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豪
嘉興學院南湖學院(314000)
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預算與成本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其有助于集中產業(yè)各項資源進行科學化管理,實現裝配式建筑結構生產的標準化和工業(yè)化,降低生產成本[1]。
投資估算就是對工程項目流動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利息的初步估算。裝配式建筑項目投資估算分為固定資產投資估算和流動資產投資估算。固定資產投資估算主要是在投資規(guī)模確定下來之后,對保證生產活動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基本環(huán)境的價值進行估算;當然,還要考慮固定資產的折舊及其殘值問題 (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折舊)。流動資產投資估算則是以資金率為基礎的估算,如果是建設一座裝配式建筑構件廠,就用其固定資產價值乘以相對應的資金率;如果是以生產活動為基礎進行的估算,則是用產值乘以產值資金率。這兩種估算方式相輔相成,形成了成熟的投資估算[2]。
成本預算是將投資估算中得出的總投資進行合理分配,從而達到資源利用充分化、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成本預算具有時效性,是連接項目建設各階段的橋梁。
成本預算的作用本質上就是合理地分配資源,將充足的資金與生產資料分配到項目的每個階段、每個部分,并隨著項目的深入進行可控的調整,從而在整體上維持項目生產資料高利用率與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平衡。項目進行中往往會出現設計圖紙變更、工期變更等問題,所以需要對預算成本進行及時調整,從而減少浪費,增加效益。
裝配式建筑項目的成本預算將投資總成本合理細分為項目各個部分的成本,不單單為項目初期提供了寶貴的發(fā)展基礎,還為項目后續(xù)管理提供了依據,是工程項目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3]。
2.1.1 預制構件的生產制造成本
裝配式建筑預制構件的制造是整個工程項目的基石,其主要成本在于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和預制構件的設計成本。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在于工程設計的完整程度,由需要采購的各種型號的鋼筋、水泥、砂石、木材、漆料等等組成。預制構件的設計成本則與項目工程的設計息息相關,由該工程設計圖紙文件的信息完整性、準確性以及涉及廣度決定[4]。
2.1.2 預制構件的運輸安裝成本
我們知道,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按資金來源劃分為預算內資金、金融機構貸款、外商投資和自籌投資、其他投資五個部分,前三個部分都有明確的界定和相對制度化的融資機制,而自籌投資和其他投資則十分復雜。因此,要準確對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社會游資總量進行測算是非常困難的。浙江省到底有多少社會游資,這是一個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目前,關于游資的度量,理論文獻尚未提出合理的測算方法。二戰(zhàn)后,經濟學界曾試圖對地下經濟的規(guī)模做出估量,并提出了一些估算方法,如固定比率法、加特曼法、現金比率法等。我國學者運用這些方法對國內的社會游資總量進行了測算。
預制構件的運輸成本包括原材料到預制構件制造廠的運輸成本和成品到施工工地的運輸成本。這兩個成本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兩地的距離,還有預制構件的包裝成本和途中意外損壞的成本。這些成本都需要考慮到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預制構件的安裝成本主要在施工現場產生,包括現場吊機運輸的成本、安裝器械的使用成本、人工成本等。
2.1.3 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成本
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貫穿工程建設始終。管理成本是最重要、最復雜的成本構成,它不僅資金組成,還包含了人力、技術等[5]。
管理成本體現在初期、中期、末期三個階段。初期管理成本體現在工程項目的設計文件與預制構件生產的對接上,還有各部門工作的協(xié)調管理成本。到了中期,管理成本的重心則轉移到了施工現場,包括施工過程中的構件運輸與安裝、各方面人員的調配以及安全管理成本等。在末期驗收階段,從各個構件到分項工程,再到分部工程都要進行一一檢驗,其中的管理成本也占到較大比例[6]。
2.2.1 預制構件的生產成本控制
首先要保證預制構件生產原材料的質量,并按照規(guī)定要求采購水泥、鋼筋等。在采購之前要進行多次的核實校對,以確保材料不會因出現紕漏而導致浪費。
其次就是對構件模具的成本進行嚴格控制。模具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就是模具尺寸控制,將預制構件尺寸與模具進行精確的對應,同時還要考慮預制構件的保護層與鉆孔尺寸等問題。特殊預制構件的生產與各種器械的使用也要依據設計文件進行核對。在保證預制構件生產質量的同時,將成本降到最低[7]。
在預制構件生產完成后,還要對其養(yǎng)護成本進行控制??刂频年P鍵在于質量與時間。了解每一種構件的養(yǎng)護條件,在工程項目進行過程中保證構件不出現諸如裂縫等質量問題,通過增加養(yǎng)護成本來減少因質量問題而造成的損失,從而達到工程項目的效益最大化。將每種構件生產的時間與安裝的時間相互對應,避免出現因養(yǎng)護時間過長造成的浪費情況。
2.2.2 施工成本控制
在項目初期要充分考慮原材料、構件廠、施工工地三者的距離,制訂最佳的運輸方案。合理選擇構件到達施工現場后的最佳存放位置,避免進行二次運輸。
預制構件安裝時,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吊裝機械,在吊裝過程中還要考慮每個細節(jié)(機械操作人員技術問題、吊裝位置、吊裝過程中會否發(fā)生刮碰等等)。吊裝完成后要對構件間灌漿與鋼筋連接的成本進行控制(要注意灌漿的量及防腐防潮等問題)[8]。
2.2.3 各環(huán)節(jié)銜接的管理成本控制
裝配式建筑工程項目各環(huán)節(jié)銜接管理成本體現在設計階段與構件生產階段之間、構件生產階段與施工階段之間。設計完成之后,設計文件與構件廠的對接成本控制最為關鍵,其中包括設計文件與相關生產人員的對接、材料清單與采購部門的對接等,這些都需要通過召開會議、核對數據等來防止出現紕漏[9]。
預制構件生產完成與施工開始階段的銜接管理成本在于運輸費用的控制和 “構件——施工現場”信息準確性的控制。運輸費用不僅要考慮距離,還要考慮運輸途中對構件的保護成本,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成本控制。構件與工地相對應的信息核對工作十分重要,要確保每個構件準確運輸到指定施工現場,以免造成損失。
裝配式建筑工程的投資預算和成本預算都是以合理分配資源為目的,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并且找到和要素之間的平衡點。
裝配式建筑的成本體現在整個工程項目建設的各個階段,管理控制其成本的難點在于信息校對、施工現場情況考慮、各環(huán)節(jié)對接等方面,需要對裝配式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工作進行不斷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