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詩經·秦風》與春秋時期秦國的禮樂制度建設

        2021-01-07 12:18:36汪祚民
        天水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4期
        關鍵詞:制度

        汪祚民

        (安慶師范大學 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 安慶 246011)

        《詩經》是周代禮樂制度的產物,其中的《秦風》更是春秋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的集中展示。關于《詩經》與周代禮樂制度的關系,近幾十年來,學術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但《秦風》與諸侯國禮樂制度建設關系的專題研究較少。秦被周王朝封立為諸侯國在東周伊始,立國較晚但實力漸強,《秦風》進入周王朝禮樂詩歌總集與秦國漸強的實力和春秋時期秦國的禮樂制度建設是分不開的。因而,探討《詩經·秦風》與春秋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的關系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一、秦受封諸侯與春秋時期秦國的禮樂制度建設

        秦本嬴姓游牧部族的一支,原居西犬丘。西周時,秦人的先祖大駱之子非子因善養(yǎng)馬被周孝王“召使主馬于汧渭之間,馬大蕃息”,[1]154政績顯著。周孝王因此封其為周朝的附庸,分其土,“邑之秦,使復續(xù)嬴氏祀,號曰秦嬴”。[1]155周厲王執(zhí)政后期,西戎叛周,滅犬丘大駱之族。周宣王四年,任命非子曾孫秦仲為周大夫,討伐西戎。秦仲出于國恨家仇,與西戎征戰(zhàn),戰(zhàn)死于戎。周宣王派兵七千人,支持秦仲之子秦莊公兄弟繼續(xù)討伐西戎,最終贏得勝利。莊公“居其故西犬丘”,被封為西垂大夫。莊公卒,子襄公繼任。周幽王任用善諛好利的虢石父為卿,寵幸褒姒,重立褒姒子伯服為太子,廢申后與太子宜臼,導致嚴重的政治危機。申后的母國申侯對周幽王廢后廢嫡的舉動極為憤怒,聯合繒侯與犬戎,攻殺幽王于驪山。依《史記》相關記載,幽王被殺后,眾多諸侯與申侯共立太子宜臼為周王,是為周平王。秦襄公因擁立平王有功,于公元前771年被封為諸侯。[1]457周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周避犬戎難,東遷洛邑。秦襄公以兵護送周平王東遷。但《古本竹書紀年》與清華簡《系年》的記載卻并不如此簡單?!洞呵镒髠髡x》昭公二十六年疏引《汲冢書紀年》:“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盤以為大子,與幽王俱死于戲。先是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大子,故稱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攜,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攜王為晉文公所殺。以本非適,故稱攜王。”清華簡《系年》第二章曰:“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盤。褒姒嬖于王,王與伯盤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師,圍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繒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邦君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攜惠王。立二十又一年,晉文侯仇乃殺惠王于虢。周亡王九年,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晉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師。三年,乃東徙,止于成周。”[2]①竹簡釋文中的通假字、異體字、原簡序號皆不照錄,取圓括號中的通行字。綜觀兩則出土文獻材料,結合《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攜王奸命,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遷郟鄏”的記載,可以復原出當時的政治格局:幽王死后,一方面,申侯與諸侯立平王于申;另一方面,虢公翰立余臣于虢,稱為攜惠王。二王并立達二十一年之久。最后晉文侯殺攜王,周平王才真正成為天下的共主。由于目前對上述清華簡文中的“周亡王九年”的不同理解,產生了對周平王東遷時間及相關史實的認識分歧。通過比較反思,筆者更傾向于李零先生的看法:“幽王八年,他已被殺于驪山,所以第二年才叫‘周亡王九年’,即已故周王的第九年。這一年,天下無王,簡文說‘邦君諸侯焉始不朝于周’,其實是想來朝見也無法朝見了,所以晉文侯才趕緊立王?!耐鯊U太子是七年事,幽王被殺是八年事,秦襄公將兵救周可能在幽王八年、九年之間。他護送平王去洛邑,應該先到鎬京,到達鎬京在幽王九年,東遷洛邑在幽王十一年。簡文說平王東遷是由晉文侯送到成周。也許,秦襄公所護送只是少鄂到鎬京這一程,鎬京到洛邑這一程則是由晉文侯來接?!盵3]在周幽王死后二王并立的復雜政治環(huán)境中,秦襄公始終是周平王的堅定支持者和擁護者。也正因如此,周平王封秦襄公為諸侯。

        《史記·秦本紀》對春秋時期秦國各君在位時間、居葬地點、都城建置、開疆拓土和禮樂制度建設等情況都做了簡要記載,其中關于春秋禮樂制度的記載非常簡略。春秋時期秦國從襄公到悼公共歷十六位國君,只有襄公、文公、武公、德公、宣公、穆公等國君名下載有禮樂制度方面的內容。在此六君中,襄公作西畤祠上帝,武公確立以人從死的葬制,德公提升了文公確立的鄜畤郊祭白帝的規(guī)格,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青帝,各有一項禮樂制度建設,而文公和穆公最為突出,都有三項以上的禮樂制度建設。不過這些禮樂制度多為禮制,樂的方面很少涉及。下面結合考古發(fā)掘資料和《左傳》《國語》中的相關記載,對春秋時期秦國的禮樂制度建設進行考察。

        《史記·秦本紀》載:“襄公于是始國,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乃用駵駒、黃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边@實際談到襄公始國后秦國的禮樂制度建設。設西畤祠上帝,意在向上天昭告秦國日漸強大的氣象。司馬遷《史記》將此事載入《十二諸侯年表》,并在《六國年表》序中作了評論:“秦襄公始封為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僣端見矣。禮曰:‘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其域內名山大川。’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義,位在藩臣而臚于郊祀,君子懼焉。”這表明秦襄公創(chuàng)立的西畤這種郊祀制度雖然表現了秦人的高遠志向,但有違周王朝的禮樂制度。設置西畤祠上帝等禮樂制度比較容易完成,但“與諸侯通聘享之禮”還需要一系列相關的禮樂制度和運行機制。這在秦襄公時期并未完成,其主要原因是襄公始國后面臨伐戎征戰(zhàn)的嚴峻形勢。秦襄公由大夫成為諸侯,周平王雖“賜之岐以西之地”,但有一個前提:“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1]156封地是諸侯身份顯現的重要標志,而此時秦國封地是一個需要付出慘重的戰(zhàn)爭代價才能得到的。襄公為了證明秦國是一個名實相符的諸侯國,必須盡快拿到這塊封地,于是為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伐戎戰(zhàn)爭。封立諸侯五年,一直戎馬倥傯,伐戎至岐,因失利而戰(zhàn)死。這種情勢決定了秦襄公沒有時間和精力來著手建立系統的禮樂制度。因此,襄公“與諸侯通聘享之禮”如同當時秦國的封地,只是有了一個資格,具體落實還要付出努力。

        秦文公進一步鞏固了襄公的伐戎成果,繼位三年,以兵七百人東獵,四年至汧渭之會。十六年(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發(fā)動了全面的伐戎之戰(zhàn),將西戎徹底趕出了原西周京畿之地,“收周余民而有之,地至岐,岐之東獻之周”,[1]156實現了襄公受封諸侯時周平王許諾逐戎得地的目標,成為一個真正富有戰(zhàn)斗力的諸侯大國,也為秦國的禮樂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妒酚洝で乇炯o》載秦文公完成了三項禮樂制度建設。第一是“初為鄜畤”以效祭白帝。這也如同襄公時設立的西畤,是違背周王朝禮樂制度但富有秦人個性的郊祀制度。第二是“法初有三族之罪”。這是適應秦國對日益擴大的疆域進行有效治理的需要。第三是“初有史以紀事,民多化者”。也就是說,秦文公開始設立史官,記載秦國重大的歷史事件、典章制度,擔當以史化民的職責。史官的初設是秦國禮樂文化建設的重要步驟,秦國的歷史與文化等通過史官的記載得以流傳。司馬遷寫作《史記》時所參考的《秦記》,就是秦國設立史官的重要作品。史官的設立也意味著樂官的設立。在周王朝的禮樂文化體系中,史官與樂師常是并立而行的。如《國語·楚語上》轉述左史倚相語:“昔衛(wèi)武公年數九十有五矣……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師工之誦。史不失書,蒙不失誦,以訓御之,于是乎作《懿》戒以自儆也?!表f昭注:“瞽,樂太師,掌詔吉兇。史,太史也,掌詔禮事。師,樂師也。工,瞽蒙也?!薄妒酚洝なT侯年表》載衛(wèi)武公于周宣王十六年即位,周平王十三年卒。這段文字說明兩周之際衛(wèi)國的史官與樂師是并置而行的。《國語·周語下》載周王卿士單朝對魯成公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韋昭注:“瞽,樂太師,掌知音樂風氣,執(zhí)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兇。史,太史,掌抱天時,與太師同車,皆知天道者。”表明春秋時期周王朝瞽史并置?!蹲髠鳌は骞辍芳疚渥友詴x國“有史趙、師曠而咨度焉”,可見春秋時期晉國也是史官樂師并設。秦文公按周王朝的禮樂制度設立了史官,也會像晉衛(wèi)一樣,同時設立樂師之官。這從大堡子山秦公大墓旁的樂器坑可以印證。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陵園有兩座中字型大墓(M3,M2),目前學界的主要觀點認定兩墓墓主分別為秦襄公與其子文公。[4]在文公墓附近發(fā)現了祭祀樂器坑,坑中出土了成套編鐘、編磬、镈鐘、甬鐘。[5]秦文公時代有成套樂器,必定有演奏的樂師。樂師大概與史官同時并設。秦文公享國日久,在位五十年,與周平王并世四十六年,因而秦國“與諸侯通聘享之禮”的一系列禮樂制度以及與周王朝禮樂制度的對接機制應在秦文公時代建立起來。

        秦文公之后,獻給周王的岐東之地又逐漸為西戎所占領。秦寧公遣兵向東伐蕩社、蕩氏,獲其地。秦武公伐彭戲氏至華山下,滅小虢。西北“伐邽、冀戎,初縣之”,[1]159東“初縣杜、鄭”。秦國的國土不斷向東擴展。隨著國力的增強,祭祀與喪葬典禮由簡樸到隆盛。如秦文公祠鄜畤“用三牢”,到秦德公祠鄜畤用“三百牢”,犧牲數量提高百倍。從甘肅禮縣大堡子山遺址秦公陵區(qū)二號大墓和三號大墓考古發(fā)掘情況看,雖有人殉,但人殉數量分別只有十九人和八人,[6]到秦武公死,“初以人從死,從死者六十六人”。[1]160這就是說,人殉在秦武公之前沒有列入常規(guī)典禮,殉葬人數較少,至秦武公死,德公繼位后正式列入國君喪葬典禮,且人數成倍增加;到秦穆公死,殉葬者竟達“百七十七人”,其中甚至還有奄息、仲行、鍼虎三位良臣。秦國祭祀與喪葬典禮由簡樸到隆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秦國禮樂制度建設的發(fā)展走向。

        秦穆公雄才大略,滅梁、芮等國,晉獻河西之地,秦地東至于河。“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天子使召公過賀繆公以金鼓”。[1]169他積極介入晉國的事務,扶持晉惠公與晉文公歸國。秦穆公十一年(前649年),王子帶為亂,召戎攻王城,“秦、晉伐戎以救周”。穆公二十五年,“秦繆公將兵助晉文公入襄王,殺王弟帶?!蓖ㄟ^兩定晉君,兩次勤王,展示了大國的實力與尊王攘夷、匡正諸侯的道義擔當。他崇尚周朝禮樂文化,力圖踐行“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春秋時期秦國的禮樂制度建設在他執(zhí)政期間達到極致?!秶Z·晉語四》載:

        秦伯享公子如享國君之禮,子余相如賓。卒事,秦伯謂其大夫曰:“為禮而不終,恥也。中不勝貌,恥也。華而不實,恥也。不度而施,恥也。施而不濟,恥也。恥門不閉,不可以封。非此,用師則無所矣。二三子敬乎!”

        明日,宴。秦伯賦《采菽》,子余使公子降拜。秦伯降辭。子余曰:“君以天子之命服命重耳,重耳敢有安志,敢不降拜?”成拜卒登,子余使公子賦《黍苗》……秦伯賦《鳩飛》,公子賦《河水》。秦伯賦《六月》,子余使公子降拜。秦伯降辭。子余曰:“君稱所以佐天子匡王國者以命重耳,重耳敢有惰心,敢不從德?”

        這是魯僖公二十三年(前637年)秦穆公以國君之禮宴饗晉公子重耳的記載,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秦國的禮樂發(fā)展狀況。其一,秦穆公非常重視外交禮儀,強調在外交禮儀上應克除“五恥”,“五恥”不除,則無以治國用兵。這正是對周公制禮作樂所形成的禮樂文化精神的傳承與崇尚。其二,秦穆公和晉公子重耳所賦的詩,皆出自《詩經·小雅》。《毛詩序》曰:《采菽》《黍苗》,“刺幽王也”?!啊读隆?,宣王北伐也。”《鳩飛》,韋昭注曰:“《小雅·小宛》之首章也。”《毛詩序》曰:“《小宛》,大夫刺幽王也。”《河水》,韋昭注曰:“‘河’當為‘沔’,字相似誤也?!薄睹娦颉吩唬骸啊躲嫠罚?guī)宣王也?!笨梢娺@些都是周王朝禮儀用詩或公卿列士諷刺朝政所獻詩。秦穆公在以諸侯之禮宴饗晉公子重耳禮儀上賦《小雅》諸詩,是對周王朝禮樂歌詩的靈活運用和生動演繹。其三,秦穆公以諸侯之禮隆重宴饗重耳,少不了奏樂。上面的記載中雖未提到奏樂,但賦詩或本人賦誦,或由樂工代賦,其本身就是樂歌儀式的組成部分。以上三個方面足以說明秦穆公非常尊崇周王朝的禮樂文化,秦國的禮樂制度在穆公執(zhí)政時期已經非常完備,這為秦穆公嫻熟的外交賦詩提供了有力支撐。

        《左傳·文公元年》載:

        殽之役,晉人既歸秦帥,秦大夫及左右皆言于秦伯曰:“是敗也,孟明之罪也,必殺之?!鼻夭唬骸笆枪轮镆?。周芮良夫之詩曰;‘大風有隧,貪人敗類。聽言則對,誦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是貪故也,孤之謂矣。孤實貪以禍夫子,夫子何罪?”復使為政。

        魯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秦穆公不聽老臣蹇叔勸諫,勞師遠伐鄭國,遭遇晉師襲擊,兵敗于郩。當敗將孟明被晉放回秦國后,秦大夫都主張追究孟明的戰(zhàn)敗之罪而殺之,而穆公主動承擔敗戰(zhàn)之責,并引用芮良夫之詩作深刻的自我檢討。秦穆公所引芮良夫之詩原文出自《詩經·大雅·桑柔》第十三章?!睹娦颉吩唬骸吧H幔遣虆柾跻??!睎|漢王符《潛夫論·遏利篇》云:“昔周厲王好專利,芮良夫諫而不入,退賦《桑柔》之詩以諷?!避橇挤蛑S諫周厲王的《桑柔》詩之所以能進入《詩經·大雅》,是因為周朝有允許公卿列士獻詩的禮樂制度保障。秦穆公用這種制度保障下產生的《桑柔》諷諫詩來自悔自諫,自我檢討,不僅表明他對周朝允許公卿列士獻詩的禮樂制度的認可,而且?guī)ь^在秦國踐行。他還悔而自誓,作《秦誓》,將自己的過失公諸天下,后被收入《尚書》。

        綜上所述,春秋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呈現兩大特點:一是秦文公與秦穆公兩位君主享國日久,禮樂建設成就最高;二是春秋時期秦國禮樂建設在充分張揚個性的同時,尊崇周王朝的禮樂制度,不斷完善與周王朝禮樂制度相匹配的禮樂制度建設。這為正確認識《詩經·秦風》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坐標。

        二、《秦風》前五首與秦文公時的禮樂制度建設

        《秦風》是春秋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和禮樂文化成果的充分展示,是周代禮樂文化滋養(yǎng)化育的結晶?!肚仫L》共十首詩,《毛詩序》對每首詩的寫作時代、背景和內容都有交代。綜合這些說解,《秦風》十首可分為兩組:前五首主要是美刺秦國始國之君襄公及其祖秦仲的詩,其中美刺秦襄公占四首;后五首主要是有關秦國始霸之君秦穆公及其子康公之詩,其中指明為康公之詩占三首,根據《毛詩序》上下文語境判斷而鄭箋明言為刺康公之詩一首?!睹颉返恼f解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根據《秦風》十首在《詩經》中的編次分為春秋前期和中期兩組卻很有啟發(fā)性,呈現出《秦風》十首兩次編次整理的歷史印記。

        在《毛詩》系統中,關于《秦風》前五首詩的說解問題最多。《秦風》第一首是《車鄰》?!睹娦颉吩唬骸啊盾囙彙罚狼刂僖?。秦仲始大,有車馬禮樂侍御之好焉?!睆那嘏c周王朝的關系看,秦始大起于周孝王封秦仲曾祖非子為附庸,秦仲雖任周宣王大夫,但附庸地位并沒有改變。《史記·秦本紀》載:“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為大夫,誅西戎。西戎殺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于戎?!薄逗鬂h書·西羌傳》亦載:“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為戎所殺。”查《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周宣王四年為秦仲立二十一年,秦仲在西戎反叛王室侵略周地的緊急情況下受命為周王大夫,討伐西戎,歷時兩年就為西戎所殺,他沒有享受“車馬禮樂侍御之好”的機會與福分。孔穎達《毛詩正義》:“秦仲始大者,秦自非子以來,世為附庸,其國仍小。至今秦仲而國土大矣?!边@更是典型的鑿空之論,找不到秦仲“國土大”的歷史依據。又《車鄰》首章曰:“有車鄰鄰,有馬白顛。未見君子,寺人之令?!痹獎㈣对妭魍ń狻罚骸扒刂俚珵樾醮蠓?,未必得備寺人之官。此詩疑作于平王命襄公為侯之后?!笨追f達《毛詩正義》也意識到這一點:“《天官·序官》云:‘內小臣,奄上士四人。寺人,王之正內五人。’則天子之官,內小臣與寺人別官也?!蹲髠鳌俘R有寺人貂,晉有寺人披,是諸侯之官有寺人也。”但對《毛詩序》說曲為辯解:“附庸雖未爵命,自君其國,猶若諸侯,故言欲見國君,使寺人傳告之?!边@種辯解本身就有違周代禮樂政教的精神。由此可知,《毛詩序》對《車鄰》詩的解說是難以成立的。

        《秦風》第二至第五首,即《駟驖》《小戎》《蒹葭》《終南》四詩,《毛詩序》皆認定為美刺秦襄公的詩,是秦襄公時期的作品。但這些說解多與前述春秋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及其史實不符。如《毛序》曰:“《駟驖》,美襄公也。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焉?!逼渲械倪壿嬍乔叵骞际芊鉃橹T侯國君,有資格享受田狩之事,園囿之樂,此詩的內容正好反映了這方面的內容,因此此詩即美襄公而作。實際上秦襄公受封于危難之際,其受封所賜的“岐以西之地”皆為西戎所占據,經過五年的征戰(zhàn),伐戎至岐而卒。襄公享國日淺,不過五年,加之一直忙于征戰(zhàn),無暇從事田狩之事,享受園囿之樂?!睹颉匪^“始命,有田狩之事,園囿之樂焉”,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推導,而與襄公所處的時勢境遇大相徑庭。《小戎》一詩,《毛詩序》認定其“美襄公”的理由是“備其兵甲,以討西戎。西戎方強,而征伐不休,國人則矜其車甲,婦人能閔其君子焉”。但秦與西戎的戰(zhàn)斗,在秦仲以至穆公一兩百年時間里一直沒有停止,《小戎》詩中“國人則矜其車甲,婦人能閔其君子”的內容,不一定就是美秦襄公一人,而是在嚴酷現實中形成了一種風俗習尚?!睹颉氛J定為“美襄公”,顯得過于偏狹?!督K南》一詩,《毛序》以為“戒襄公”,并進一步申說如此認定的依據:秦襄公“能取周地,始為諸侯,受顯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詩以戒勸之”。上面說過,秦襄公受封而賜以“岐以西之地”無異于立下了軍令狀,為此苦苦征戰(zhàn)了五年,伐戎至岐,不利而戰(zhàn)死。直到秦文公“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敗走”。至此,收復了宗周京畿之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保ā妒酚洝で乇炯o》)《終南》一詩共兩章,每章開頭皆有“終南何有”的設問句,首章原文為:“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全詩所詠皆與終南山有關?!睹娬x》秦譜注疏曰:“終南之山在岐之東南”。詩中的場景只能出現在秦文公伐戎收復岐山之東京畿之地后。由此可見,詩中的“君子”與“君”不可能是秦襄公,而最有可能是秦文公?!睹颉穼Υ嗽姷慕庹f因沒有細考秦襄公所處的歷史境遇而難以成立。至于《蒹葭》一詩,歌詠秋水伊人飄忽難求,深情綿緲,詩性很強,《毛序》所謂“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遠離了此詩文本,完全是一種政治教化的附會,正如《漢書·藝文志》所云“咸非其本義”。

        如果將這五首詩放在秦文公時代加以審視,《毛序》說解存在的問題大多也就不成問題了。如《車鄰》詩中車馬之好、寺人傳令、奏樂聚會用于稱美秦仲有違時勢處境和禮制,但用于稱美享國日久、文治武功初興的秦文公則十分切合;《駟驖》詩中的田狩、園囿之樂用于稱美秦襄公有違其戎馬倥傯的時局,但用于“以兵七百人東獵”的秦文公卻恰到好處;《終南》詩中嘆美君至終南放在“伐戎至岐而死”的秦襄公身上顯然不妥,但放在“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的秦文公身上則恰如其分。至于《小戎》《蒹葭》總寫秦地風俗人情,不涉及時勢禮制,放在秦文公時代也未嘗不可。因此,《秦風》前五首,完全可視為秦文公時代創(chuàng)作搜集的詩歌,視為秦文公時期禮樂制度建設的重要成就。

        說《秦風》前五首為秦文公時創(chuàng)作搜集的歌詩,是秦文公禮樂制度建設成就的顯現,還可從以下幾點加以印證:一是秦文公武功初顯,急需文治相須為用。秦文公在秦襄公伐戎五年的基礎上,又用了十六年的時間,大伐西戎,收復了宗周京畿失地,按周平王封立秦國時逐戎得地的許諾,拿到了岐山以西的封地,將岐東之地獻給周王,不僅成為擁有西周發(fā)祥舊地、實力漸強諸侯之國,也為周平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要成為周朝禮樂制度運作下名副其實的諸侯大國,武功與文治須同時并興。所以在獲得岐西封地的前三年,秦文公就開始設立史官以紀事。史官的設立也意味著樂師的設立,逐漸形成完整的禮樂制度體系,像兩周之際的衛(wèi)武公那樣“臨事有瞽史之導,宴居有工師之誦,史不失書,蒙不失誦”,以確保國家治理的健康運行?!肚仫L》前五首是秦文公禮樂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秦風·車鄰》中“鼓瑟”“鼓簧”也可窺見當時禮樂演奏的盛況。二是周平王重修《詩》典激發(fā)和推動了秦文公搜集創(chuàng)作《秦風》。據學界研究,春秋前中期作為各國外交禮儀所賦之《詩》和外交辭令及文人著述所引的《詩》,是在周平王時期結集頒行各諸侯國的。[7]周平王編輯《詩經》頒行各國正是為了加強禮樂制度建設,倡導禮樂文化并形成文化紐帶,凸現天下共主的地位。對于諸侯國來說,其詩入選周王朝的《詩經》歌典不僅表明禮樂文化成果得到周王朝的認可,也是國家實力和風貌的一種展示。秦文公在位五十一年,與周平王并世共存四十六年,是周平王倚重的得力功臣。周平王結集《詩經》,采錄各國風詩,秦文公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搜集創(chuàng)作秦國歌詩獻給周平王。三是《秦風》前五首詩似乎正是為編入《詩經》而精心創(chuàng)作安排的,意在充分展示秦國上下同心、國家安定的興盛氣象。如開篇《車鄰》是一首燕樂詩。其中“并坐鼓瑟”“并坐鼓簧”與《小雅·鹿鳴》“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所表現的場面是差不多的,“今者不樂,逝者其耋”與《小雅·湛露》“厭厭夜飲,無醉不歸”所表達的行樂思想是相類似的。方玉潤《詩經原始》很好地概括了此詩“君臣相與,歡若平生”的情景:“車則鄰鄰,馬則白顛,日處深宮,非傳宣不能入,可謂盛矣!及其覿面乃又不然。君臣相與,歡若平生。鼓瑟者可以并坐而調音,鼓簧者亦可相依而度曲。不寧惟是,君勸臣曰:‘失今不樂,逝者將耋,而耋者將亡,如此歲月何哉?’則是其心之推誠相與,毫無箝制也可知?!薄恶嗱潯分性S多詩句與詩中的情境與《小雅》中的《車攻》《吉日》很相似,前人說此詩:“言平時講武,極其完備整暇……其國中富強,徒御眾盛,號令嚴肅,人心樂從,簡閱訓練之無不至,休息節(jié)宣之無不周?!盵8]2725《終南》一詩為終南百姓稱美秦君容貌威儀,祝福秦君“壽考不忘”,其風格有如《小雅·采菽》。以上三詩與《小雅》一些篇章相似,如套用《豳風·七月》第六章鄭玄《毛詩箋》“豳雅”的說法,也可謂是“秦雅”。《小戎》一詩共三章,每章前半部分“于車馬器械之細微曲折,隨意形容,各盡其制,隨韻長短,各諧其聲,參差錯雜,各得其詞”,[8]2796意在凸出軍容之強盛;后半部分寫婦人閔其君子,充滿深情而無怨意,以明上下同心,同仇敵愾。其鋪寫之典奧、余情之亶亶有如《魯頌》之《駉》,若相比附,也可謂“秦頌”?!遁筝纭芬辉妼懬锼寥耍帮h忽難求,意境空曠,寄托元淡……是國風中第一縹緲文字”,[8]2820是《秦風》中最有特色的一篇,展示了秦人善戰(zhàn)樂斗個性的另一面——柔婉深邃的情思??傊?,《秦風》前五篇是秦文公時為入選周朝《詩經》樂歌總集精心創(chuàng)作的篇章,是這一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的重要成果。

        三、《秦風》后五首與秦穆公時期的禮樂制度建設

        《秦風》后五首詩,即《黃鳥》《晨風》《無衣》《渭陽》《權輿》,在《毛詩》系統中多解為秦穆公之子秦康公時創(chuàng)作的詩,但從春秋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的實際情況看,秦康公時建樹不多,而穆公時則極為興盛,因此將《秦風》后五首置于秦康公時代進行解讀,多有窒礙,但放入秦穆公禮樂制度建設興盛的背景中進行詮釋,則更加貼切通達。

        關于《黃鳥》一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左傳·文公六年》有詳細交代:“秦伯任好卒,以子車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為殉,皆秦之良也。國人哀之,為之賦《黃鳥》?!薄睹颉氛f此詩“哀三良”是有依據的,但又補充說“國人刺穆公以人從死,而作是詩也”,其中“刺穆公以人從死”,擴大了譏刺的范圍,有違秦國的禮制,是說不通的?!妒酚洝で乇炯o》載秦武公死,初次確立了“以人從死”的葬禮,“從死者六十六人”。后秦穆公死,“從死者百七十七人”?!饵S鳥》一詩只是對三良從死的哀傷,而對其余一同從死的一百七十四人并沒有提及,因為人殉制度是秦國新確立的葬禮制度。對于三良殉葬事,歷史上有不同看法。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引應劭云:“秦穆公與群臣飲酒酣,公曰‘生共此樂,死共此哀?!谑茄傧ⅰ⒅傩?、鍼虎許諾。及公薨,皆從死?!焙喍痰臄⑹霰憩F出三良從死為君臣相得之深情舉動。曹植《三良詩》:“功名不可為,忠義我所安。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殘。生時等榮樂,既沒同憂患。誰言捐軀易,殺身誠獨難。攬?zhí)榈蔷?,臨穴仰天嘆?!币彩菍⑷紡乃酪暈橹伊x之舉來吟詠的。而《黃鳥》詩中有“彼蒼者天,殲我良人”的斥責,怨刺意味明顯,與應劭、曹植的價值取向有很大不同。不過《黃鳥》詩中的怨刺只是就穆公讓三良從死而言,并不是針對“以人從死”的葬禮制度本身。

        《無衣》一詩,《毛序》以為“秦人刺其君好攻戰(zhàn),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焉”。但從原詩文本看,則表現出的是一種同仇敵愾、樂為王戰(zhàn)的尚武樂斗的精神氣概,沒有半點怨刺的意味。此詩文本中的“同袍”“同仇”“同澤”“偕作”“同裳”“偕行”將上下同心同德表現得無以復加,哪里看得出“不與民同欲”?秦穆公前期,見證過齊桓公“尊王攘夷”、擁戴周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yè)盛況,穆公十一年(前649年)“救王伐戎”,二十五年(前635年)師于河上將納周襄王入王城。此詩或是作于此時的軍歌,一方面表現秦人尚武樂戰(zhàn)的精神氣概,另一方面也表現勤王尊王之大國道義?!稛o衣》一詩放到秦穆公霸業(yè)背景下的禮樂制度建設中去解讀就很順暢,《毛序》的說解背離了詩中的情韻,難以成立。

        《渭陽》一詩兩章八句:“我送舅氏,曰至渭陽。何以贈之?路車乘黃。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贈之?瓊瑰玉佩?!逼渲小熬耸稀痹谇啬鹿珪r代是可考的?!蹲髠鳌でf公二十八年》載:“晉獻公娶于賈,無子。烝于齊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比绻酥阜Q妻之兄弟,則重耳(晉文公)和夷吾(晉惠公)為秦穆公之舅?!蹲髠鳌べ夜迥辍份d:“穆姬聞晉侯將至,以大子罃、弘與女簡、璧登臺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薄妒酚洝なT侯年表》記秦穆公死后一年為“秦康公罃元年”??芍倒?,秦穆公時為太子,為秦穆夫人所生。如舅指稱母之兄弟,則晉惠公夷吾、晉文公重耳皆為秦康公之母舅。秦穆公于夷吾和重耳皆有大恩。魯僖公九年,晉獻公死后,執(zhí)政大臣里克先后殺獻公寵姬之子奚齊與卓子,晉國一片混亂,齊桓公率諸侯伐晉討亂。此時出逃公子夷吾賂秦求入,于是秦穆公與齊桓公一道立夷吾為晉君,即晉惠公。晉惠公為君后,背信棄義,最終導致僖公十五年秦穆公發(fā)起韓原之戰(zhàn),俘獲了晉惠公。在秦穆夫人以死相威脅的情況下,秦穆公與晉惠公和解,晉與秦西河之地,將太子圉質于秦,晉惠公由秦返回晉國。其間必定會有送別,如果太子罃在其中,也可謂是“我送舅氏”,因為是舅氏背信棄義導致戰(zhàn)爭引發(fā)的送別,這就決定了這次送別不可能留下深情的詩篇。魯僖公二十三年,晉惠公卒,太子圉在未經秦穆公的許可逃歸晉國繼國君位(即晉懷公),引起秦穆公的不滿,此時公子重耳正好在楚國。秦穆公派人去楚國接來重耳,以國君之禮待他,最終以軍護送重耳入晉為君,誘殺了晉懷公。這次送別,當然會是隆重的送別,贈送國君乘坐的路車也是情理之中。對于太子罃來說也是最深情的送別,以至寫詩吟詠記錄了這次送別的場面?!睹颉方庹f此詩大體有據,但過于引申,如說“穆公納文公,康公時為大子,贈送文公于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如此引申,將原本送別的場面硬說成“康公念母”,顯然是求之過深,過度詮釋。至于《毛序》說此詩不是送別時的即時創(chuàng)作,而是十六年后康公“即位,思而作是詩”,不符合創(chuàng)作實際和創(chuàng)作規(guī)律,也與康公即位后秦晉戰(zhàn)爭不斷的史實相背離。

        《晨風》是一首哀怨詩。詩中的關鍵句“未見君子,憂心××”,在《召南·草蟲》《小雅·出車》中可以解為女子對男子的思念,但在《小雅·頍弁》中,則表達大臣對君王的思念,那么《晨風》可以解為抒寫女子為男子棄忘不得相見之哀怨,也可以解為抒寫大臣為君主棄忘不得相見之怨憤,就是說既可以解為民間愛情詩,也可解為政治怨刺詩。《毛序》:“刺康公也。忘穆公之業(yè),始棄其賢臣焉”,顯然是按后一種思路解詩的,但言“忘穆公之業(yè)”是不切合原詩文本的。另說“刺康公”,也未必然。《尚書·秦誓》為秦穆公悔過所作,其中:“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為親。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發(fā),則罔所愆?!鼻啬鹿姓J自己過去對舊臣多存偏見、不予親近的過錯,強調軍政大事應聽取年老賢臣意見的重要性。此詩若解讀為政治怨刺詩最有可能是在秦穆公悔過納諫的寬松政治氛圍下創(chuàng)作出來的,是怨刺秦穆公忽視疏遠舊臣老臣的詩篇。

        《權輿》原文簡短重疊的兩章:“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余。于嗟乎,不承權輿!于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飽。于嗟乎,不承權輿!”全詩十句就有四個嗟嘆句,充滿著嗟傷與幽怨。詩中主人公嗟嘆自己的生活待遇今不如昔,不承權輿:昔則夏屋渠渠,每食四簋,今則每食無余、每食不飽。其中“每食四簋”一句就表明這是上層貴族的宴饗陳設?!抖Y記·樂記》:“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北砻髦魅斯魰r享受著上層貴族生活,或是沒落的貴族,或是被棄忘的舊臣。清代洪亮吉說:“春秋時列國皆用同姓,惟秦不然。見于經傳者亦不過數人。至好用異國人,則自穆公啟之。《史記·秦本紀》云:“求百里于楚,迎蹇叔于宋,取由余于戎,求丕豹公、孫枝于晉外,又有內史廖、隋會等數人,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則又百里奚及蹇叔之子也……明秦于骨肉之恩本薄,故人人得以間之。惟游士則不然,能西行入秦,無不各得所欲。有不幸者,僅韓非、鮑丘等一二人,遭罹讒謗以死耳,其他則皆立談取卿相者也。此非穆公之留貽家法然乎?”[9]秦穆公開創(chuàng)的不用同姓,多用外來客卿的用人制度以及上面論及的疏遠老臣的做法,必然導致一些貴族地位的沒落和生活待遇的下降,此詩最有可能是怨諷秦穆公用人制度的產物?!睹颉吩唬骸啊稒噍洝罚炭倒?。忘先君之舊臣,與賢者有始而無終也?!睂⒃娭兄魅斯暈椤芭f臣”與“賢者”,可備一說,但說此詩“刺康公”,則不一定。

        從以上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秦風》后五首,可解讀為怨刺詩的有三首,即《黃鳥》《晨風》《權輿》。怨刺詩多對君王政治教化等方面進行揭露與指責,沒有一定的禮樂制度保障,是難以流傳的。周王朝的禮樂制度中就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即在特定的條件下,允許公卿列士獻詩言政,《大雅》《小雅》中的許多政治怨刺詩都是在這種機制中產生并流傳下來的。秦晉郩之戰(zhàn)后因穆公不聽老臣的勸諫而大敗告終,穆公痛定思痛,掀起了一場悔過自新的風暴。他作《秦誓》以昭己過,認識到國家軍政大事必須依靠老臣,國家治理必須好賢容善。他引用芮良夫刺周厲王之詩《桑柔》自我檢討,斥責自己是“貪人敗類”,帶頭踐行以詩譏刺自我之制。在這種背景下,他最有可能將允許公卿列士獻詩諷政確立為秦國的一種禮樂制度?!肚仫L》后五首中的三首怨刺詩,就是在這一禮樂制度的保障下得以產生并流傳下來的。秦穆公時期,正值秦秋霸政日盛,尊王攘夷成為各諸侯大國謀取霸政資源的幌子,最后也演化為一系列的禮樂制度。《無衣》以“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的主旋律創(chuàng)作就成為當時霸政時代禮樂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段缄枴房雌饋硭坪跏翘永斔途耸现囟?,本質上是兩個大國的博弈,是秦國匡定諸侯實力和道義在禮樂中的體現。總之,《秦風》后五首多是秦穆公時代的詩,與秦穆公時代禮樂制度密切相關,即使其中《黃鳥》是康公繼位后所作,但也是秦穆公確立的允許以詩怨刺這一禮樂制度的產物。

        《呂氏春秋·音初篇》:“殷整甲徙宅西河,猶思故處,實始作為西音。長公繼是音以處西山。秦繆公取風焉,實始作為秦音?!边@段文字記載秦穆公取西音而始作秦音。“秦音”,高誘注曰:“取西音以為秦國之樂音。”《呂氏春秋》同篇還有南音的記載:“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逼渲械摹吨苣稀贰墩倌稀凤@然是《詩經》中的二南之詩。兩相對照,類比推理,秦穆公取西音始作的“秦音”,應為《詩經》中的《秦風》?!秴问洗呵铩逢P于東南西北四方之音的敘述帶有傳說色彩,而說周公、召公取南音作《周南》《召南》樂歌有一定的依據。如鄭玄《詩譜·周南召南譜》就說:“文王受命,作邑于豐,乃分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于己所職之國。武王伐紂,定天下,巡守述職,陳誦諸國之詩,以觀民風俗。六州者得二公之德教尤純,故獨錄之,屬之大師,分而國之?!盵10]《呂氏春秋》的寫作年代距秦穆公較近,其說秦穆公取西音作《秦風》樂歌,應更有理據。其理據或者就是因為《秦風》后五首歌詩的創(chuàng)作以及《秦風》進入《詩經》與秦穆公的政治影響關系極大。

        通過以上三個部分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春秋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在秦文公和秦穆公兩位君主在位期間成就最為突出,為正確解讀《秦風》和定位其作品的創(chuàng)作年代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照?!肚仫L》前五篇是秦文公時為入選周王朝《詩經》樂歌總集精心創(chuàng)作的篇章,是這一時期秦國禮樂制度建設的重要成果?!肚仫L》后五首多是秦穆公時代的歌詩,與秦穆公時代禮樂制度密切相關,即使其中《黃鳥》是康公繼位所作,但也是秦穆公確立的允許以詩怨刺這一禮樂制度的產物。

        猜你喜歡
        制度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重大誤解制度“重大”之認定
        學術論壇(2018年4期)2018-11-12 11:48:50
        刑事申訴制度的三重檢討與完善進路
        法大研究生(2018年2期)2018-09-23 02:20:40
        完善我國人大制度的幾點思考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論讓與擔保制度在我國的立法選擇
        翻譯人員參與刑事訴訟制度的構建
        應訴管轄制度適用之探討
        時代法學(2015年6期)2015-02-06 01:39:22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性色av|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中文| 亚洲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午夜性刺激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级av一区二区| 水蜜桃在线精品视频网| 国产午夜毛片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免费喷水| 丰满少妇被爽的高潮喷水呻吟|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的|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AV无码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av精选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薰衣草| 欧美三级乱人伦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日韩精品视频高清在线| 屁屁影院ccyy备用地址| 国产中文制服丝袜另类| 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 国产一区二区欧美丝袜| 国产亚洲一二三区精品| 免费观看18禁无遮挡真人网站| 亚洲网站地址一地址二| 日本黄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天堂成人av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中文AV怡红院|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av|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99e| 精品国产自产久久久| 亚洲素人av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