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全國勞動模范、山西航產(chǎn)集團太原機場旅客服務部客運服務一隊主管張海峰"/>
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11 月24 日,伴隨著莊嚴雄壯的國歌,張海峰步入人民大會堂,參加了2020 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張海峰感慨地說:“今天真的非常激動!能夠接受中共中央、國務院的表彰,我倍感驕傲和無上光榮。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深受鼓舞。作為新一代的80 后年輕勞模,從小對前輩們的光輝事跡耳濡目染,今天自己也光榮地加入了這個集體,未來如何走好前輩們走過的路,如何結(jié)合時代特征發(fā)揮勞模作用,是我在今后工作中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標?!?/p>
張海峰的父親張俊田是一名軍人,由于部隊時常換防,從4 歲起,他就跟隨父親四處奔波,求學軌跡遍布大江南北。這種不斷適應新環(huán)境、認識新朋友的生活,讓張海峰從小就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張俊田在教育上是一位典型的嚴父,常常像管教新兵一樣教育張海峰,軍人嚴謹、正派、守紀律、樂于助人的品格深深影響著他,讓他對軍旅生涯變得異常向往。
張海峰15 歲時,父親轉(zhuǎn)業(yè)到太原機場,他也進入了山西民航子弟中學就讀?!逗娇罩R》雜志一期不落地閱讀的他,常到太原機場圍界外辨識起起落落的航班是哪一種機型。這段時期,他對空軍和民航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大學畢業(yè)后,22 歲的他第一志向就是回到太原機場工作,帶著滿腔的熱情一頭扎進了民航旅客服務的工作之中。據(jù)他的同事回憶:“服務工作每天都會碰到不少頭疼的事情,他雖然眼睛不大,但眼里特別有活兒,愿意多干,甚至還能樂在其中?!?/p>
2006 年,是張海峰來到太原機場的第2 年。當時,運城機場剛運行不久,由于缺乏民航專業(yè)人才,集團公司決定選派業(yè)務骨干前往支援。由于路途遙遠,且每次支援需要在那里待足一個月,很多同事都非常猶豫。年輕的張海峰認為這是個交流學習的好機會,苦點累點不要緊。不但主動請纓,還常常在其他同事請假時主動頂班。3年支援下來,別人一年去一次,他3 個月就去一次。次數(shù)最多,待的時間也最久。
在運城機場,他不但把自己的業(yè)務知識和技能傾囊相授,還與當?shù)氐耐乱黄鹪跈C場過大年、鬧元宵、度中秋、慶國慶。張海峰的父親告訴他:“服從上級是軍人的天職,你的職責就是服從組織安排,做好本職工作。我們認為你的選擇非常正確,不要有后顧之憂?!泵糠昙压?jié)雖然張海峰也會想家,但父親的話又會讓他充滿干勁兒:“我?guī)Щ亓艘恍┻\城機場的先進做法,結(jié)識了一批新的同事,雖然我付出了很多,但我認為我的收獲更多。”
多年以后,他還常與運城機場的老同事們交流業(yè)務。每每回憶起當年的點滴,他們都會開懷大笑,曾經(jīng)辛苦的點滴都化成了現(xiàn)在的幸福。
2010 年的冬天,寒風格外刺骨,吹在臉上像一把把刺人的小刀。此時的張海峰已經(jīng)是一名班組長。這天,正打算下班回家的他隱約聽到了吵鬧聲,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一名旅客正在與同事爭吵。原來這名旅客兩天前專程從重慶到太原做手術(shù),現(xiàn)在急著要飛回重慶上班。但是按照規(guī)定,做完手術(shù)48 小時內(nèi)且沒有家人陪伴的旅客是不能上飛機的。雙方一時僵持不下,氣氛劍拔弩張。
在詳細了解了情況之后,張海峰示意同事這件事情由他來處理。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告訴他,這個時候絕不能教條地拿出冷冰冰的規(guī)章制度硬碰硬,要從旅客的角度出發(fā)。他微笑著傾聽了旅客全部的抱怨與憤怒,時不時點頭表示理解,旅客的聲調(diào)與語速逐漸慢了下來。看到旅客的情緒有所緩和,張海峰給旅客倒了一杯熱水,并表示他非常理解旅客的心情,示意他先坐下來休息。之后,他從術(shù)后不易動怒講到自己對重慶的喜愛,又用生動的事例將無法登機的規(guī)定娓娓道來,最后為了旅客的安全著想,只穿著一件單衣的他還提出送旅客到機場公交車站。旅客終于被這樣的貼心服務所感動,不但理解了他們的工作,還主動提出跟張海峰互留聯(lián)系方式。直到今天,他們還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
在旅客服務部工作的15 年里,這樣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遇到類似的問題,張海峰有自己的小訣竅,他說:“只要能站在旅客的角度思考問題,我們的工作一定能得到旅客的理解?!?/p>
除了安撫旅客,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張海峰日常思考的問題之一。2015 年,太原T1 航站樓舊樓改造,他通過多次實地試驗、分析,推行了“遠機位快速登機”運行方案,減少了擺渡車占用時間,將原保障時間縮短了一半。2016 年,他制定并實施了“保障節(jié)點和崗位風險專項監(jiān)控管理”,形成了風險“預判—預防—控制”體系,提前監(jiān)控航班保障時間節(jié)點完成情況,有效提升了航班正點率。2017 年,他對標先進機場,改進了工作流程,將旅客辦理登機手續(xù)的自助率由過去的35%提升到66%……
對工作講效率、勤思考,對旅客有耐心、獻愛心。張海峰的工作始終都圍繞著一個核心:真情服務。這已經(jīng)融進了他的血液,成了一種習慣。
如今,張海峰已經(jīng)是旅客服務部的一名主管。走上管理崗位的他說:“帶團隊關(guān)鍵是要自己先做好?!彼c大家一同加班,一同解決業(yè)務難題。還非常重視團隊精神的打造,常組織大家外出團建,到太原福利院、敬老院等慈善機構(gòu)參與公益活動。他重視師徒傳幫帶,在辦公桌專門放置了“師徒日記本”,用于新老同事撰寫工作體會、溝通心得。今年38 歲的張海峰走遍了旅客服務隊的每一個崗位,熟悉每一項業(yè)務。他凡事以身作則,是年輕同事的標桿。
在張海峰管理團隊的方法之中,有一件事情令張海峰特別驕傲。他發(fā)現(xiàn)在日常工作中,有些職工有沖勁,但缺乏經(jīng)驗;有些職工對業(yè)務非常熟悉,但學習能力不足;有些職工長于辭令,而有些同事則踏實穩(wěn)重,為了發(fā)揮每個人的長處,他根據(jù)大家不同的能力特點,自創(chuàng)一套“海峰式員工素質(zhì)提升法”。根據(jù)本單位的青年需求和成才愿望,使用“選—用—促—提”的培養(yǎng)激勵模式?!斑x”即根據(jù)不同特點選用合適的人;“用”即將其放在合適的崗位;“促”即刻意施加一些工作壓力,提升其實踐能力;“提”即不單單限于本崗位,使其多崗位接觸,以提升員工的創(chuàng)新能力。此法一出,旅客服務部的工作效率與工作氛圍都有了極大改善,先后有三十多人因此方法快速成長,在集團公司選拔中脫穎而出。一位因此受益的班組長談及此事頗為感激地說:“我剛上班時,是個什么都做不好的毛頭小子,是張哥發(fā)現(xiàn)了我善于溝通的特點,將我放在了問詢的崗位上,主要負責跟旅客的溝通解釋,這讓我的工作越干越有勁兒,如今我也成長為一名班組長了?!?/p>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張海峰所在的機場旅客服務部是“防輸入、防輸出、防擴散”的一線陣地。抗疫期間,他主動放棄節(jié)假日,在一線參與特情航班的保障,始終堅持干在先、沖在前。在國際航班入境赴京分流保障開始階段,張海峰跟他的同事們需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在國際廳一待就是七八個小時。有些年齡大的同事頂不住,他就頂上去;有些年輕人思想有負擔,他就向大家詳細講解保障流程、防護措施,激發(fā)大家“抗疫”的熱情和必勝的信心。
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山西省勞動模范、全國勞動模范……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后,是張海峰15 年如一日的無私奉獻、默默堅守和真心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