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聰聰,榮艷菊,王東晨
(河北省林業(yè)和草原技術推廣總站 石家莊 050081)
板栗病蟲害發(fā)生嚴重、難以控制,是一直困擾栗農的問題,也是影響板栗質量和收益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干旱少雨時期,病蟲害尤為嚴重,防治不當將直接影響經濟效益。生產中常見病蟲害如下:
1.1 腐爛病 發(fā)病特點:板栗腐爛病又名栗干枯病、栗疫病,屬于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樹干皮層,一般由真菌入侵枝干傷口、皮孔等部位引起,其中以傷口入侵為主。發(fā)病初期呈褐色病斑,有時伴有黃褐色液體流出,后期發(fā)病部位干縮凹陷,散生黑色瘤狀小粒點,樹皮干枯后粗糙、干裂,并在病斑周圍長出瘤狀愈傷組織[1]。3 月為板栗腐爛病的發(fā)病高峰期,腐爛病會導致樹勢衰弱、抗性降低、并易患其他病蟲害,嚴重時可造成枝干上部或整株枯死,直接影響產量。
防治方法:1)深翻改土,增加水肥,改善樹體營養(yǎng)狀況,提高樹勢和抗病蟲害能力,澇洼地及時排水。2)盡量減少樹干傷口數量,對于蟲害蛀口、機械傷口等盡量減少并及時保護,可在發(fā)芽前噴1 次3~5 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季噴2 次0.3~0.5 波美度石硫合劑。3)患病初期及時刮除病斑,并涂40%的福美砷可濕性粉劑50 倍或5%菌毒清50~100 倍液。4)及時刮除病斑,剪除患病枝干,對于患病嚴重的要及時刨掉病死樹并移出栗園,集中燒毀,減少病源。
1.2 栗仁斑點病 發(fā)病特點:栗仁斑點病俗稱板栗黑斑病,是由多種真菌侵染所致的傳染性病害。病菌在板栗成熟前,從果實尖端縫隙處或果皮傷口處入侵,在貯運過程中病情逐漸加重,栗果外觀無明顯變化,但會導致栗仁變黑、變硬、味苦,失去經濟和食用價值。
防治方法:1)有效控制板栗腐爛病,及時剪除患病枝干,刮除病斑,集中燒毀,減少病菌侵染源。2)積極改進采收方式,脫栗苞時避免對栗果造成機械損傷,減少病菌入侵口。3)適時采收,避免采青,發(fā)現病果、壞果要及時選出銷毀。4)采摘后及時沙藏,盡量縮短栗果運輸時間[2],避免自然高溫使其受潮,加重病情。
1.3 炭疽病 發(fā)病特點:板栗炭疽病屬真菌性病害,危害栗果、新梢、葉片等部位,主要危害栗果。病菌在板栗枝干、芽鱗片中越冬,翌年在高溫高濕條件下迅速發(fā)病,危害栗果刺苞、枝干等部位,發(fā)病初期在栗果刺苞上出現黑褐色病斑,隨著果實膨大,病斑逐漸擴大至整個栗苞,引起栗苞早期脫落,貯藏期間發(fā)病可導致栗果變質、果肉干腐皺縮。
防治方法:1)結合冬剪,剪除病枯枝,移出果園集中燒毀,減少侵染源。2)加強管理,增強樹勢抗病能力。3)初花期噴50%硫磺懸浮劑600 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3]。
2.1 栗大蚜 發(fā)生規(guī)律:栗大蚜屬同翅目,蚜科昆蟲,成蟲體為黑色,又名栗大黑蚜,寄主有板栗、橡膠。1年可發(fā)生多代,以卵在枝干背陰面越冬,翌年4 月上旬越冬卵孵化為無翅雌蚜,群集在枝梢危害;5 月成長為有翅胎生雌蚜,遷飛擴散至嫩枝、葉、花及栗蓬上為害繁殖,常數百頭群集吸食汁液;10 月繼續(xù)在粗枝危害,并在樹縫、枝干傷疤以及分叉處交配產卵越冬。
危害特點:栗大蚜在6-7 月危害最為嚴重,一般天氣干旱、氣溫高時危害嚴重;相反降雨量大時蟲口密度相對減少。主要以成蟲、若蟲群集于新梢、嫩葉、葉片背面、栗蓬等處,刺吸汁液危害,可嚴重影響新梢生長和栗果的成熟。
防治方法:1)冬季結合刮樹皮,將病蟲害枝移出至園外,集中燒毀,同時用含石硫合劑的石灰液涂樹干,減少越冬卵。2)4 月在卵孵化期噴3~5 波美度石硫合劑。3)5 月在栗大蚜成長為有翅胎生雌蚜前,在距離地面30 cm處,用刀刮去樹干粗皮寬約20 cm,涂抹內吸性藥劑,并用塑料布包扎。另外,生長季可噴氯氰菊酯1 000~1 500 倍液[4],次數依蟲害嚴重程度而定。4)保護并適當增加栗園內食螨瓢蟲、草蛉、花蝽等捕食性天敵。
2.2 桃蛀螟 發(fā)生規(guī)律:桃蛀螟為鱗翅目,螟蛾科昆蟲,1 年可發(fā)生3~4 代,以老熟幼蟲在板栗堆放地、栗樹皮、球苞以及玉米稈、向日葵花盤莖稈等處結繭越冬,翌年春季羽化。
危害特點:桃蛀螟對板栗的危害時期在9-10 月,在果實成熟前期,以幼蟲危害栗果,多從球苞開裂口或果皮傷口入侵,被害栗球干枯易脫落,嚴重時栗果被蛀空,充滿蟲糞,失去食用價值。
防治方法:1)種植誘集植物:在栗園附近適量種植向日葵、玉米等桃蛀螟寄主作物,誘集成蟲產卵,再用藥劑滅殺幼蟲,或將有蟲卵的寄主作物移出集中燒毀,徹底減少蟲源。2)利用性誘劑。在板栗園內懸掛性誘劑可有效誘捕桃蛀螟成蟲,一般每667 m2掛15~20個誘芯,20~30 d 更換一次。3)用藥防治:在栗苞堆放脫粒時噴灑20%滅幼脲2 000 倍液[5],使栗苞沾藥均勻,可有效殺滅桃蛀螟等害蟲。
2.3 板栗透翅蛾 發(fā)生規(guī)律:透翅蛾為鱗翅目透翅蛾科昆蟲,又稱黃蜂蛾,國內已發(fā)現40 多種,其中板栗透翅蛾主要危害板栗,在河北、北京、山東等地比較嚴重。板栗透翅蛾2 年完成1 代,羽化后的成蟲在花絲中取食花蜜,以幼蟲在板栗樹皮層越冬、春季開始在樹干內蛀食鉆洞危害為主,是目前板栗栽培中發(fā)生比較嚴重的蟲害之一。
危害特點:板栗透翅蛾幼蟲4 月開始在樹干內蛀食鉆洞危害,樹液溢出后在韌皮部鼓起腫瘤狀疙瘩,受害枝干內部被蛀食一空,樹勢衰退,嚴重時可使枝干或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抵抗力。2)初春時及時刮除樹干的翹皮,剪除病蟲害枝干,并移出栗園集中燒毀。3)在成蟲產卵期和幼蟲初孵化期,刮除樹干低處翹皮,涂刷10 倍毒死蜱等藥劑。對于枝干內的幼蟲,可通過針管將殺蟲藥液注入蛀蟲孔內,用塑料袋或泥土封口毒殺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