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濤,袁鵬飛,王澤玉,高海榮,邱 偉,董旭龍
(1.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檢修分公司,北京市 100068;2.河北張河灣蓄能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300)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測魚鎮(zhèn)附近的甘陶河干流上。電站總裝機容量1000MW,裝機4臺,單機容量250MW。電站樞紐主要由上水庫、水道系統(tǒng)、地下廠房系統(tǒng)及地面出線場、下水庫攔河壩和攔排沙工程等組成,工程等級為一等。
上水庫位于下水庫左岸的老爺廟山頂,采用開挖筑壩圍庫而成[1]。上水庫工程主要包括堆石壩、庫盆瀝青混凝土防滲面板、排水系統(tǒng)、庫岸基礎處理等。上水庫壩頂高程812m,壩頂軸線長2846.0m,壩頂寬8.0~10.0m,上游壩坡1:1.75,下游壩坡1:1.5,最大壩高(壩軸線處)57m。上水庫正常蓄水位為810m,死水位為779m,工作水深31m,總庫容789.0萬m3,調節(jié)庫容717.5萬m3。上水庫地下水位線高程約為522m,遠低于上水庫庫底及進/出水口底板高程。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滲漏主要發(fā)生在進出水口區(qū)域,進出水口區(qū)域的前池底板和沉砂池底板處的庫底廊道兩側設置了排水管,采用容積法測量各排水管漏水量,庫底各區(qū)域滲漏量及滲漏總量采用自動量水堰計測量。
從運行到現在,上水庫庫底廊道排水管流量一直采用容積法人工觀測(積水桶、量杯、秒表)。因抽水蓄能電站抽水發(fā)電,上水庫水位從死水位至正常蓄水位變化頻繁,人工觀測法不能實時觀測各排水孔滲漏數據,且人工觀測誤差大,精度低,為了實時監(jiān)測上水庫庫盆及進出水口滲漏情況,在2018年,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針對現場實際情況,在上水庫庫底排水廊道內的主要漏水部位安裝了15臺單孔漏水測量裝置,設備由哈爾濱今星公司提供并安裝調試(主要單孔監(jiān)測點分布見圖1),并于2018年10月,在上水庫放空檢查及滲漏修復后、上水庫充水前,安裝調試完畢并投入試運行[2]。
該裝置主要由采集控制器、測量控制器、遙控器、漏水箱、直流電動推桿、硅膠密封墊、進水管、排水口、液位反饋接點等組成(見圖2和圖3)。直流電動推桿是該裝置的動力部分,在不測量時處于收縮狀態(tài),硅膠密封墊抬起,排水口導通,水由排水口直接排出,這樣可避免在不測量時鈣質在箱內沉積。測量時,在測量控制器的控制下,直流電動推桿推動硅膠密封墊直到排水口被堵住,水由底部排水管流入水箱內。當水箱內水位液面達到最大標定容積所對應的位置或測量時間時,測量控制器使直流電動推桿收縮,排水口打開,箱內的水由排水口直接排出。
2.1.1 單孔漏水測量裝置外觀及接口定義
(1)測量控制器:控制直流電動推桿、液位反饋電極并與采集控制器通信;
(2)注水口:設備入水口;
(3)注水箱:設備儲水裝置,內部裝有液位反饋電極;
圖3 單孔漏水采集控制器實物圖Figure 3 Physical diagram of single hole water leakage acquisition controller
(4)箱體:采用304不銹鋼;
(5)出水口:設備出水口;
(6)硅膠密封墊:與直流電動推桿配合,測量時封堵出水口;
(7)直流電動推桿:與硅膠密封墊配合,測量時封堵出水口。
2.1.2 采集控制器實物
(1)液晶顯示屏:顯示測量結果以及相應參數;
(2)CAN總線接口:設備CAN總線接入口;
(3)AC220接口:設備交流電源輸入口;
(4)RS232接口:設備RS232通信接口;
(5)直流電源輸出和RS485通信接口:為漏水測量控制器提供電源,并與漏水測量控制器通信;
(6)紅外接收頭:與紅外遙控器通信。
單孔測量裝置儀器的原理沿用容積法,在結構上根據水的導電性采用了靈敏度更高的電極測量方法,為了兼容大小流量,水箱內設有起始點、下限點、中限點、上限點四個液位反饋接點,下限設定值約為500mL,中限設定值約為2200mL,上限設定值約為4750mL,測量時間為30分鐘時,最小測值為1mL/s,用戶可根據漏水情況設定測量等待時間。直流電動推桿是本裝置的動力部分,在不測量時處于收縮狀態(tài);設備通電后,直流電動推桿推動硅膠密封墊將排水口堵住,水由底部排水管流入水箱內,通過設定的限位計算出流量的大小;測量完成后,直流電動桿將硅膠密封墊抬起,排水口打開,水由排水口直接排出,可直接避免不測量時鈣質在箱體內沉積,成功解決了結鈣問題。同時液晶屏頁面顯示各限位、電壓、計時、狀態(tài)等信息,且可以保存五個歷史測量數據,以便人工比測和現場觀測時,可以直接查看流量數據及變化情況(具體技術參數指標見表1)。
表1 技術參數指標Table 1 Technical parameter index
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根據《水工安全監(jiān)測自動化系統(tǒng)建設指導意見》,在2018年,上水庫庫底廊道布設了一條光纜,由上水庫庫底廊道~上水庫值班室~廠房~下水庫水工樓~下水庫壩底層廊道范圍形成了由單、多模光纜組成的觀測系統(tǒng)骨干以太網通信總線。單孔漏水測量裝置采用CAN線通信方式,CAN總線作為上水庫庫底廊道滲漏觀測分支總線,在上水庫庫底廊道量水堰所用的以太網交換機處接入骨干網,采集計算機設置在下水庫壩頭水工樓處,采集到的數據通過計算機串行口實時單向發(fā)送到內網觀測數據庫。這種以太網+CAN通信總線形式抗干擾能力強,兼容其他廠家設備,性能遠優(yōu)于傳統(tǒng)的RS-485總線。
2018年10月9 日因上水庫放空檢查及修復處理后蓄水,單孔漏水測量裝置觀測頻次設為1小時/次;2019年2月因滲漏量減小,大部分測孔滲漏量值為0 L/s,單孔漏水測量裝置觀測頻次改為1天/次。到目前為止,該系統(tǒng)完全替代了人工觀測,運行狀況良好。
比測結果見表2,典型的比測過程線見圖4~圖9。 單孔漏水測量裝置自安裝運行以來,每月進行一次人工比測,通過比測數據和過程線可以看出:單孔漏水流量小時觀測時間較長,比測差值小;流量大時觀測時間相對較短,比測差值較流量小時大;各裝置人工比測最大差值為0.003L/s。總體上看,單孔漏水測量裝置觀測數據可靠,人工比測差值很小,實時數據入庫及時,滿足現場實際工作需要和規(guī)范要求[3](見表2)。
表2 上水庫單孔漏水人工、自動化測值比測統(tǒng)計表Table 2 Statistical tablele for comparison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measurement values of single hole leakage of upper reservoir L/s
圖4 單孔WP023滲漏量與庫水位變化過程線Figure 4 Process line of single-hole WP023 leakage and reservoir water level change
圖5 單孔WP023滲漏量人工自動化比測過程線Figure 5 Process line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single-hole WP023 leakage
圖6 單孔WP022滲漏量與庫水位變化過程線Figure 6 Process line of single-hole WP022 leakage and reservoir water level change
圖7 單孔WP022滲漏量人工自動化比測過程線Figure 7 Process line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single-hole WP022 leakage
圖8 單孔WP016滲漏量與庫水位變化過程線Figure 8 Process line of single-hole WP016 leakage and reservoir water level change
圖9 單孔WP016滲漏量人工自動化比測過程線Figure 9 Process line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single-hole WP016 leakage
短期穩(wěn)定性測試:在現場針對各測量裝置通過快速連續(xù)10次自動測量并記錄測值,求得平均值,計算出差值比例,以檢驗自動量水堰裝置的短期穩(wěn)定性。目前,15臺單孔測量裝置中測點WP17、SWP023、QC87、QCW091、QW15、QW17已無滲水或是呈滴水狀態(tài),故測不出滲漏量[4],見表3。
表3 上水庫單孔滲流短期穩(wěn)定性流量記錄表Table 3 Short-term stability flow record of single-hole seepage flow in the reservoir mL/s
按照規(guī)范要求,容積法觀測滲漏量時,兩次測值之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5%。從表3可以看出:張河灣上水庫單孔漏水測量裝置的測量差值比例只有WP10精度為1.8%,其他各孔測量裝置均小于1%,完全滿足規(guī)范要求。
單孔漏水測量裝置主要由采集控制器、測量控制器、白鋼保護箱體、漏水箱、液位反饋接點、直流電動推桿、硅膠密封墊等組成。其中,采集控制器、測量控制器為電子產品,其壽命與其他類型采集模塊相似;用來測量的箱體為白鋼箱體,非測量時間水流不經過箱體內部,不會出現結鈣影響觀測精度問題,液位反饋接點為白鋼針,固定在箱體內部,不會隨著時間推移發(fā)生銹蝕、移位,標定好的容積不會變化,可長期使用,測量精度不會產生變化,故測量裝置采集的數據長期穩(wěn)定性好[5]。
單孔漏水測量裝置的直流電動推桿、硅膠密封墊是本裝置的動力機械構成部分,為測量裝置的易損件,這兩個構件的質量決定了系統(tǒng)的維護量;單孔漏水測量裝置的直流電動推桿、硅膠密封墊均設在漏水箱外、白鋼保護箱體內,更換方便。2018年10月上水庫單孔漏水測量系統(tǒng)安裝調試完畢并投入試運行,至2019年11月末,15個測量裝置中,采集控制器、測量控制器及通信系統(tǒng)未出現故障;共有1個測量裝置的直流電動推桿發(fā)生故障并及時更換,硅膠密封墊全部更換一次。根據硅膠密封墊特性,當觀測頻次為1次/天時,建議每年更換一次硅膠密封墊[6]。
單孔漏水測量系統(tǒng)從2018年11月在張河灣抽水蓄能電站正式投入試運行至今,系統(tǒng)運行狀況良好,完全替代了人工觀測工作,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統(tǒng)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其突出特點為:①箱體內部不結鈣,設備維護簡單,維護量小,測量結果觀測精度高且無飄移、無跳值;②控制系統(tǒng)模塊防潮性能好,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③控制裝置和顯示裝置設在測量箱處,能在現場使用遙控器直接進行測量操作,比測簡單;④測量范圍不受限制,單孔漏水流量大時,只要增加箱體容積即可;⑤該系統(tǒng)通信采用以太網+CAN通信總線形式,抗干擾能力強,可與其他廠家設備共用以太網總線,兼容性好,性能遠優(yōu)于傳統(tǒng)的 RS-485總線[7]。