是二橫一撇一捺,轎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這么寫?!鼻÷牶髶u頭說:“你這個宰相,連個夫字的寫法也辨不清?農(nóng)夫是刨土之人,上寫土字,下加人字;轎夫肩上扛竿,先寫人字,再加二根竹竿;孔老夫子上通天文,下曉地理,這個夫字寫個天字出頭;夫妻是兩個人,先寫二字,后加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這個字先寫個大字,加一橫便是。用法不同,寫法有別,不能混為一談啊?!鼻〗狻胺颉保墙馊そ馇山庥谝惑w,堪為典范。
當代才子楊子才付多年辛勞著《螢窗詠史詩》,心生感慨,吟成七古一首:
眼橫鼻直下為口,上有雙眉似草頭,
人面天然成“苦”字,從生到死苦無休。
好吃懶做成豬狗,坐享其成天所仇。
一世勤勞少愧疚,甘甜須在苦中求。
楊老相面解“苦”詠人生,也是智解趣解巧解之佳品。
以上不難看出,趣解不僅像那么回事,是那么個意思,更妙趣橫生。但趣解需要知識和巧慧,不是那么容易的。有的趣解也很牽強。如有人解“和”字:“禾”代表人人有飯吃,“口”代表人人能說話,一“禾”一“口”,就天下太平。趣味性明顯不足,但解出了一個宏旨要義,故可勉作趣解。
歪解則容易的多。多次聽土豪企業(yè)家歪解“企”字:“上人下止,合而為企。沒有人,企業(yè)生命就終止了?!比缓筮肿煲恍?。乍聽,也像那么回事,但生硬粗糙。事實上,企是會意字。止乃足,人舉踵望、踮腳看、企望的意思。另倉頡造字是黃帝時期,而企業(yè)產(chǎn)生于16至17世紀。漢語“企業(yè)”一詞,是從日本流入的??刹皇锹?,企業(yè)還沒產(chǎn)生呢,哪來的生命?
看電視劇和珅歪解“官”字: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口,先喂飽上面那個口,才能喂下面那個口。貪人貪解,言之成理。也有人把“吹”字解為“欠揍的嘴”,解“信”字為“人說的話”,把簡化了的“會”字解為“人頭云集”或“人云亦云”的,都有那么個意思,但都既非正解,也非趣解,只能算歪解了。
最近,看了兩組貶損知識分子的漢字歪解。一組是“成敗”二字。且看解構(gòu):什么是成?萬戈為成,戈就是軍隊,誰的軍隊多誰就能成功!再看敗字,一個貝加一個文,貝文為敗,誰拿著文人當寶貝誰就必然失??!
另一組是“士仕”二字,這么解的:歷史上當政者從不把知識分子當人看,士是胥吏、捉刀吏、辦事員,仕是官員。說知識分子只有當了官,才配給加上一個人字旁,才算是個人,不當官就不是人,就不能加這個人字旁。自然就列為“八娼九儒十丐”,成了“臭老九”。
可見,歪解也有點像的意思和巧趣,但比較牽強附會,且趣味不足;有的有失文雅,顯得粗俗。歪解無所謂對錯,唬人就行。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歪解也有點像,容易讓人信為正解而以訛傳訛、誤人子弟。因此有必要指出,凡對漢字作歪解者,歪解后當告知正解,可這也正是土豪們的軟肋,真是難為他們了。
另有,解字若和用典結(jié)合起來,裝有文化的效果更佳。我曾認識一位官員,欲要身臨某處描述什么場景什么事,先讓秘書尋章摘句查典故,然后臨場擇用,演出效果很是不錯。
當然,裝有文化只能裝一時,往往裝著裝著就露餡兒了,且“腹有詩書氣自華”是裝不出來的。從長計議,還是得多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