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
去年汛期,綿陽各江河均發(fā)生較大洪水,其中涪江發(fā)生50年一遇特大洪水,對寶成鐵路涪江大橋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當年8月17日13時許,搶57094次、搶57096次兩列重載貨物列車共計8100噸,分別被機車推上寶成鐵路上下行涪江大橋,應對洪峰過境,這就是“重車壓梁”。通過增加橋梁自重,提高梁體穩(wěn)定性,應對洪峰沖擊。
“重車壓梁”給我們許多啟示,其實人也是這樣,適當有些壓力不是壞事。當年鐵人王進喜有一句名言:“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彼^輕飄飄,就是飄飄然,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從而躊躇滿志,不求進取。對于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自滿自足,得過且過,遇事淺嘗輒止,熱衷于形式主義、表面文章,當然也就無所作為。
現(xiàn)在各級領導機關都在強調為干部減負,這是非常必要的。但這個減負減的是官僚主義之負、形式主義之負,減的是文山會海之負、各種名堂的檢查評比之負,而不是讓干部沒有壓力。紀曉嵐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中,有一個人們比較熟悉的故事:“北村鄭蘇仙,一日夢至冥府,見閻羅王方錄囚。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稱所至但飲一杯水,今無愧鬼神……”北村鄭蘇仙,一天夢見自己到了冥王府,看見一個穿官服的人氣宇軒昂地進了大殿,自稱在世時所到之處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現(xiàn)在無愧于天地鬼神。閻王微笑著說:“設立官制是為了治理國家、造福百姓,如果不要錢就是好官,那么立個木偶在公堂上,它連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潔嗎?”官員聽了又辯解:“我雖沒有功勞,但也沒有罪呀!”閻王說:“你所作所為都是為保全自己,某個案子,你為了避開嫌疑而不肯表態(tài),這不是辜負了百姓嗎?某件事情,你害怕麻煩而不去興辦,這不是辜負了國家嗎?為什么對官員要三年考察一次政績呢?因為無功就是罪?。 笨梢韵胂?,鄭蘇仙夢到的這位官員,在位時一定活得輕松自在,志滿意得。遇事能推則推,能拖則拖,沒有任何壓力??墒沁B閻王爺都明白,這樣的官員連木偶都不如。因此,各個層面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不僅要有壓力,而且必須要有壓力。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外各種風險挑戰(zhàn),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意識。而化解危機的出路在于學習,在于永不滿足地、不斷地學習。因此,學習要有壓力;我們面臨的問題千頭萬緒,在紛繁復雜的表面現(xiàn)象背后,主要原因還是發(fā)展不足。發(fā)展中的問題必須通過發(fā)展來解決。因此,發(fā)展要有壓力;群眾工作更要有壓力。特別是抗洪、防疫這樣重要的工作,事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只有領導干部感覺到肩頭有千鈞壓力,才能杜絕疏漏,減少損失?!霸鰪姂n患意識,始終居安思危?!泵恳惶帒n患,每一個潛在的危機,都應當成為領導干部的壓力。
這些年,敢于擔當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口頭禪。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的道理,也都了然于胸。擔當是什么?就是把責任放在心頭,把壓力扛在肩頭;就是在困難面前敢于挺身而出,不回避、不甩鍋,壓不垮、拖不爛,不達目的不罷休。
有壓力才有動力。古代的西門豹致力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水患,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李冰父子千方百計開鑿都江堰,把成都平原變?yōu)楦皇奶旄畤?今天的干部殫精竭慮脫貧攻堅,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他們心中都有一種壓力,這種壓力就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責任。其實,不僅為公如此,為私亦如此。尼采認為:“良機對于懶惰沒有用,但勤勞可以使最平常的機遇變良機?!倍趧诘膭恿磥碜杂诓桓势接沟膲毫Α?/p>
有壓力才有進步。所謂千錘百煉,無非就是反復鍛打。如果干部是一塊生鐵,壓力就是鍛鐵的錘子。有人喜歡標榜瀟灑,瀟灑無錯。但是,這種瀟灑應當是在工作中勇于攻堅克難,不斷有所斬獲的瀟灑。而不是將工作置之腦后,一天到晚高談闊論,甚至縱情聲色的瀟灑。那樣的瀟灑就像在洪水面前沒有重載加壓的橋梁,說不定哪一天就會垮塌。因此,領導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千萬不可追求沒有壓力的工作狀態(tài)。即使沒有外界的壓力,也要善于自我加壓。井有壓力才能“出油”,人有壓力才能成才。
諸葛亮在《后出師表》中說:“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弊鳛轭I導干部必須要有這樣的壓力。有壓力是有使命感的表現(xiàn),有壓力是負重奮進的表現(xiàn)。而善于傳導壓力是一種領導藝術,善于自我加壓是一種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